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白传
内容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学院);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读书期间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
后记
代跋:花开两朵实表一枝
——谈《李白传》
于天池李书
《李白传》是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
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两书的合集。合为《李白
传》,是不少出版社为了编辑李白传记的需要提议的。起
初我们有点儿犹豫,认为这不太符合长之先生的初衷,而
且《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专门论著,而《李白
》有点儿通俗读物的味道,把两书合为一本著作也不太合
乎体例。不过,斟酌再三,还是同意了。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长之先生在1937年
著述的。当时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系刚毕业,他的师长张荫
麟先生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一说受托于国防设计委员会
),主编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也就是后来成就了他的代
表作的《中国史纲》一书。张荫麟先生编撰该书的步骤是
先拟定纲目,然后由他组织专家共同编写。汉以前,他亲
自执笔;唐以后,准备由吴晗先生负责:鸦片战争后的社
会变化,由某先生负责,而王芸生则负责写中日战争部分
。但这一计划最后并未完全实现,至1940年2月,张荫麟先
生只完成了他自己执笔的东汉以前的部分。写作过程中,
张荫麟先生曾经征询长之先生的意见,希望长之先生能撰
写杜甫的一章。但长之先生此时正沉浸于浪漫主义的情调
中,便对张荫麟先生说:为什么不写李白呢?张荫麟先生表
示:李白是浪漫派,在中国文化和诗歌史上并非主流,不
能单独立章。长之先生生性倔强,写作也浪漫而自由,他
拒绝了写杜甫。为了与张荫麟先生较劲,他偏偏要写李白
。1937年春夏之际,长之先生写成了充满着青年和浪漫气
息的《李白》,这书在1939年修改,在1940年在香港商务
印书馆出版时书名改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再版。后来,我国大陆、台湾地区
、香港及日本都有再版本。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长之先生以德国古
典文艺美学为利器对于李白的分析,其中不乏尼采超人哲
学的影响,所以尤重李白精神人格的分析,比如:他说“
李白的价值是在给人以解放。这是因为他所爱、所憎、所
求、所弃、所喜、所愁,皆趋于极端故”。“他要求得太
强烈了,幻灭、失败得也太厉害了,于是各方面都像黄河
的泛滥似的,冲决了堤岸,超越了常轨。”再版本更引了
尼采的《大树之语》,把李白的浪漫精神与尼采的超人精
神作了联系:“越乎人与兽之上,我生长;我要说,——
可是没人说给我。我长,我长得寂寞了,我长这么高——
我等待,——可是我什么也等待不着。是这么近了,我离
云端——我静候着那第一次的雷,闪!”由于长之先生在创
作的时候,本是“要合并起来写的关于中国古代五个大诗
人(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一部大书的一部
分”…,故《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在评论李白的
时候,处处以这五个大诗人交相映照。抛开《道教徒的诗
人李白及其痛苦》在理论上第一次系统地采用德国文艺美
学的观念,在观点上又多所发明,抛开文笔上浪漫热情并
富于诗意不论,大概以五个诗人的坐标渲染界定李白的艺
术特征,较之过去在传统上只是李、杜相比较,应该是李
白评论史上最大的突破了。
《李白》是长之先生在1951年春节期间所写,是年11
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这是长之先生
1949年后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他经历了抗战的洗
礼,学术和思想走向成熟的学术成果。有趣的是,它的创
作初衷同《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一样,也缘于史
学的动机,出版后被收入“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具有传
记的性质。此期间的长之先生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充满了热望和理想,他参加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
学习,到四川参加土地改革,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
义哲学和文艺理论,译有《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在学术研究上满
怀憧憬,是年除去撰写了《李白》外,他还写了童话《龙
伯国》《大理石的小菩萨》,同年由文化供应社出版。《
李白》可以说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论中国古典
文学的第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在生活安定、心情愉快的情
况下创作的。
较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显而
易见是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去勾画李白的画像的:其中
也谈李白的道教立场,却着重讲了“学道和从政的矛盾”
;也谈李白的从政经历,却更多地讲了“李白对盛唐的政
治之认识”,“‘天宝之乱’和永王磷的一幕——李白的
爱国思想”:也谈了李白的诗与谢眺的关系,却把重心放
