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给大家的人类简史(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从人类起源到近代社会, 作者以人为中心, 书写人的历史, 涵盖政治、宗教、科学、商业、艺术等领域, 文笔流畅幽默, 论述鞭辟入里, 深入浅出地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内容包括: 人类历史大舞台 ; 人类的祖先 ; 最初的人类等。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后又从事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工作。他善于创作历史及传记类作品,在文化、科学等领域也颇有造诣,是一位伟大的知识普及者。代表作有《宽容》《房龙地理》等。
目录

第 1 章 人类历史大舞台/001

第 2 章 人类的祖先/005

第 3 章 最初的人类/007

第 4 章 埃及人的象形文字/010

第 5 章 尼罗河/015

第 6 章 埃 及/018

第 7 章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020

第 8 章 楔形文字告诉我们的历史/021

第 9 章 伟大的摩西/024

第 10 章 腓尼基人的文字/026

第 11 章 新兴的印欧种族/028

第 12 章 爱琴海文明/030

第 13 章 欧洲历史的真正开端/033

第 14 章 古希腊城邦/035

第 15 章 古希腊城邦的自治制度/038

第 16 章 古希腊的生活/041

第 17 章 古希腊的戏剧/045

第 18 章 希波战争/048

第 19 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052

第 20 章 亚历山大大帝/055

第 21 章 罗马与迦太基的交锋/058

第 22 章 罗马帝国的诞生/070

第 23 章 罗马帝国的发展/073

第 24 章 约书亚的故事/083

第 25 章 帝国的余晖/088

第 26 章 基督教会的兴起/093

第 27 章 穆斯林的领袖/100

第 28 章 查理曼/104

第 29 章 北欧海盗/109

第 30 章 西欧的封建制度/111

第 31 章 骑 士/115

第 32 章 世俗王权与教权的交锋/118

第 33 章 十字军东征/124

第 34 章 中世纪的城市生活/129

第 35 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139

第 36 章 中世纪的外部世界/144

第 37 章 中世纪的商业贸易/152

第 38 章 文艺复兴/158

第 39 章 完美的表现/170

第 40 章 地理大发现/174

第 41 章 东方的佛陀与孔子/186

第 42 章 宗教改革/194

第 43 章 宗教战争/204

第 44 章 英国革命/217

第 45 章 欧洲的权力均衡/232

第 46 章 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236

第 47 章 俄国与瑞典/243

第 48 章 普鲁士/247

第 49 章 欧洲的重商主义/251

第 50 章 美国独立战争/255

第 51 章 法国大革命/261

第 52 章 拿破仑皇帝/274

第 53 章 神圣同盟/285

第 54 章 强大的反动势力/295

第 55 章 民族独立战争/303

第 56 章 工业革命/322

第 57 章 社会革命/330

第 58 章 奴隶解放运动/334

第 59 章 科学革命/341

第 60 章 艺术的发展/346

第 61 章 殖民扩张运动/357

第 62 章 一个崭新的世界/365

第 63 章 从来如此/373

精彩书摘

“日期”,对人类的历史进程来说,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发明。如果没有日期,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仿佛一切事情都无从下手。可是,即使有了日期,我们也必须谨慎对待它,因为它经常会戏弄我们。它有一种把历史划分得过分精确的天性,但历史并不是被简单地以年代和日期来进行划分的。我打个比方,当我说到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内心想法和观点时,我并不是说,就在476年12月31日开始,全体欧洲人一下子惊叫:“啊!现在到了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刻了,我们已经到了中世纪,这太有意思了!”

在查理曼大帝的宫廷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生活习性、言谈举止方面甚至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像是一个纯正的罗马人。相反,当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现生活在当时的某些人还没有完全脱离穴居阶段。所有的时间与年代都是互相重叠的,一代人的思想紧紧衔接着另一代人的思想,互相牵绊,没有办法划出明显的界限。然而,提起研究中世纪的许多代表人物的思想,让我们充分了解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对于人生和生活中面临的难题的普遍心态,这项工作还是可以完成的。

