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通东西方文化壁垒,援引中西经典书籍】樊登讲论语:学而
内容
前言/序言

自序

《论语》塑造了我

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论语》和我有什么关系,只记得我家墙上挂着一幅粗糙的装饰画,写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上中学时,课本里收录了《论语》中的几篇,我才开始接触《论语》。依稀记得课本里还有《季氏将伐颛臾》这样难懂的篇章。作为一个孩子,我觉得孔子真是喜欢骂人啊。我就这样毫无敬畏心、嘻嘻哈哈地接受了《论语》最初的教育。

1995年,我上大三。学校安排我们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和香港的一些大学生联谊。在活动期间,香港的一个学长问我:“你读过《论语》吗?”我说:“没有,怕是读不懂吧。”他说:“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不错,很容易读。”我心中种下颗种子,开学就到图书馆借了《论语别裁》。

至今我都记得,当时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南先生的潇洒,此书开篇不是认真地讲解“学而时习之”,而是“天下由来轻两臂,世上何苦重连城”。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讲?从原文出发,典故、诗词、观点,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这么好看是因为口语化,这是南先生演讲的实录。我想,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这本书才会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似乎是作者兴之所至,将《论语》讲给朋友听,因此才如此灵动自然,妙趣横生。后来很多人抨击南先生,说他书里有很多错误,对此我特别能理解。口语的表达,说错人物、地点这类细节太常见了。《论语别裁》的优点在于它的潇洒和亲切,多少中国人是沿着这本书入《论语》之门,再沿着《论语》入了传统文化之门?

读书要懂得感恩。

研究生毕业,我进了中央电视台。这是一个大单位,大到你的努力常常会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化解,让你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我策划的节目开播遥遥无期,我的能力也得不到领导的肯定,甚至领导都不知道有我这个人;我常常无事可做,一个月里最多工作一两个星期,生活被巨大的空白占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低、房租高、压力大。这些让我陷入了最现实的困境。我切实地体会到了深深的恐惧,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从心底蔓延而出,让人抓狂。我经常会想:如果失业了怎么办?如果节目又被毙了怎么办?如果交不起房租怎么办?有时候甚至会焦虑到失眠。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似乎就是抑郁症的初期阶段了。

有一天,我灵光乍现:何不重读《论语》?反正有大把时间,与其这样胡思乱想,不如好好读书。于是我决定,把我能找到的关于解读《论语》的书都买回来,用一年时间,不读别的,只研究《论语》,把《论语》吃透。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关于《论语》的解读。从汉朝开始,到魏晋,到唐、宋、明、清,再到民国、近代,各大学者、作家,都有与《论语》相关的作品流传于世。我读过很多人对《论语》的解读,南怀瑾、钱穆、李泽厚、李零、梁漱溟、杨伯峻、程树德、朱熹等。我找来这些人的作品,一本一本地啃下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地,孔夫子的面目似乎清晰了起来,原来他是那么坚定、那么勇敢、那么亲切,甚至那么可爱!

《论语》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相呼应,无论你几岁,身处何方,只要你有需要解决的困扰,就一定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作为一个自我感觉怀才不遇的北漂青年,当时对我最有力的支撑就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看到孔夫子的这几句话,我有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原来我的痛苦和担忧,孔子也有过!这并不是我一人独有的痛苦,而是千百年来每个人都会有的痛苦。这种痛苦,于我而言只是房租和工作,在春秋时期恐怕是生死存亡。这种被理解的感觉太美好了!我和我的祖先用这样的方式连通了,我确信我体内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我的祖先理解我,我也开始理解他们!

