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长篇纪实文本以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视角作切入点,以编年史方式为经线、以心理历程为纬线,真实而细腻地描述了上海工人新村中工人子弟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叙事记忆是从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旧上海时代经典建筑石库门和体现1949年以后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流的工人新村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是“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的年代,开始了一家人跟随着在厂里做工人的父亲从常德路石库门房子搬迁到了控江新村的故事,由此开启了工人子弟生涯,也产生了石库门文化与工人新村文化的碰撞。 导语 本书是共和国同龄人(含“50后”)的“致青春”。真实,是本书的底色;接地气,是本书永恒的生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细节,描写了工人新村普通家庭的酸甜苦辣,从而更为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特质;体现普通人、普通家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生动故事,突出工人子弟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真情实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管新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717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19080700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