图书 | 眼随心动(历史研究的大处与小处)/行者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历史研究,有自己独有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如何在这些已有中,提炼出个人的方法论,是衡量一个学者学术功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本书是作者多年历史研究生涯的提炼、概括,多篇文章既是一个学者的成长历程,也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如何能够跳脱理论,从宏观对整个学科进行观察,勾勒出相互之间的联系,本书是一个范例。眼随心动,始终离不开手足并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作者的基调及风格。本书所选文章是30年中的不同时间写成和发表的,做了编年,才能看到文字背后的岁月沧桑。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作者蹒跚前行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目录 自序 【边走边看】 “孔雀西南飞” 没话说与找话说 牛郎织女传说与人文研究的范式转换 秋日甘青行 山西柳林“盘子”会 田野中的“大历史” 读碑札记一则 台南读碑 【老赵读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失求诸野·进村找庙 乾隆皇帝“嗨瑟”的深意 据城以守 明末山东淄川的“全球史” 明代内官与西山诸寺 争国本:禁城以外的故事 【俗人俗话】 永远的师尊 岁末说节 中国年节:跨时空的文化冲突 年节的色彩:变化与多元 凝练从田野到文献的传承功夫 【顾左右言】 我与“华南学派” 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运河研究 关于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託金石之不朽,庶德音之长烛” 研究移民史为哪般? 历史司法档案的利用与法史研究的不同取向 后现代史学:匆匆过客还是余音绕梁 文本、文类、语境与历史重构 论历史学家的直觉 【谈古论今】 长城:消逝与永存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眼随心动(历史研究的大处与小处)/行者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世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463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6 |
CIP核字 | 2019070328 |
中图分类号 | K0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1 |
宽 | 13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