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周振甫著作别集
内容
编辑推荐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逐步被人们认识的,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侠义精神、高洁情操一直为人所称道。在这本书里,周振甫先生用陶渊明的诗歌、辞赋梳理了他的一生,展示了陶渊明诗赋中的深刻思想及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文学风格,辨正了之前人们对陶渊明的认识。

内容推荐

《周振甫著作别集》系列汇集了周先生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七种专著,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写作时间较早,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期间。该书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渊明高洁的人格,真挚的感情,开拓了诗的境界,揭开了自然的秘密,这些通过他朴素的语言和多样的风格表现出来,具有极高的成就。正如萧统说的,他的诗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从他在创作上的成就看,他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为同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目录

意气慷慨的少年时代

对家乡的热爱

开始做官时的矛盾心情

去江陵做官时的形势

做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

做彭泽令到归耕

归耕后的生活

 一、在上京的生活

 二、在南村时的交游

 三、艰苦的劳动和贫困的生活

渊明对刘裕北伐所抱的态度

渊明对晋宋易代的感慨

晚年在寂寞中死去

渊明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评价

渊明作品和晋宋时代的文学风气

渊明在作品中所反映的性格

渊明作品中的思想

 一、和清谈家的思想相反

 二、反对神仙家的思想

 三、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论

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

 一、真挚的反映和形象的表现

 二、揭示大自然的秘密

 三、深厚的情感和富有情味的想象

 四、朴素的语言和多样的风格

 五、渊明诗的局限性

试读章节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生在东晋后期(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死在刘宋初期(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年63岁。他是那个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在东晋时他名渊明,字元亮;到东晋亡后的刘宋时期,改名潜。东晋末年朝廷上曾请他做著作郎的官,他没有就,因此人们又称他为陶徵士、陶徵君。他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先生。

东晋时代,中原沦陷在异族手里。司马氏依靠大族的拥戴,在江南建立了政权。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陶渊明,在年轻时候,意气慷慨想做一番事业。他说: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拟古》)这首诗说,年轻时候慷慨奋发,拿着剑独自出外行游。西边一直跑到甘肃的张掖,北面一直跑到河北的幽州。吃的是像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采的薇草,喝的是像荆轲在那儿慷慨高歌的易水里的流水。可是没有找到知己。像钟子期是伯牙的知己,惠施是庄周的知己,这些人既难以再得,我这次出外还要找什么呢!

渊明年轻时候,中原早已沦陷,他当然不可能到张掖到幽州去。这首诗的题目叫《拟古》,是表示对于古代游侠的向往。从这里也显出了渊明少年时代慷慨有为的精神。他所向往的,是仗剑远游,游的地方是国土未沦陷前的西面和北面的边疆,这里含有到边疆去为国家效力的意味。不光这样,渊明还抱着极高尚的操守和激昂的义愤,想找寻有侠义精神的人。P1-2

序言

周振甫先生1916年六岁入私塾,开始识字,1917年入初小读书,当时初小是四年,1922年毕业。其间有一位在报馆工作的唐剑花先生,下午无事,就给周先生讲《西游记》、《古文观止》,还把教别人唐诗的讲稿给周先生看。当孩童在嬉游玩耍、大人已经熟睡时,周先生则躲在堆放杂物的阁楼里,偷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和其他的古文读本。周先生从小成为一个书痴,大概是受了唐先生的影响。

