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凌叔华与世界文学
内容
内容推荐
世界文学现在已成为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东西方著名学者如弗朗哥·莫雷蒂(Franco Moretti)、戴维·戴姆拉什(David Damrosch)、西奥·德汉(Theo D'haen)、王宁和张隆溪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凌叔华是一位不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关注的重要作家。凌叔华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在她从中国到欧洲的流散经历中,凌叔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并以自己的方式让西方读者关注和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学、女性研究和自传感兴趣的西方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被视为是流散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流散写作。基于这一点,本书试图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流散作家为例,来探讨世界文学的双向旅行,并对“世界文学”概念进行新的阐释。
作者简介
林晓霞。汉,福建莆田人,文学博士,2015年9月,经人才引进调入福建工程学院,现为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访问研究员,2014年于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6—7月参加由哈佛大学与伊斯坦布尔Bilgi大学联合举办的“世界文学”暑期学校;201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于2018—2019年先后到美国宾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世界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级项目12个。
目录
绪论 本专著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本土小说
第二章 本土写作
第一节 凌叔华及其世界
第二节 东方女性写作:凌叔华小说创作(1920一1930)
第三章 民族作家、世界作者和世界文学
第一节 从民族到世界
一 白话文写作
二 西方小说叙事艺术的借鉴出新:“中国的曼斯菲尔德”凌叔华
三 流散写作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镜子:凌叔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 在文学世界中互相交织的女性作家:女性写作与现代主义
二 互文性:凌叔华、曼斯菲尔德和伍尔夫的女同性恋小说比较研究
第四章 时间、空间、文化和世界文学
第一节 跨越时空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纽带——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成员凌叔华
第二节 作为文学的戏剧:朱利安·贝尔的莎士比亚之旅
第五章 翻译与世界文学
第一节 跨国翻译的实践: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一 中西合作翻译的尝试:凌叔华和朱利安·贝尔
二 新月派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翻译和接受
第二节 文化翻译和世界文学
一 跨文化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协商
二 文化翻译的范例:《古韵》
结语 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现代流散文学
附录 比较视野中的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戴维·戴姆拉什教授访谈录
凌叔华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基于对当今一些世界文学及相关领域的西方主流学者,如大卫·达罗姆什、弗朗哥·莫雷蒂、劳伦斯·韦努蒂等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和理论,结合凌叔华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现代流散作家之个案,重新思考世界文学。为了使凌叔华研究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本研究力图从跨文化的角度,把凌叔华放在一个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来考察,并对她的流散作家身份来较为全面地加以研究,还原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真实的凌叔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凌叔华与世界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晓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5347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64
CIP核字 2019104922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