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大师(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三大师》由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作家的传记组成。本书通过对三位文学大师内心世界的分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详尽解读了他们的作品、思想及命运,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作者简介
申文林,1934年生于河南卫辉,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文学专业,1957—1977年于兰州大学外语系任教,1978—1994年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一直从事德语、欧洲文学史、欧洲文化史的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忏悔荒唐年少时》《庚子见闻录》《心灵易帜》《三大师》等。
目录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序言
喜欢文学的人,特别是喜欢外国文学的人,茨威格这
个名字对他们绝不是陌生的,他的那些小说,如《灼人的
秘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
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早为他们所熟知和喜爱。这位
奥地利作家的作品,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零星地
被介绍到中国,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的文艺春天
里露出峥嵘。三十多年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译成中
文,且有多种译本。粗略地统计,茨威格的小说,无论是
长篇还是中短篇均已被译成中文,他的多部传记以及散文
、游记和书信亦已有中文译本。茨威格曾在一九三六年的
一份简历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正如我感到整个世界是
我的家乡一样,我的书也能在地球上所有语言中找到友谊
和被接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这个宿愿在中国
得到了实现。
茨威格一八八一年生于维也纳,父亲是犹太人,开办
了一家纺织工厂,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家庭的殷实富有
使茨威格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起了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一八九八年,茨威格十七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
第一首诗歌。此后几年他相继在小说、戏剧以及传记领域
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名声,但标志他形成自己创作风
格并赢得荣誉的是他于一九一一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
历》——它有一个副标题:“儿童王国里的四篇故事”(内
收《夜色朦胧》《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
的故事》),作家和评论家弗里顿塔尔称,这个集子的小说
使茨威格成为一个小说家(法语novelist)。这部作品不仅
独具特色,而且表达了他艺术上的追求,即探索和描绘为
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
基本主题,从中也可以明显感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他
的影响。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不仅改
变了他的生活,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也为他的创作注
入了新的内容。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之间的杀戮,作
为一个作家,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必然会用笔来进行抗争
。一九一六年,他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并在此后写出
了以反对战争、控诉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如《日内瓦湖畔
的插曲》《桎梏》等。
……
比起巴尔扎克,特别是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
平更富戏剧性,经历更为坎坷,命运也更残酷。茨威格把
他六十年的生活看作一场与命运的无休止的斗争并把自己
对命运的操纵权交还给了命运。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
看成一个性格分裂的入,一个最完善的矛盾产物,是人类
中,也是艺术中的一个伟大的二元论者。“淫欲产生纯洁
,罪行产生伟大,喜悦产生痛苦,而痛苦又产生喜悦。矛
盾永远都是互相牵连的。他的世界横跨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在上帝和魔鬼之间。”茨威格用诗一样的语言对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散文化而非学究式的论述,
并把他的笔深深掘进俄罗斯这位伟大作家的灵魂,去解读
他所创作的艺术人物和他用笔所构建的世界:他毁灭自己
,为了一个更幸福更美好的人类得以出现;他痛苦地生活
,发掘自己的灵魂,为的是找到上帝,找到生活的意义;
他抛弃一切知识,是为了一个新的人类。这一切归结为一
句话:“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茨威格把“精练、浓缩和准确”作为自己传记创作的
准则,但他并不稽古抉微,旁征博引,露才扬己,而是如
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出自文献资料,而是唯一出自自觉的
爱去塑造一个命运”。这里他用了“塑造”这个词,而不
是“叙述”或者“介绍”。正因如此,在他的《世界建筑
师》,也在他的其他一些传记作品里,茨威格怀着一种炽
烈的激情,以多彩的文笔,为我们描述的与其说是他们的
生平,不如说是在塑造他们的艺术形象。茨威格对一个人
生平中外在的、无关宏旨的、可知也可以不知的并不看重
,重要的是他要展示出这些大师的独特之处和复杂的幽暗
的精神世界,这也就使《世界建筑师》有了自己的特色,
受到了评论界的看重,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这部传
记在茨威格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我们理