周先生1925年入平湖稚川初中,作文是全班第一,深受老师和校长的赞赏。毕业后曾到上海、平湖的营造厂、钱庄学业三年。1931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国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国学人才的学府,学校有不少名师,在近代的文化教育史上颇有影响。周先生跟随当时著名的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即钱钟书先生的父亲),学习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钱基博先生讲课的方法,不同于当时的一般老师。他是从《文史通义》中出题目,让学生下课后自己去读书,按题目写笔记,培养学生认真读原著、独立思考的能力。讲课时,用的是一本《(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的讲义,专讲他研究《文史通义》的心得体会,而且在课前就印发给学生研究。此事隔了半个多世纪,当时上课的情景,周先生还记得非常清楚,印象十分深刻。周先生跟随钱基博先生学习的时间,虽不到两年,但获益匪浅,为周先生日后潜心诗文、整理典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基博先生对周先生也很器重,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周先生晚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论史家部次条别之法》。这篇论文可以看做是周先生对无锡国专读书生活的回顾,也是补交给钱基博先生的一篇毕业论文。论文集中研究章学诚的“史家部次条别之法”的学说,将《文史通义》,包括《校雠通义》中的有关内容钩稽出来,作了一次系统的阐述,对我国古代学术研究中的优良传统,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从中也可窥见周先生一生潜心诗文、整理典籍所遵循的正确道路。

1932年周先生因生计而辍学,考入上海开明书店校对《辞通》,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编辑生涯,直到1989年以80岁高龄退休。所以周先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编辑,从不以专家学者自居。

在上海开明书店期间,周先生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班固》、《东汉党锢》、《严复思想述评》等专著,《中国学术思想演进史》等论文,以及为数不少的诗文鉴赏、散文随笔和古体诗词。

1951年,开明书店和青年出版社合并,在北京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周先生入文学编辑室。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周先生的主要论著包括:为臧克家先生的《毛主席诗词讲解》作注释,撰写《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怎样阅读》、《习作评改》(与吕叔湘合著)、《通俗修辞讲话》等专著,并在报刊上陆续发表古典诗词的阅读和赏析的文章。

周先生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负责编辑古典文学。当时,古典文学的书出得不多,工作时间没有编书任务时,周先生就想替出版社做点事。于是开始编撰《诗词例话》,到1961年,就把书写成了。在60年代,那时专谈艺术的书还很少,所以《诗词例话》一出,竟成为一本享誉海内外的畅销书,累计印数达七十多万册。周先生是个老实人,他认为这本书是在工作时间写成的,尽管印数惊人,他却未取稿酬。

《诗词例话》的成功,说明广大读者迫切需要这样的书。周先生也没有辜负读者的鼓励和期望,先后又写出《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其中《文章例话》仅一次印刷就达20万册。“例话”系列是广大读者需要的产物,也是周先生几十年潜心诗文、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产物。所以“例话”系列,不但深受读者的欢迎,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周先生著作的季进先生说:“我以为,周先生之所以获得巨大的声誉,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以一百多万字的著作,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文的评析系统。他以《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等‘例话’系列为核心,兼以理论专著的评析(《<文心雕龙>注释》、《钱钟书(谈艺录)读本》)、具体作家的评析(《李商隐选集》、《鲁迅诗歌注》)、专题史的评析(《中国文章学史》、《中国修辞学史》)。‘例话’系列既涵括了后者的某些内容,又以后者为基础;后者既是‘例话’系列的补充,又是‘例话’系列的深化。仔细考察一下周先生‘例话’以外的著作,就会发现它们与‘例话’系列有着精神上的高度一致。它们总是那么深入浅出,驾轻就熟,引领读者进入神奇的诗文世界。”“他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等系列著作,循循善诱,被推举为现代史上读诗论文方面最为理想的自学读本。”对周先生的“例话”系列,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深入的阐述,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校对做起——自学成才的国学编辑名家周振甫》)

《周振甫著作别集》系列汇集了周先生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七种专著,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写作时间较早,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期间。该书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渊明高洁的人格,真挚的感情,开拓了诗的境界,揭开了自然的秘密,这些通过他朴素的语言和多样的风格表现出来,具有极高的成就。正如萧统说的,他的诗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从他在创作上的成就看,他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为同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这次编入别集,是首次出单行本。《中国文章学史》1994年出版后,周先生曾对书中的一些错字作了订正,但未再版,这次编入别集,用的就是周先生生前的修订本。《周振甫著作别集》选编仓促,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周振甫著作别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振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70823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3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6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