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普及食用菌科学栽培技术,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编者组织编写了这套《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本丛书包括蘑菇、香菇、木耳、平菇、草菇、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金福菇、大球盖菇、茶薪菇、大杯蕈、秀珍菇与榆黄蘑、灵芝与茯苓16个菇种,共14本,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秀珍菇与榆黄蘑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食用茵科研、教学、生产、经营者,农村专业户和广大食用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图书 | 秀珍菇与榆黄蘑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食用菌栽培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全面普及食用菌科学栽培技术,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编者组织编写了这套《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本丛书包括蘑菇、香菇、木耳、平菇、草菇、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金福菇、大球盖菇、茶薪菇、大杯蕈、秀珍菇与榆黄蘑、灵芝与茯苓16个菇种,共14本,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秀珍菇与榆黄蘑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食用茵科研、教学、生产、经营者,农村专业户和广大食用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秀珍菇 第一章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态习性 三、生长发育条件 第二章 菌种制作 一、制作设备和条件 (一)场地要求 (二)设备设施 二、菌种制备、检验 (一)菌种制备 (二)菌种的检验 三、菌种的保藏 第三章 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场地的选择 二、栽培季节的安排 三、菌种的选择与订购 四、培养料的制作 五、接种 六、栽培管理 七、生产管理 第四章 病虫害防治 一、综合防治 (一)把好菌种质量关 (二)搞好环境卫生 (三)培养料的处理 (四)改善环境因子 (五)药物防治 二、病害防治 (一)霉菌 (二)鬼伞菌 三、虫害防治 (一)菇蝇 (二)螨类 第五章 采收、贮藏与保鲜加工 一、采收 二、贮藏 三、加工 (一)低温保鲜加工 (二)气调保鲜加工 (三)化学保鲜加工 (四)干燥加工 第六章 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一)杂菌感染 (二)接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茵 (三)发茵后期菌丝吃料慢、迟迟不满袋 (四)菌丝发满后不出菇 榆黄蘑 第一章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态习性 三、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 (二)温度 (三)湿度 (四)空气 (五)光照 (六)酸碱度(pH值) 第二章 菌种制作 一、设备和条件 (一)设备 (二)所需条件 二、菌种制备、检验与保藏 (一)母种制作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三)检验与保藏 第三章 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场地的选择 二、栽培季节的安排 三、菌种的选择与订购 四、培养料的制作 五、接种 六、栽培管理 七、生产管理 第四章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二、虫害防治 第五章 采收、贮藏与保鲜加工 一、采收 二、贮藏与保鲜加工 (一)贮藏保鲜 (二)加工 第六章 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秀珍菇与榆黄蘑栽培新技术彩色图解/食用菌栽培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先群//何达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696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 |
出版时间 | 2008-02-01 |
首版时间 | 2008-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46-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184 |
宽 | 129 |
高 | 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