从那以后,我几乎没有失眠焦虑过,乃至后来离职、创业、办读书会,都没有过无用的焦虑和痛苦。我的心定了,因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孔子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还记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时,我自驾去上海,途经曲阜,终于有机会去看看孔子,向他老人家表示感谢。进入孔林,看到孔子携子抱孙的墓冢,我的眼泪哗地流下来,我竟然像给亲人祭祀一样泪流满面,一直到走出来的时候都难以自已。

2014年,我成立了“樊登读书”。创业伊始,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外在变化太多,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对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我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事,突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努力都白费了,难免感到沮丧。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孔子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人所能够支配的、使得上劲的范围,应该是在他的影响圈中。只有不修炼自己的小人,才会总是天天责怪别人有错,埋怨上天不公,抱怨世界不靠谱。想到这里,我又淡定了: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掌控的部分就够了。

“樊登读书”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很多人说,感谢“樊登读书”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帮助人们用读书改变了生活。这种赞美之词我自然喜欢听。但也会有人质疑和批评,说很多难听的话,这可能缘于误解,也可能缘于“樊登读书”做得不够尽善尽美。这时,我会想到孔夫子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个人都是社会型的动物,人人都希望能够被别人理解,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倘若别人不理解呢?这就到了修炼“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刻。

从大学时代到如今,这么多年,我只觉得孔子对我的帮助太大太大,而我能回报的太少太少!我时常感觉自己欠了孔子不少。

没想到我现在竟然可以讲解《论语》!历朝历代,非饱学之士不敢讲解《论语》。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便头脑发热,想结合我读过的一些书,也把《论语》梳理一遍。因为我有时会觉得,我身边的朋友和会员们如果不能够全面了解《论语》,将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因为你不知道你性格的底色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周围的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成书于战国初年的《论语》还能起作用吗?《论语》在今天,应该如何被理解?如何被看待?尤其是如何被应用?只有我们在用它,它才是一个活的学问;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文字,当作讲课时的教材,那《论语》就是死的、僵化的,而我们不需要“死”的知识。

我在网上搜索过《论语》。有的把《论语》当成文本,用白话文进行解释,这只是对其做浅白的、干瘪的,甚至不符合孔子本意的释义,忽视了它最为珍贵的内核。我想做的,是尽量去还原《论语》里每一句话在当年本来的意思,同时赋予《论语》在今天这个时代以新的生命。

我发现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今天的创业者、焦虑的父母们,又都是在现代最需要《论语》的读者。所以,我讲解《论语》的每一句时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最新的理论。有时候我自己看看,觉得也还有点道理。

最后,我要补充的是,《樊登讲论语》一定会引起很多争议,因为《论语》微言大义,每一句话都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每种解释都能够追本溯源,找到一个大学者做背书。但不同的时代,对《论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讲《论语》的目的,不是要在学术上给《论语》定一个“标准版”。我不是做学术性的研究,也并不想参与学术上的辩论,我只是讲出自己的理解,把重点放在《论语》的应用上,讲《论语》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希望《论语》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更多的联结,能够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启发。这便是我读《论语》的初衷和原则,目的和意义。

如果孔夫子泉下有知,应该会说一句:“知其不可而为之,难矣哉!”这算是对我的鼓励吧!

希望大家喜欢《论语》。

作者简介

樊登,“樊登读书”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本硕、北京师范大学博士,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央视主持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

2004年起,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201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辞职,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樊登读书会”,2018年“樊登读书会”完成品牌战略升级,正式更名为“樊登读书”。至今已影响超过4000万用户。

著有《陪孩子终身成长》《读懂孩子的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懂一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等现象级畅销作品。

亮点展示

《樊登讲论语:学而》--详情.jpg

目录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_2

君子务本:“微习惯”有多重要_6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何从面部表情识人_10

吾日三省吾身: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_13

敬事而信:带着敬畏之心工作,怀着同理心管理人_18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的最佳路径_24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_28

不重则不威:端庄和假正经只有一线之隔_32

慎终追远: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_38

温良恭俭让:每天都应当做好正向积累_4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_44

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绝对不是和稀泥_46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无原则守信是愚,过分恭敬是失礼_48

居无求安:当我们贫穷时,如何自在地生活_52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最高级的金钱观_55

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能力圈以内的事情_58

为政第二

譬如北辰: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_62

思无邪:最诗意、最动人的语言_65

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_67

三十而立: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_70

事之以礼:有尺度,才是真正的孝_74

父母唯其疾之忧:懂得沟通,是孝的关键_76

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_78

色难:你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吗_80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_82

