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黑格尔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共三卷,中译本分四卷出版。
本书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米希勒原版卷XIV)第四二三页至卷末第五八六页及第十九卷(米希勒原版卷XV)自篇首第三页起至第二六二页中世纪哲学结束止。至于第十九卷的其余部分,即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第三部,关于近代哲学史部分,将归入中文译本的第四卷。
图书 | 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黑格尔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共三卷,中译本分四卷出版。 本书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米希勒原版卷XIV)第四二三页至卷末第五八六页及第十九卷(米希勒原版卷XV)自篇首第三页起至第二六二页中世纪哲学结束止。至于第十九卷的其余部分,即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第三部,关于近代哲学史部分,将归入中文译本的第四卷。 目录 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第二篇 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甲、斯多葛派哲学 一 物理学 二 逻辑学 三 道德学 乙、伊壁鸠鲁哲学 一 准则学 二 形而上学 三 物理学 四 道德学 丙、新学园派哲学 一 阿尔克西劳 二 卡尔内亚德 丁、怀疑派哲学 一 较早的比方 二 较晚的比方 第三篇 第三期:新柏拉图学派 甲、费洛 乙、卡巴拉派和诺斯替派 一 卡巴拉派哲学 二 诺斯替派 丙、亚历山大里亚派哲学 一 安莫纽萨卡斯 二 柏罗丁 三 波尔费留和扬布利可 四 普罗克洛 五 普罗克洛的继承者 第二部 中世纪哲学 〔引言〕 第一篇 阿拉伯哲学 甲、讲说者的哲学 乙、亚里士多德的注释者 丙、犹太哲学家摩西迈蒙尼德 第二篇 经院哲学 甲、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关系 乙、一般的历史观点 一 教义建筑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 1.安瑟尔谟 2.阿柏拉尔 二 教会教义的系统阐述 1.比埃尔隆巴德 2.托马斯阿奎那 3.约翰邓斯斯各脱 三 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接触 1.哈尔斯的亚历山大 2.大阿尔柏特 四 唯实论和唯名论的对立 1.罗瑟林 2.蒙泰格纳的瓦尔特 3.威廉奥康 4.布里丹 五 形式的辩证法 1.托勒多的大主教犹利安 2.帕沙修拉德柏特 六 神秘主义者 1.约翰查理尔 2.萨崩德的雷蒙 3.罗吉尔培根 4.雷蒙鲁路斯 丙、一般经院哲学家共同的观点 第三篇 文艺复兴 甲、对古代思想家的研究 一 滂波那齐 二 费其诺 三 伽桑第,李普修,诺伊希林 四 西塞罗的通俗哲学 乙、一些独特的哲学的尝试 一 卡尔丹 二 康帕内拉 三 布鲁诺 四 梵尼尼 五比埃尔拉梅 丙、宗教改革 译者后记 专有名词中外文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黑格尔 |
译者 | 译者:贺麟//王太庆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187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59-12-01 |
首版时间 | 195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0 |
CIP核字 | 2012297507 |
中图分类号 | B516.3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625 |
印次 | 1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