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来
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遥远的温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图书 | 攀登者 |
内容 | 作者简介 阿 来 亮点展示 精彩书摘 一 珠峰 白天 春天来到。 在南亚次大陆过冬的蓑羽鹤飞行向北回返青藏高原的路线上。 它们排开整齐有序的阵形在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区的雪峰之上飞翔。在它们前方,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巍然耸立,横亘在天际线上。 蓑羽鹤并不能靠自身的飞行能力翻越珠峰,它们只是在山腰平展开翅膀,盘旋,盘旋。它们在等待风,等待上升的气流,为了回归,它们哪怕力竭而亡依然会在天空中盘旋着等待。上升的气流驱动着薄薄的云雾来了。蓑羽鹤阵随着上升的热气流盘旋上升。 鹰隼攻击,体弱的蓑羽鹤被击落,雪地上血迹斑斑。鹤阵依然井然有序地沉默着上升。 紊乱的气流袭来,把几只鹤压下去,跌落雪坡,它们对着上升的鹤群哀哀鸣叫。 鹤群依然上升,顽强地上升,终于飞越珠穆朗玛的顶峰,它们发出欢快的鸣叫声,顺风滑翔,飞向苍茫无际的青藏,一马平川的青藏高原。 内容简介 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有了这样的过程,登高才是有意义的。 我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我是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登山,那时是我们自古以来首次用科学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山川河流。当时是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饭都吃不饱,在那样一个情形下,攀登珠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才是激发我本人兴趣的地方…… 人的意志、国家的力量让这种不可能最后变为可能,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 阿来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得主、《尘埃落定》作者阿来,首部英雄主义力作,真实再现中国珠峰登顶传奇,荡涤灵魂的纯净之作 “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我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阿来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珠穆朗玛”;每个人都是不羁的“攀登者”。 我相信,在阿来那里,写作是一件有神性的事情,一切听凭机缘的发生,机缘到来时,故事自然会从某个人的意识中探出头来,在世间流传。 ——铁凝 你没有被葬送,你采到绝美的花回来了。——麦家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 (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1960年, 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 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 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 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 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攀登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564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8页 |
版次 |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胶版纸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