解这些大师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有所帮助,更是我们了解茨
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的必读之作。
高中甫
导语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犹太裔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三大师》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位19世纪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作者在论述他们时并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最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来叙述。这部传记在茨威格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对我们理解这三位大师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有帮助,更是我们了解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的必读之作。
精彩页
一七九九年,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富饶的图尔省,即拉伯雷的家乡,他生于六月问。一七九九年这个年份是值得反复提到的。在这一年里,拿破仑——对他的事业感到惊恐不安的那个世界还把他称为波拿巴——从埃及回到了法国,半是作为胜利者,半是作为逃亡者。他曾经在金字塔的石头见证人面前战斗过,后来他对在外国的星座之下把一项开头很宏伟壮观的事业坚持到底感到厌倦了,便乘一只小船从纳尔逊暗中埋伏的轻型护卫舰中间钻了过来。他回国几天以后便聚集起来一批忠实的追随者,清除了进行反抗的国民议会,并且一举夺取了法兰西的统治大权。巴尔扎克出生的这个一七九九年便是拿破仑帝国开始的年份。新世纪所熟悉的再不是“矮个子将军”,再不是科西嘉岛来的冒险家,而只是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了。在巴尔扎克童年时代的那十年或十五年里,拿破仑贪恋权力的双手已经合抱住了半个欧洲。那时他野心勃勃的梦想已经驾上鹰的翅膀飞翔在从近东到西欧的整个世界上空了。首先要回顾巴尔扎克的十六年与法兰西帝国的十六年,即与或许是世界史上最离奇古怪的时代完全吻合。那个时代对于晾心动魄地经历过种种重大事件的人来说,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说,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早年的经历和命运实际上不就是同一件事物的内部和外表吗?来了那么一个人,他从蓝色地中海的某个小岛来到了巴黎。他没有朋友,没有生意,没有名望,也没有地位,但却陡然间在巴黎抓住了刚刚变成脱缰野马的政权,而且把它的头扭转过来,牢牢控制住了。这个人是单枪匹马的。这个外省人赤手空拳得到了巴黎,接着又得到了法国,随后又得到了这一大片世界。世界历史上的这种冒险家的突如其来的念头不是通过许多图书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或者故事介绍给巴尔扎克的,而是有声有色地,通过他所有饥渴的感官渗透进了他的生活,并且随着回忆中的那千百次形象生动的真实事件在他还没有东西进人过的内心世界里定居了下来。这样的阅历必定会成为范例。巴尔扎克这个男孩子兴许是在傲慢、粗暴而且几乎是充满罗马式激情地讲述远方胜利的公告上学会阅读的。在拿破仑的军队进军以后,这个男孩子想必经常用手指头在地图上不大灵便地勾来画去。法国在地图上便像是一条泛滥的河流,逐渐地向全欧洲进行扩展。今天它翻过了塞尼山①,明天越过了内华达山②,它跨过江河开往德国,踏开冰雪进人俄国,还越过英国人用猛烈炮火把舰队打得起火的直布罗陀海域。那些脸上带有哥萨克军刀伤痕的士兵可能白天在大街上和巴尔扎克一起赌过,在夜间也可能经常被开往奥地利去轰击奥斯特利茨附近冰块掩体后面的俄国骑兵部队的大炮滚动声惊醒。巴尔扎克青年时代的一切追求必定都化成了一个鼓舞人的名字,化成了一个概念,化成了一个想象:拿破仑。在巴黎通往世界的大花园前面耸立着一座凯旋门。这座凯旋门上刻记着半个世纪里被法国征服的城市的名字。因此,当外国军队从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凯旋门下开进巴黎的时候,那种法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感觉必然会转变成巨大的失望!外部风起云涌的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成了巴尔扎克内心不断增长的阅历。很早他就经历了价值的彻底变革,既经历了精神价值的彻底变革,也经历了物质价值的彻底变革。他看到过有共和国印章标志的上百或者成千法郎的纸币①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随风飞舞。在从他手里滑进滑出的金币上面,忽而是掉头国王肥头大耳的侧面头像,忽而是雅各宾式的自由帽②,忽而是执政官③的罗马帝国公民面孔,忽而又是黄袍加身的拿破仑。在这个时期里,道德、货币、土地、法律、等级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几百年来严格禁止的一切,现在都渗透进来,甚至泛滥起来了。巴尔扎克置身于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里,必定很早就意识到了一切价值的相对性。他周围的世界是个旋涡。如果眩晕的目光想要一览全貌,想要寻求一个标记,想要在这奔腾呼啸的波涛上空找到一个星座,那么,在那么多重大事件的连绵起伏中只有拿破仑这个创造者是永远存在的。那千百次对世界的震惊和冲击都是从他这里发出的。巴尔扎克还见到过拿破仑本人。他看到拿破仑骑马前去检阅,带着一批他自己意志的产物。在这些随从人员中有奴隶鲁斯坦,有拿破仑以西班牙做礼品相赠的约瑟夫,有拿破仑把西西里岛做礼品相赠的穆拉特,有叛徒贝尔纳多特,还有所有那些拿破仑给他们铸造大炮,占领他们的王国,并且把他们从往昔微不足道的地位提拔到拿破仑时代光辉中来的人。有个人物形象在一瞬间里鲜明生动地照进了巴尔扎克的视网膜。这个人物形象比历史上的任何典范人物都更加伟大。巴尔扎克看到了伟大的世界征服者。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看到了世界征服者不就是等于自己有了要成为世界征服者的愿望吗?与此同时,在另外两个地方还安居着另外两位世界征服者。一位住在柯尼斯堡,此人使混乱纷繁的宇宙变得一目了然①。还有一位住在魏玛,这位诗人对全世界的征服并不比拿破仑及其千军万马逊色②。但是这两位对于巴尔扎克来说,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大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译者:申文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227864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32
CIP核字 2018202004
中图分类号 K815.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