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点燃生命的春天--青少年自我素质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应该是优秀的,并且是有素质的。素质并不像人的长相一样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后天修炼而成的。要提高素质,仅靠觉醒与顿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规划。 本书让青少年朋友阅读起来会让人感觉在同一个亲切的长辈交谈,该书提出了许多在学习与生活中,中学生处理变化的办法,强调了“素质教育来自于自己的培养”这一观点。小学学知识,中学学方法,大学学思想,从心开始,让生命的表情更丰富,让人生的起步更精彩。

内容推荐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己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代中学生对于个性的自由发展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他们非常希望老师、家长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目前,我国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都着眼于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但是一直以来,关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图书,都是由教育专家来完成,都有“说教”之嫌。而本书阅读起来只会让人感觉在同一个亲切的长辈交谈。该书提出了许多在学习与生活中,中学生处理变化的办法,强调了“素质教育来自于自己的培养”这一观点。

本书可作为青少年的课外教材,也可以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目录

1 素质是天生的吗?

给素质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素质来自于自己的培养

素质就是花朵

培养好的素质并不难

2 素质等于学识和聪明吗?

素质不等于成绩和聪明

每个人都可以培养高素质吗?

如何提高素质?

具备了高素质有什么好处?

3 学习:以阅读的方式看电影

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就是听老师讲吗?

学习能提高能力吗?

学习有什么作用?

学什么?如何确立学习方向7.

什么是文盲?

什么是方法?

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努力了但学不好怎么办?

检验你的所学

上课老开小差怎么办?

偏科严重怎么处理?

如何阅读课外书?

英语可以学好吗?

学习英语的方法

必须认识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

4 更新:删除障碍

什么是更新?为什么要更新?

更新应该靠谁来完成?

最重要的更新是什么?

知识会陈旧吗?

思想会老吗?

更新思想

行为会笨拙吗?

更新行为

更新方法

更新态度

更新情绪:情绪会惹祸

更新思维

5 纠正(预防),第一次就做对

什么是纠正?

可以有错误吗?

只准错一次

第一次就做对

所有的错误都可以纠正吗?

纠正的方法与技巧

6 让生命内容丰富

说:在想说的前提下,要敢说、巧说.

写:为思想画像

干:让生命动起来

7 在时间中提炼习惯

时间:生命量化的指标

习惯:个性的外衣

8 创造第二天性

聪明与智慧

怎样令自己变聪明:创造第二天性

聪明由认识开始

恭喜自己,为自己鼓掌

9 成功,就像画圆一样简单,但又困难

关系:朋友就是财富

成功:坚持每天“会见”自己

成功公式

周诗思作品选

附录

一句话问答

书信节选

后记

试读章节

婷婷:敏敏,老师总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素质,可是这素质怎么提高?你明白吗?

敏敏:我有一次听我爸和他的朋友谈论另一个人时,我爸就说了“那人天生素质就很高”,这素质应该是天生的吧!

婷婷:那老师还要我们提高素质干什么?

敏敏:就是呀,被你这么一问我也犯糊涂了。

婷婷:素质好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这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敏敏:老师叫我们提高素质就是叫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呗。

婷婷:素质就是成绩吗?那学习成绩好的素质就高了吗?我们的成绩都不错的,那我们也是高素质的学生吗?好像不对呀。

敏敏:也不全是成绩,就是……就是,唉我也说不清。给素质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按照素质的本义来解释,素质就是素养,素是指本色的、原有的,即人本来的品质,素质就是指人和事物的品质与修养。说形象一点,一个人看见长辈和师友,如果不打招呼就是没有素质;上了厕所不随手冲洗就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一个学生如果能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乐观上进、讲卫生、讲文明、守纪律、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一个素质高的学生,就会受到同学的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赞赏。素质来自于自己的培养

素质并不像人的长相一样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后天修炼而成的。素质就像一种方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获取。比如当碰到一道难题时,如果你努力钻研或者向同学、老师求教,就会很快掌握解决这道难题的方法。