首先,必须要知道,中世纪的人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看成终身自由的公民,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或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或是精力或是运气来改变命运。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把自己看成总体中的一部分,这个总体中有皇帝与农奴、教皇与异教徒、英雄与流氓、穷人与富人、乞丐与盗贼,他们认为这才是正常的生活。他们乐意生活在这种神圣的秩序下,从来不会问为什么是这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和现代人截然相反。现代人敢于对眼前的事实提出质疑,并且会竭尽全力使自己的经济条件与政治地位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公元13世纪的男男女女的眼睛里,天堂里总是充满了美好与幸福的金色,地狱永远是恐怖与苦难的代名词,这些言论绝对不是骗人的空话或是难以捉摸的神学理论,它就是近在眼前的事实。在中世纪,无论是骑士还是自由民,都会花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为来世的美好生活做准备,而我们现代人则会在此生历经所有的劳作与享乐之后,用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独有的那份平静与安详,迎接威严的死亡。等到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会一边回首自己一生中的工作与辛劳,一边怀着一颗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好转的心悠然地入睡。

然而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面带微笑、令现代人毛骨悚然的死神是他们忠实的伙伴。他用恐怖的琴声使熟睡的人们惊醒;他也会默不作声与人们共同坐在丰盛的餐桌上;当人们带着情侣散步时,他会躲在树林或是灌木丛的后面对他们发出恐怖的笑容。如果现代人在小时候没有听过安徒生和格林讲的那些美好动听的童话,只是听到恐怖的令人战栗的鬼故事,你也会像中世纪的人们一样,一生都会活在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惊恐中。这些恰好也是发生在中世纪的儿童身上的情形,他们整日生活在一个有无数妖魔鬼怪的世界,偶尔天使会出现在他们面前。有的时候,他们对未来的恐惧使其灵魂充满谦卑和虔诚。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恐惧给他们带来的是更深的残害,他们往往会因此而感伤。有时,他们会将攻占的城市中的妇女儿童全部杀掉,举着沾满鲜血的双手,虔诚地来到圣地,祈求仁慈的上帝饶恕他们犯下的罪行。他们不仅嘴里祈祷,而且还会流出悲伤的泪水,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是最恶毒的人。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依然会去屠杀萨拉森敌人,在那一刻他们不会有一丝怜悯之心。

身为十字军的骑士,是以战争为使命的,他们遵循的行为准则与普通人有区别。可是在对待死神这方面,他们的主人和普通人却是一样的。他就像一匹敏感的野马,即使是一个影子或是一张纸片都会把他吓倒。他不辞辛苦、忠心耿耿地任人驱使,可是当他想象中看到妖魔鬼怪的时候,就会惊慌逃跑,做出恐怖的举动。

不过,在我们大肆评判这些良民时,最好先想一想他们所处的恶劣环境。事实上,他们是一些没有文化的野蛮人,但是外表看上去却是文化人。查理曼大帝和奥托皇帝在名义上被人们称为“罗马皇帝”,而实际上,他们与真正的罗马皇帝相比,如奥古斯都或者马塞斯·奥瑞留斯,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这犹如刚果的皇帝旺巴·旺巴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瑞典或者丹麦统治者之间的巨大差别。他们是一群生活在罗马帝国那雄伟古迹上的野蛮人,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早已被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无情地摧毁了,他们根本没有接受文明教化的机会。他们一个字都不认识,就连现在十二岁的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他们却一点都不清楚。那时,他们只能在书中寻求希望得到所有的知识,这本书就是《圣经》,《圣经》指引人类历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新约全书》的内容教导了我们要有爱心、仁慈与宽恕。这些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读不到的。对于天文学、动植物学、几何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指南,《圣经》中的内容则是非常不完备的。

亚里士多德在中世纪的复出

在12世纪,又有一本书被纳入了中世纪的文学宝库,就是由亚里士多德编纂的实用知识大百科全书,他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著名哲学家。是什么原因使基督教在排斥其他所有的希腊哲学家的言论为异端邪说的同时,只愿意把这个崇高的荣誉赋予亚历山大大帝的恩师亚里士多德呢?这其中的原因,我确实想不通。但是,除了《圣经》以外,亚里士多德被中世纪的人们视为唯一值得信任的导师,他的著作完全可以放心地交给真正的基督徒。

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流传到欧洲,兜了一个有意思的圈子。它们首先从希腊被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彻底征服了埃及的时候,这些著作被穆罕默德的信徒由原始的希腊文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后来,穆斯林军队把它们带到了西班牙,在科尔多瓦的摩尔人大学里,这位著名的斯塔吉拉人(亚里士多德的家乡就在斯塔吉拉地区)的哲学思想被公众接受。后来,被译成阿拉伯文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又被一群翻越过比利牛斯山前来学习的基督教学生译成了拉丁文。最后,这一经过跋山涉水的哲学名著译本在欧洲北部的大部分学校中露面,演变成了教材。这些经过的具体情况现在虽然还不太清楚,但是这似乎显得更有趣味了!