在了“和民歌的关系,和魏晋六朝诗的关系,文学史上的
地位”。从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李白》是《道教徒的诗
人李白及其痛苦》的补充,不如说它扬弃了过去更多从个
人性情的立场谈李白,而是试图从政治、国家、人民的立
场谈李白,表现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李白》虽然只是一个小册子,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却
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李白的研究乃至古典文学界的
应用提
目录
上篇 李白
一 楔子
二 李白的故乡和他的少年生活
三 壮年的漫游
四 李白在长安
五 漫游生活的第二期
六 “天宝之乱”和永王璘的一幕
七 李白的诗
八 简单的结论
附录
下篇 道教徒的李白及其痛苦
自序
一 导论
二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三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四 失败了的鲁仲连
五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六 李白:寂寞的超人
附 录
代 跋
花开两朵 实表一枝"
精彩页
一 楔 子
中国人民热爱的诗人
李白是中国历来的诗人中受到人民普遍热爱的一位。
李白的名字在我国人民中间是这样的通俗,提起他,很少有人不晓得。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现在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最通行的小说《今古奇观》里的“李太白醉写吓蛮书”一段;在民间传说上,各地的儿童都知道李白逢见一个老太婆要把一根大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李白的用功,据说就是受了这事的感动。就作品论,凡是认得几个字的,都能背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就名胜古迹论,各地也都争着传说有李白的足迹,这里也说他曾读过书,那里也说他曾歇过脚。李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是这样熟悉,印象是这样深刻,所以很多人仿佛一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李白是什么模样儿。
先给李白画一个素描
李白到底什么样儿呢?一般人却只是凭想象去猜想。也有些画家去画李白的,但也只是从李白的作品里去揣摩李白的性情、精神、爱好,而想着画罢了。李白真正什么样儿?我们试从李白自己以及他同时的人的记载里去找找看。
当然,这些记载是不完全的,因而我们也不可能构成一幅完整的李白的肖像。然而有几点,却是可以肯定的:
李白最特别的是两只眼睛,这一点给人印象很深。对李白很崇拜的诗人魏万,曾经跑了三千多里,就为的去找李白。据他的记载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眼珠剔亮,大得像饿虎的眼似的)…。李白另一位朋友崔宗之也有诗道:“双眸光照人”。可见这一点是公认的了。
李白最喜欢谈。在崔宗之的同一诗里就说:“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这是说他爱发议论,能谈哲学;熟悉汉高祖楚霸王那样的历史故事,又能谈一套政治理论。据李白自己的记载,他一个本家弟弟李令问曾经醉中问他:“哥哥的五脏都是绣花缎么?要不,为什么开口就说得那样漂亮,下笔就那样哗哗不止呢?”他也大笑,自己承认了。
李白喜欢穿紫袍子。他曾在金陵(现在的南京),把自己的紫皮袍拿去换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_1_。他也曾穿着这紫皮袍去看朋友,“草裹乌纱巾,倒披紫绮裘,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这是说他潦潦草草地把黑纱在头上一缠,紫皮袍随便一穿,人们见了,是一阵哄笑,竞以为是晋朝那位爱看雪景又最有豪兴去访友的王子猷呢。这两处都是他自己的记载。
李白还常带着刀子。这是因为他会武术,也杀过人,恐怕还在过下层社会组织。崔宗之的诗里就说他“袖有匕首剑”。
又因为李白曾经长期间学过“道”——中国道士那一套的“道”,所以他有一套道士的制服,魏万曾这样记载。他经常带着道书,以及道士炼丹用的药等,他同时的一个诗人独孤及就这样记载着他的行装…… P2-4
导语
《李白传》是享誉海内外文学评论家李长之作品,被季羡林、余秋雨等多位著名文学家推荐。
作者以李白生平为内容,以李白思想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勾画了李白的精神世界,讲述了一个可爱、可敬又可悲的李白。
内容推荐
本书是描写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文学传记。它将李白置身于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及大唐由极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中,来解读这位天才诗人的独立特行的伟岸人格,展示其大气如虹、绚丽似霞、狂逸如仙的诗仙风采。描写了他一生失意与得意的大喜大悲的酸甜苦辣的感情生活及其创作诗歌进的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思想活动和精神面貌,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感人肺腑的天才诗人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白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长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31688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2
CIP核字 201907082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