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系统介绍高速列车主承载结构关键部件所涉及的材料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机理、焊接关键工艺技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焊接过程智能化控制、接头的服役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评价,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化应用实例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高速列车主承载结构关键部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前景。
本书可作为材料加工方向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 | 高速列车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全书系统介绍高速列车主承载结构关键部件所涉及的材料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机理、焊接关键工艺技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焊接过程智能化控制、接头的服役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评价,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化应用实例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高速列车主承载结构关键部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前景。 本书可作为材料加工方向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陈辉,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及服役安全评价技术”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四川省先进焊接及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成都市科学技术顾问团特聘专家,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焊接学会四川省地方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专委会主任。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计划前期研究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近5年出版专著2部,其中《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的焊接技术》获得“首届四川高校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创新创业大赛国奖银奖1项。 目录 《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序 序 前言 第1章 高速列车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机理 1.1 高速列车用材料及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1.1.1 高速列车结构概述 1.1.2 高速列车用材料及其焊接性分析 1.1.3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1.2 激光、电弧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1.2.1 激光和电弧的相互作用 1.2.2 复合等离子行为 1.2.3 匙孔效应 1.2.4 能量传输特性 1.2.5 熔滴过渡行为 1.2.6 溶池动态特征 1.3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冶金特征 1.3.1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熔池热场分布特征 1.3.2 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组织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速列车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关键工艺技术 2.1 高速列车焊接工艺现状 2.1.1 铝合金车体MIG焊接技术 2.1.2 转向架构架MAG焊接技术 2.1.3 其他焊接技术 2.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关键工艺参数匹配 2.2.1 激光-MAG复合焊接激光与电弧参数的匹配 2.2.2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焊缝成形的影响 2.2.3 激光-MIG复合焊接激光与电弧空间位置关系 2.3 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气孔控制技术 2.3.1 气孔形成机理 2.3.2 气孔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2.3.3 气孔的抑制措施 2.4 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2.4.1 裂纹产生原因 2.4.2 裂纹控制措施 2.5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应力与变形 2.5.1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试 2.5.2 应力与变形分布规律 2.5.3 应力与变形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第3章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数值模拟 3.1 焊接数值模拟技术 3.1.1 焊接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3.1.2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 3.1.3 焊接熔池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3.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热源模型 3.3 电弧熔池的耦合数值分析 3.3.1 基本假设 3.3.2 控制方程 3.3.3 计算域模型与求解 3.3.4 电弧熔池耦合温度场 3.3.5 电弧熔池耦合流场 3.4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温度场模拟 3.4.1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模型 3.4.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3.4.3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温度场分布 3.5 大型结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有限元分析 3.5.1 试验条件及数值模型 3.5.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的温度场分布及固有应变提取 3.5.3 大型结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变形分布 参考文献 第4章 激光焊接过程智能化系统 4.1 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激光焊接过程中的应用 4.1.1 智能化焊接的概念 4.1.2 转向架智能激光焊接系统 4.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视觉监测 4.2.1 激光焊接熔池形态监测技术 4.2.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焊缝三维扫描技术 4.2.3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焊技术 4.3 激光焊接过程的跟踪技术 4.3.1 激光三维扫描技术 4.3.2 激光焊接跟踪技术 4.3.3 激光焊接过程的路径规划 4.3.4 激光焊接过程的离线编程技术 4.4 激光焊接过程质量监测技术 4.4.1 基于激光熔深在线监测技术的质量反馈 4.4.2 激光焊接的光谱诊断 4.4.3 匙孔行为的质量监测 参考文献 第5章 高速列车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的服役性能与安全可靠性 5.1 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静强度分析 5.2 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腐蚀行为 5.2.1 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腐蚀及时效制度的影响 5.2.27 B0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腐蚀及扩展形式 5.2.3 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各微区腐蚀性能 5.2.4 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 5.3 可靠性分析 5.3.1 焊接接头的疲劳及影响因素 5.3.2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5.3.3 A7N01S-T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疲劳性能 5.3.4 A6N01S-T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疲劳性能 5.3.5 A6N01S-T5铝合金薄板的疲劳性能特征 参考文献 彩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速列车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辉//吴圣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5989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0 |
CIP核字 | 2018268168 |
中图分类号 | U26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