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纽迈培强--杨培强和他的纽迈分析/江枫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纽迈培强--杨培强和他的纽迈分析/江枫文丛》遴选了苏州高新区内极具代表性的创新样本,生动展示了企业家杨培强在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鲜活实践,深度挖掘了蕴藏在企业家心中的光荣与梦想、自信与希望,形象展现了科技创新托起中国梦的奋斗力量。这些在创新发展历程中定格的无数宝贵瞬间,铸造了一个地区不断前行的定力与勇气、眼界与胆识、胸怀与气质。
作者简介
顾小平,笔名卜弯,江苏苏州人。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影视创作研究中心会员,国家重大题材《柳亚子与毛泽东》电视连续剧(筹拍)编剧之一。1997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有多篇小说、散文、影视剧本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并获奖。其中,长篇小说《乡道》发表于起点中文网,电影剧本《白与黑》发表于《电影文学》,微电影剧本《幸福离我多远》发表于《中国作家》。
目录
序言
引子:掌声响起来
第一章 童年时光
第二章 在自信中成长
第三章 初梦
第四章 艰难的起步
第五章 陷入困境
第六章 转战苏州科技城
第七章 好风凭借力
第八章 一群“牛马哥”
第九章 孔隙分析仪的背后
第十章 纽迈与人才同频共振
尾声:远梦
序言
苏州高新区诞生于全国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时代
,27年来,创新开放的苏州高新区秉承“高”“新”发展
理念,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目标,把科技引
领、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着
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走出了-一条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
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有
力引擎、开放创新的先进典范,更是国家高新区的一面旗
帜。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近年来,苏州高
新区围绕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一目标,
系统谋划“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
一动力”的重要战略命题,不断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
产业,培育创新业态,营造创新生态,全力打造具有硅谷
气质的创新高地。苏州高新区瞄准“自主可控”,突出技
术“命门”,创新企业、科创载体登台“主唱”,不仅集
聚了100多家“国字号”“中字头”大院大所,而且拥有各
级各类科技领军人才1000多人次;不仅培育了一批创新能
力强、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与
“专精特新”企业,而且形成了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
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不仅
拥有“真山真水、青山绿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而且
拥有“山隐城中,城映水中”要素齐全的创新生态。从某
种意义上说,苏州高新区展现了一种“科技和生态齐飞,
山水与城市一色”的独特魅力,是人杰地灵、繁荣富庶的
投资热土、创业天堂、宜居福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
创造的生力军,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
、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
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苏州高新区开发
建设27年来,一大批企业立足于此、深耕于此,创造了“
几乎不可能”的创业传奇。如果把每一个企业比作一滴水
,那么,每一滴水珠都蕴藏着浩浩汤汤的磅礴力量。这勇
往直前的力量,正推动苏州高新区奔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应该说,苏州高新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闯敢试、勇
争一流的发展历程,是共和国伟大前行路上的一个生动缩
影;在前进道路上涌现出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展
示了苏州高新区的自信和智慧。
《江枫文丛·第三卷(创新之路)》丛书遴选了苏州
高新区内5个极具代表性的创新样本,生动展示了企业家在
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鲜活实践,深度挖掘了蕴藏在企业