方法掌握了,只要理解、记住就可以了。但是素质却并非这么简单,这里仅是拿“方法”来举例,素质并不等同于“方法”。之所以拿“方法”来举例,目的就是告诉大家,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它并不是天生的。再拿“遵守学校纪律”举例说明:像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违反学校所订立的规章制度等,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做到。P1-3

序言

每个人都应该是优秀的,并且是有素质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报道说,中学生,包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堪忧。

张三和李四两人坐在火车上,张三头顶上方的行李架上放着一口大箱子。乘务员对张三说:“这只箱子不能当作手提行李随身带,必须托运。”张三坚决不同意拿去托运,经过一番争吵之后,张三依然态度强硬。查票员来了也无结果。火车到了某车站,他们叫来了乘警。乘警对着张三吼道:“你必须立即把箱子拿去托运。”张三说:“不。”乘警大怒:“为什么不?”张三:“我为什么要拿去托运?”乘警:“因为箱子超重了。”张三:“因为箱子不是我的。”乘警等人全傻了:“那箱子是谁的?……”“我朋友李四的,就是这一位。”“你为什么不早说?…‘你没有问我呀!”乘警、乘务员、查票员一齐冲着李四怒吼:“你为什么不托运这个箱子。”李四说:“你们谁也没有对我讲过呀。”

这是一则笑话,但却道出了人的素质问题。

素质教育在近些年来算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同时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律、自助、自爱、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主、自学的精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精神,从而达到完善人格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素质教育常常被人挂在口边,却一直未见有多大起色呢?并且中学生犯罪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叹息。

以往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几乎众口一词地将责任推到教师与家长的身上,认为素质教育完全是老师与家庭应担负的义务,似乎与学生自身没有一点“瓜葛”。这总让人有种“表错了情”的感觉,闹了上述乘警、乘务员和查票员一样笨拙的笑话,我想这恐怕也是素质教育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位主管为了帮助一位长期保持稳定、但一直不愿晋升且无法突破的同事,煞费苦心却无法改变他。有一天主管换了一种方式,问他的同事:倘若你的独生子小学毕业时愿意继续留在原小学,而不愿升初中,理由是如果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优势,而免除不及格和落后他人的顾虑。身为人父的你,会同意吗?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不行,怎么可以为怕不及格和成绩单不好看而留级呢?上学的目的并不在成绩单,而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考试与竞争的压力正是帮助学习与成长的最好方法。我绝对不会同意孩子留级,这样会害了孩子一辈子的。”主管在旁边不断地点头微笑,最后话题一转,提醒他说:“身教重于言传。你自己应该是勇于接受挑战、突破竞争的时候了,别再担心无法达成目标及在与同行竞争中落后。如此因噎废食,将使自己如同不愿升学的孩子,无形中遭到莫大的损失。”这位同仁听完,猛然顿悟:“是啊,我之前怎么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之后接受忠告,以最快的速度晋升为高职级,如同脱胎换骨一股。 

对于素质教育,如果不分清内、外因,或者说不抓住主要矛盾,而把精力放在次要矛盾上,是事倍功半。所谓教育,教育的人(老师和家长)是外因,而受教育的人(学生自己)才是内因;老师与家长属于次要矛盾,而学生自身才是主要矛盾。要真正搞好素质教育,只有从内因入手,否则“边鼓”敲得再响,也可能无济于事。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才萌生了写一本自我素质教育的书,意在让学生像上面故事中的“同事”一样“猛然顿悟”,自己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掌握提升素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然后再借助老师与家长的教育,效果或许会“立竿见影”。

有些人将素质与知识、文化等同起来,这显然也是一种错误认识。

有知识的人就有文化吗?有文化的人就有素质吗?不一定。因为知识≠文化,文化≠素质。

我经常听到本科生或研究生学历的人嘴上蹦出粗话,这就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相反,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他们懂礼节、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讲究公德……这就是有文化的表现之一,但是他们却没有读过书。

