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增订珍藏版)(精)
内容
作者简介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
《南非的启示》(2013)(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经济观察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钱江晚报》2013年度非虚构白银奖、《出版人》2013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十大好书、《都市时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
《共同的底线》(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2013年度非虚构类致敬图书、《新京报》2013年度社科好书、凤凰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新浪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中国企业家》年度好书TOP10(人文类)、《出版商务周报》第二届(2013年)风云图书)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2012)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2010)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2004)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2004)
《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2003)
《问题与主义》(1999)
目录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走马楼吴简所见的极端“非宗族化”社会
三、“吏民”社会中的乡吏
四、编户齐民,还是血缘社群?
五、从地名学看村落与宗族的关系
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一、“道儒”与“法儒”
二、法儒与“抑兼并”
三、道儒与“不抑兼并”
四、“抑”与“不抑”之间
五、过程公正与跳出怪圈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一、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二、“道德农民”与“理性农民”之外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四、“拜占庭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
五、里—社—单合一:传统帝国乡村控制的一个制度性案例
六、近古宗族之谜
七、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八、小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的前途:兼论“新”儒家如何可能
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
一、公益事业发展史的西方模式
二、公益事业发展史的中国模式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绪论:“儒”与“吏”
一、“儒表”与“法里”
二、“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
三、连续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四、“法道互补”的后果:行政不正义
五、“法道互补”与儒的“吏化”和“痞化”
六、“法道互补”的危机:行政不安全
七、法儒、道儒与纯儒:非主流儒家对“法道互补”的拒斥
八、西、儒皆灭,而“秦政”与痞风前后相因
九、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新儒学在新文化中的三种价值
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
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谁,面向哪个东方?——评弗兰克《重新面向东方》,兼论所谓“西方中心论”问题
一、外贸顺差与“经济中心”
二、“比较”的尺度
三、评“非‘进步’的全球整体史观”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释的解释
五、“西方中心”何以为“论”?
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
一、公社建立之谜
二、集体化与传统共同体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两种保守性”与小生产衰亡论
二、走出“共同体”:民主革命中的农民理论
三、
“被剥削者个人”反抗“剥削者公社”: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四、“美国式道路”反对“普鲁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释
五、“土地国有化”:一个“否定”的纲领
六、从村社化到集体农庄:“从米尔到康姆尼”?
七、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
从sama到equality:汉语“平等”一词的所指演变
一、“平”“均平”与“太平”
二、作为佛教价值的“平等”
三、佛教传入后汉语中“平等”一词的世俗含义
四、“儒之中庸即释之平等”:作为价值观的“平等”论争
五、汉语“平等”一词近代含义之产生
附录:
瑞士之路——“森林州”之行札记
导语
◎《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以往版本,豆瓣评分均超过9分。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订正了原有版本的一些错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增订珍藏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109990
开本 16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19163987
中图分类号 K220.7-5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4
158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