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典型判例研究(家庭法篇)/德国联邦法院典型判例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典型判例研究·家庭法篇》选取德国法院具有典型意义的家庭法判决,旨在通过翻译判决原文,向读者展示德国法院在家庭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推理过程和利益考量,借此促进对家庭法诸多理论和实践难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葆莳,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硕士(LLM);美国埃莫瑞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德国美因茨大学(DAAD资助)和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EMECw资助)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家事法、继承法、国际私法。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五项,出版著作四部,在《法学评论》《法学杂志》《德国研究》《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武大国际法评论》《民商法论丛》《法学新论(台北)》《国际私法理论和实务(德国)》《比较法律科学(德国)》以及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美国)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四十余篇。 目录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宪法基本权利对家庭法的影响 判例一 联邦宪法法院2001年2月6日判决:基本权利和意思自治 评析德国宪法基本权利和家庭法 一、历史发展 二、基本权利对家庭法的具体影响 三、“公共政策”和家庭中的契约自由 判例二 联邦宪法法院2004年2月18日判决:姓氏的宪法保护 评析联邦宪法法院和姓氏法改革 第二章 夫妻间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司法审查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1986年4月17日判决:“药丸案” 评析夫妻间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争议 三、比较法观察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06年7月5日判决,夫妻财产合同的司法审查 判例三 联邦最高法院2008年6月9日判决,夫妻财产合同的司法审查 评析对婚姻协议的司法审查 一、司法审查必要性 二、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 三、司法审查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 配偶及姻亲之赠与的返还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1999年6月30日判决:配偶之间的给予返还 评析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和夫妻内部合伙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11年7月20日判决:公婆赠与的返还 评析基于交易基础丧失的返还请求权 判例三 联邦最高法院2012年6月27日判决:夫妻间赠与的返还 评析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和赠与的区分 一、赠与 二、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 判例四联邦最高法院2008年7月9日判决:非婚同居者之间的赠与返还 评析非婚共同生活中的赠与及其返还 一、非婚共同生活体的法律适用 二、非婚共同生活伴侣的一般财产关系 三、伴侣之间的赠与、合伙、给予和不当得利 第四章 夫妻财产制相关问题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2013年10月16日裁定:夫妻财产增益平衡 评析增益平衡制度及其实施 一、德国夫妻财产增益平衡制度 二、初始财产的确认 三、终结财产的确认 四、平衡补偿请求权的数额及其限制 五、先前给予的财产的算入 六、第1381条规定的抗辩权 七、举证责任和答复询问请求权 八、提前的增益平衡 九、夫妻共同债务?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13年1月16日判决:增益共有制对配偶处分自身财产的限制 评析增益共有制中配偶对自身财产的处分限制 一、财产增益共有制 二、根据《民法典》第1365条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 三、根据《民法典》第1369条需要同意的行为 四、对需要同意之行为的变通处理 第五章 夫妻人身关系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2004年3月11日判决:日常家事代理权 评析德国法中的日常家事代理权 一、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含义和特征 二、日常家事代理行为的范围 三、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实现 四、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排除和限制 五、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效果 六、日常家事代理权在我国的应用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05年5月25日判决:姓名法 判例三 联邦最高法院2008年2月6日判决:关于姓氏的约定 评析德国法中关于姓氏的规定 一、婚姻姓氏 二、子女姓氏 三、我国关于姓氏的规定 第六章 离婚后配偶之间的扶养费请求权 判例联邦最高法院2001年2月21日判决:父亲身份和离婚后扶养费 评析离婚后扶养请求权的成立和限制 一、立法宗旨和体系 二、扶养请求权基础及其分类 三、对扶养费请求权的限制 第七章 人工生育技术视角下的父母身份认定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2017年11月29日裁定:变性人的母亲身份 评析人工辅助生育技术视角下的母亲身份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13年5月15日判决:父亲身份的撤销 评析德国法上父亲身份的取得和丧失 一、父亲身份的取得 二、父亲身份的撤销 三、人工生育中的特殊问题 第八章 欺诈性扶养费赔偿责任 判例联邦最高法院2013年2月20日判决:欺诈性扶养费的返还请求 评析父亲身份撤销后的赔偿请求 第九章 父母照顾权和交往权 判例一 联邦最高法院1990年4月24日判决:父母照顾权的法律保护 评析侵害父母照顾权的法律救济 一、离婚后父母照顾权的变更 二、侵害父母照顾权的法律责任 三、跨国侵害父母照顾权——国际儿童诱拐 判例二 联邦最高法院2016年11月23日判决:对父母照顾权的限制和剥夺 评析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和国家监督机制 一、子女本位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确立 二、国家对父母照顾权的监督和干预措施 判例三 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6月19日判决:侵害交往权(探望权)的赔偿责任 评析侵害交往权的法律救济 一、离婚后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交往 二、家庭法院对交往权的裁判 三、子女的交往权 四、对交往权的限制和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章 收养关系的废止 判例联邦最高法院2014年3月12日裁定:收养的废止 评析德国法中收养关系的成立和废止 一、德国收养法的原则 二、收养的前提条件 三、收养宣告及其效果 四、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典型判例研究(家庭法篇)/德国联邦法院典型判例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葆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7396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9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8 |
CIP核字 | 2019216643 |
中图分类号 | D951.6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