家心中的光荣与梦想、自信与希望,形象展现了科技创新
托起中国梦的奋斗力量。这些在创新发展历程中定格的无
数宝贵瞬间,铸造了一个地区不断前行的定力与勇气、眼
界与胆识、胸怀与气质。
导语
《纽迈培强--杨培强和他的纽迈分析/江枫文丛》主要描写了苏州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区域内各行业领军人物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高新区的迅发展。本书主要介绍了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培强的故事。故事主要分为十个章节,从杨培强的童年开始撰写,到成立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的风风雨雨。
精彩页
1966年1月5日,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上海市青浦县朱家角镇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忙前忙后,等待新生命的降生。在农村,人们把生儿育女看成天大的事情。有句俗语:“人生人,怕死人!”谁家在生孩子的事情上都绝不敢怠慢。
随着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声传出,接生婆喊了一声:“是个小子!”母亲看着襁褓中刚出生的儿子,笑了。
父亲激动得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喜悦。他抱着儿子在堂屋里转着,双眼不肯离开儿子,笑得合不拢嘴。三岁的女儿随着爸爸的走动而转动视线,看着爸爸高兴的样子。
母亲看到他们如此高兴,不免难受起来。她知道家里经济实在太困难了,可丈夫正在兴头上,她又不好扫了丈夫的兴致,于是想了想说:“给儿子取个名字吧。”
父亲抱着儿子还在堂屋里转着,当他听到妻子说要为儿子取名时,才停下了脚步,想了想:就叫“杨培强”吧。他抱着儿子走到了床边,对妻子说:“就叫杨培强,你说行不行?”妻子说:“好,带个‘强’字好。家里祖宗也希望我们强起来。”
父亲像是做出卜个惊天动地的决定,铿锵有力地说:“好,就叫杨培强!”然后连续叫着:“培强,培强,杨培强,杨培强。我的儿子杨培强。”
此时,杨培强“哇——”一声哭了起来。父亲抱着儿子说:“同意了,儿子也同意叫杨培强。”说着将儿子送到了妻子的怀里。
按理,家中添丁'应该以酒水相待亲友,可是,杨培强父亲乐了一会儿后,停下来冷静思考着,家里经济状况不允许啊,晚饭还没有着落啊。他跑到米缸边看看,缸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
父亲刚才的欢乐劲儿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笑容变成了愁容。是啊,不管怎样,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啊。现在家里又添了人.人丁是兴旺了,可孩子需要奶水啊,大人需要营养啊,这营养从哪儿来呢?
父亲抓起一把米,深深地叹卜口气。只能先熬粥了,尽量熬稠一点,先把这一顿解决了,再想办法。
父亲淘好米,放进锅里,加了一碗又一碗水,然后坐到灶膛前生起了火。火光忽明忽暗地映在他的脸庞上。
粥熬好了,父亲盛出来,刚端到妻子手上,就在这时,“笃、笃、笃”,有人敲门。妻子端着粥碗,停在了半空中。夫妻俩向门外望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笃、笃、笃”,敲门声再次响起。妻子示意丈夫去开门。
父亲打开了门,是邻居杨奶奶来了。杨奶奶手里拿着一只竹篮子,说道:“你们家添了人口,我是来道喜的,让我看看孩子。”
父亲答着:“好好好,谢谢杨奶奶。”
杨奶奶将篮子放在桌上,走到了床边,看着襁褓中的杨培强,仔细打量,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将来必有出息,是个大富贵之人。杨家有望,杨家有望啊。我可要恭喜你们啊。”
父亲请杨奶奶坐下。妻子说:“谢杨奶奶吉言。” 杨奶奶看了看她手中的粥碗,慈爱地说:“生了孩子,就只吃这个啊,身体吃不消的。”说着走到了桌边,打开盖在竹篮子上的白底蓝花布,从篮子里面拿出几个鸡蛋,对父亲说:“先拿去煮了,给她补补身体。月子里一定要把身体补好了。”
父亲不好意思地愣着。杨奶奶催着:“别愣着了,我知道你们家的情况,快去吧。”
父亲将鸡蛋洗好,放进了锅里,再次坐到灶膛前点起了火。灶膛里的火再次忽明忽暗地映在他的脸庞上。
鸡蛋熟了,父亲立即剥好拿给妻子吃。妻子拿着鸡蛋,流下了泪水。杨奶奶说:“不要流泪,流泪会落下病根的。”
妻子停止了流泪。杨奶奶对杨培强父亲说:“我年纪大了,米也背不动。明天早上,你到我家去拿点米。”
父亲说:“这、这、这……”
杨奶奶说:“别不好意思,谁家没个难的时候,挨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
P9-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纽迈培强--杨培强和他的纽迈分析/江枫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小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13580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2
CIP核字 2019075012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