手捧着《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世纪的那些有智慧的人开始为解释天地间的瞬息万变的事物而忙碌,并且分析万物的变化是如何体现出上帝的意愿的。这些被称为学者或是导师的人,他们的确思维敏捷、智慧超群,可是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全部来自于书本,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观测。比如,如果他们想为学生讲授关于鲟鱼或毛虫的知识,他们首先会翻阅《新旧约全书》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然后,自以为是地为学生们讲述著作中关于鲟鱼或毛虫的知识。他们不会突破书本,亲自去附近的小河中捉一条鲟鱼来实际观察一番;他们也从来不会离开图书馆,到后院抓几条毛虫,观察这种生物是如何在自己的巢穴中生活的。即便是像艾伯塔斯·马格努斯或者托马斯·阿奎那这样著名的学者,他们也都从来不会过问生活在巴勒斯坦河里的鲟鱼和马其顿奇怪的毛虫与欧洲的鲟鱼和毛虫相比,是否具有差异。

偶尔会有一个产生了疑问的人物,比如,罗杰·培根式的人物会出现在讨论会上。他手里会拿着一个奇怪的放大镜,还会用一个看起来很有趣的显微镜,并且捕捉几条鲟鱼和毛虫到讲台上。接着,他就开始用那些仪器观察那些令人作呕的生物,并且邀请学者们到近处来观看。他形神并茂地证明,眼前的这些鲟鱼和毛虫与《圣经》或是大百科全书里提到的生物是有明显区别的。那些尊贵的学者们全都予以否定,认为他走得太远了,很有可能被某种东西迷惑住了。如果此时的培根胆敢宣称,他一个小时精心的观察比对亚里士多德的十年苦研更有意义,并且还说他的著作虽然好,但是如果不翻译成别的语言就是最佳的,那么学者们就会对这个人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他们火速找来警察,并且对警察说:“这个人严重地威胁了国家的安全!他让我们都去学习希腊文以便更有准备地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原著。他为什么对我们的阿拉伯译本这么不满呢?我们成千上万善良虔诚的信徒在过去的几百年来一直读这个译本,他们也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啊!还有,他居然对鱼类和昆虫的内脏感兴趣!估计他是一个居心不良的巫师,想要用他的巫术把人们清醒的头脑迷惑住,最终扰乱世界的秩序!”他们说得看起来非常在理,这些言论把捍卫和平的警察吓唬住了,他们迅速颁布禁令:禁止培根在未来的十年内写字。悲惨的培根在受到重大的打击以后,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从中汲取了一个教训。他用一种新的密码写书,使和自己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一个字都看不懂。当时,由于教会一直严防人们对现有的社会秩序产生疑问或有动摇信仰的倾向,所以,采用这种密码的行为在当时非常流行。

这种做法并没有恶意的居心。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异教徒搜寻者的心里,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善良的感情,他们一直坚信,眼前的生活是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做的长期准备。他们深信,懂得知识太多反而会令人不安,心灵也会充满危险感,那么怀疑的种子就会在脑海中慢慢成长,必然会走上灭亡的道路。如果一个中世纪的经院教师看见他的学生脱离了《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正统思想,走上危险的迷途,想独立研究一些事物,他就会感到极其的不安,就好比一位慈祥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正在靠近滚热的火炉一样,她知道,如果放任孩子去触摸火炉,必然会烫伤手指,所以,她会使尽全身解数把孩子拉回来,如果形势危急,她将会使用武力。但是她确实是真心地疼爱她的孩子,如果孩子很乖很听话,会对母亲的命令一一服从,她也会竭尽全力善待自己的孩子。对于中世纪的灵魂捍卫者来说,他们的行为与情感正好犹如这位慈祥的母亲。一方面,他们严格要求与信仰有关的所有事务,甚至已经到了无比残酷的地步。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会辛勤地工作,为他们的羊群服务,并且随时准备好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在那时,无数虔诚的男女会用其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改善人们的悲惨命运,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随处可见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给大家的人类简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译者:杨艳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45372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20
CIP核字 2019052801
中图分类号 K02-4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