人焉廋哉:看穿一个人,三个角度就够了_86

温故而知新:在反思中学习_89

君子不器:让自己拥有“反脆弱”的特性_91

先行: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_94

君子周而不比: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_97

思而不学则殆: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多学和多思_99

攻乎异端: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_102

不知为不知:“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_104

子张学干禄:管理者的艺术_107

举直错诸枉:领导者如何选拔人才_109

举善而教不能:员工强,则公司强_112

孝乎惟孝:影响力比职称更重要_1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价值_116

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预测_117

见义不为,无勇也:做一个有勇气、有力量的人_120

八佾第三

是可忍孰不可忍:做一个有温度、“不忍心”的人_124

三家者以《雍》彻:孔子论礼乐之道_126

人而不仁如礼何:当心变得麻木,一切都没有意义_127

与其奢也宁俭:礼的根本,是有一颗柔软的心_129

夷狄之有君:孔子对于华夏文化的自信_131

季氏旅于泰山:“祭泰山”的哲学悖论_133

君子无所争:“君子之争”的三个原则_135

绘事后素:尊重人的基本需求,再谈礼_138

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对于礼崩乐坏的无奈_140

吾不欲观之矣:孔子对于礼仪现状的感慨_141

或问禘之说:祭祀的本质,是为了团结_143

祭神如神在:做任何事,都要怀着敬畏之心_145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实力才是真正的底气_147

吾从周:孔子对周礼的赞叹_149

每事问:请永远葆有好奇之心_150

射不主皮:射箭的礼仪_153

我爱其礼:如何看待历史的变化_154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如何面对外界的误解_157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句话说透管理之道_158

哀而不伤:在《诗经》中学习情绪管理_161

成事不说:沉默的价值_163

管仲知礼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_165

乐其可知也已:跟着孔子欣赏音乐之美_168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169

尽善尽美:对《韶》乐的赏析_171

吾何以观之哉:礼的核心,是时刻保持恭敬之态度_172

里仁第四

仁为美:环境对人的影响_176

仁者安仁: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_177

唯仁者能好人:人际交往中,如何分辨小人与君子_180

苟志于仁矣:美好的目标,会让我们成为美好的人_18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仁是一种舒服、惬意的状态_184

我未见力不足者:只要往前走,就能抵达目标_187

观过,斯知仁矣:从一个人犯的错误,看穿这个人_191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的乐趣,在于对真知的追求_19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对身外之物,不必在意_196

……

内容简介

《论语》是对樊登人生影响zui da的一本书,他捧着《论语》反反复复地研读了20年。

樊登发现,《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我们当下遇到的各种痛苦,孔子早就解释清楚了。

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书中的每一句,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的科学理论。

本书的特色,是既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让我们能够把《论语》用在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关系中。

编辑推荐

★樊登全新重磅作品!四千万读书人信赖的领读人樊登,打通东西方文化壁垒,援引中西经典书籍,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

★不仅让你读透《论语》,还让你把鲜活的中国智慧用起来,让为人处世变得简单!

★ 《论语》是樊登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本书!樊登捧着论语读了20年,反反复复研究了无数遍!《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

★ 本书的特色是,既尽量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赋予《论语》在今天在这个时代新的生命。用有趣的案例、科学的理论、当下的生活场景,让你把《论语》用在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关系中。

★ 结合国学大师钱穆、南怀瑾、朱熹等解读《论语》的数十个版本,还原《论语》本色,尊重《论语》的内涵,增加文学、美学涵养。书中的每一句解读,都结合了对古今学者观点的研究分析,以及现在的科学理论。

★ 通俗有趣的释义,剖析字句,让古文不再晦涩,让《论语》不再难懂!

★ 樊登发挥“讲书人”的专长,援引中外经典,能够进一步拓展读者的阅读面,读一部《论语》,就能读懂万世之书。

★ 《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读《论语》,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性格底色,拥有文化自信心。——樊登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学而时习之: 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君子务本: “微习惯”有多重要、巧言令色, 鲜矣仁: 如何从面部表情识人、吾日三省吾身: 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敬事而信: 带着敬畏心工作, 怀着同理心管理人、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学习的最佳路径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通东西方文化壁垒,援引中西经典书籍】樊登讲论语:学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樊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46026
开本 16开
页数 5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8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2020-11-01
印刷时间 202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904
CIP核字 2020187930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7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