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垂头丧气、怨天忧人、心灰意冷;有人遇到困难便却步不前,“绕道而行”;有人看见别人有难熟视无睹;有人缺乏自信,常常感觉很自卑;有人又自信过头,目空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素质不高造成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眼睛、鼻子及嘴在开会。大家都对眉毛表示抗议。眼睛说:“眉毛有什么用处?凭什么要在我们的上面?我眼睛可以看东西,我要是不看,连走路都不行了!”鼻子也不服气,道:“我鼻子可以嗅香和臭,感觉最灵敏,眉毛算什么?它怎么可以站在我们的上面?”听了这些话后,嘴也不服了,鼓起嘴巴说:“我在脸上是最重要的,因为我是最有用的!我不吃东西谁也活不了。我应该站在最上面。眉毛最没用,他应该站在最下面才对!”眼睛、鼻子及嘴都在互相争执,对眉毛发出愤愤的抗议。眉毛听后,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以为自己最有用,那我就在你们的下面吧!”说着,眉毛便走到眼睛下,后到鼻子下,再到嘴下,结果大家都认为难看极了,只好决定让眉毛回到原处去,在那里看起来比较适合。

 

有许多学生,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而忽略了周边的人与事,这种“内向”性的表现,就是素质缺失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不能说老师及家长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学生的自我觉醒与提升意识没有被唤醒。而这种唤醒,更多的应该依靠学生自身来完成。

要提高素质,仅靠觉醒与顿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规划。就像我们出门前总要有个目的地,想好做些什么,并且计划好该怎么做。如果要进行一个短期旅行,就先要详细计划,食宿、交通等都要事先安排妥当,方可玩得尽兴。对于三五天的旅游尚且要计划,那对于事关成长大事的素质提升,岂不更需要好好地计划吗?

这就好比画水彩画之前,必先构图一样。须用铅笔打草稿,再正式上水彩。提升自我素质也该先打好草稿,也就是规划,否则就会漫无边际,画不出理想的“水彩画”来。

在本书的附录部分,选录了我的女儿周诗思在初中和高一年级阶段写的部分作文,由于我长期没有与她生活在一起,平时也很少看到她写的作文。这次我让她把写的作文寄给我看看,一看我才发现,原来我女儿的作文写得不错,做父亲的我自然感到很欣慰,所以便选录了几篇进来。这些作文我基本上没有做任何修改,只有对个别地方的用词稍做了些润色。从我女儿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素质缩影。其实当代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认识程度,远远高于我的预估。这些作文虽然算不上很有质量,但对于同龄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闲话至此,是为序。

周帆

2005年07月21日于广州

后记

本想写个“跋”,转念一想,感觉有点不对,素质教育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那么我这本书也应该如此,理由有二:一是这本书仅是中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或者说是一个初始;二是在完成这本书后,我还准备再写些关于素质教育类的图书。基于这一考虑,我把“跋”改为了“后记”。

写完这本书后,掩卷深思,这本书能否给可爱的中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顿悟”呢?书的价值如何,作为著书人,我自然不好自我标榜,当然也不会自我诋毁,还是留给读我这本书的中学生朋友去评价吧。

但是,有一点我想提醒一下,读书犹如买杂志,不能求全责备。当一个人去报刊亭买一本杂志时,只要看到杂志里有一两篇喜欢读的文章,就会把这本杂志买下来,而不是要求杂志里的所有文章都喜欢读才买。如果这样,那就永远也买不到杂志了。如果我这本书能让中学生朋友看完之后,留下一些磨灭不掉的记忆,那我就很欣慰了。

如果读者朋友看完书后,感觉有话要说,那不妨给我来信或者打电话,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我们的交流就会由此开始,你说呢?

最后,将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以此作为结尾:

知识本身并不会使人成功,只有应用知识才会走向成功。

周帆

2005年7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点燃生命的春天--青少年自我素质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帆//周诗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25969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6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