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检察方的罪人
内容
试读章节

已经二十三年了。

那是距离现在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事情了。

最上学生时代曾借住在北丰宿舍,管理人久住夫妇的独生女儿由季被人杀害了。

由季当时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还活着,现在应该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

时隔四年,最上再次见到由季时,她已经成了棺中之人,眉眼间已经是一副少女初长成的模样。如果顺利长大,应该很受男孩子们欢迎,很容易得到幸福的吧。

可是由季却再也不能长大成人了。明明一副马上会睁开眼睛对他说“毅,好久不见,你怎么样啦?”的样子,可是现实中,她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几个小时后被火化成灰。那景象看起来是那么不真实。

被白色围巾盖住的细颈上面,残留着手勒过的红黑色印记。

“喉咙都被捏断了,那么纤细的脖子,太可怜了……”

北丰宿舍原先的租客水野北佐夫哭着移开了覆在由季脖子上的白巾,将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最上的脑海里。那位水野,从市之谷大学的法学部毕业之后进入通讯社担任政治记者,由季事件过了大概一年,从通讯社辞职,成了周刊的签约记者。他得知由季案的搜查陷入困境,于是毅然决然换了工作。

没过多久,水野所写的《根津女子中学生被害事件——一名可疑男子》的报道在《日本周刊》上刊登了出来。

水野说这是一篇真实的“小道消息”。警方也因此接到了不少投诉。虽然文中隐去了姓名,但是读者读过之后能清晰地判断出谁是可疑的人。如果放到现在的标准,杂志社也许会在报道前再仔细斟酌一番,不过过去确实相当大胆。后来还出现了其他杂志进行后续追踪,不过始终没有迎来警察逮捕此人的那一天。

如果是政治家的渎职案或者经济案,往往外界的舆论报道能影响搜查的进展,不过由季的案子不属于此类。搜查之所以停滞,是因为警方没有找到决定性的证据,水野本想通过这篇报告从背后推动警方的搜查,遗憾的是,计划落空了。

听说警方在审讯时也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那个家伙死不认账,厚着脸皮逃得干干净净……

水野把深入采访得知的事情经过讲给了最上他们听。

不仅如此,他还将没有报道出来的搜查细节整理成了采访笔记,分发给了最上、前川这些北丰宿舍的舍友们。不知道他这样做在期待着什么,也许搜查原地打转没有进展,使得他心中一直在怀疑自己转行做杂志记者的意义吧。如果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最上他们分享内心的绝望,可能很难支撑下去。

无法考证水野在采访时捕捉到的内容有多少真实性,不过,不得不感叹他调查的深入。虽然最上后来上任检察官成为搜查方,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拿到跟自己工作无关的迷案资料。由季的案件经历了怎样的搜查,最上是通过水野的采访笔记得知的。

现在这份采访笔记放在自家书房的书架上,和其他的案例研究资料放在一起。

回到官邸,客厅里散落着韩国旅行指南,朱美正看得如痴如醉。最上顾不上她,一个人走进了书房。

数十年了,这份资料再也没有打开过,只是每次搬家时从一个书架移到另一个书架上。最上扭开台灯,将这份资料抽出来,放到桌子上打开。

最上一页页翻看着水野这份A4纸大小的多达十多页的采访笔记,寻找着想要的内容。

松仓重生。

果然是这个名字。

由季案件中,被视为最接近真凶,却因为没有关键证据而未能被警察逮捕的人。

从出生年月来计算,今年六十三岁。

是他没错了。

最上大口喘着粗气,激动的情绪难以自持,不由得一把抓住了桌子的边缘。

由季二十三年前已成灰烬。

而这个男人在这二十三年里逍遥自在地活着。

原来他在这里。

根据水野的采访笔记,二十三年前的7月29日晚上八点十分左右,由季惨死的尸体在自家书房被发现。夫妇二人为了夏日祭的事前准备外出了两个小时,回家便看到了凄惨的一幕。

久住一家住在北丰宿舍楼的一层,有客厅、夫妻的卧室和由季的书房兼卧室共三个房间,另外带有厕所、洗手台和浴室。厨房用的是给住客提供伙食的食堂。从食堂出来有一条走廊连通了这一家的房间。

走廊和食堂的出入口有一道门,从走廊一侧将门把手中间的旋钮拧上就算上了锁。睡觉的时候一般会关上这道锁。虽然平时这道锁不关,但是宿舍的住客们不会私自进入走廊。最上他们如果找两夫妇有事,也只是打开这道门往走廊伸个头喊一声。当然辅导由季学习,或者找男主人义晴喝酒的时候,会进到房间去的。

根据现场查证,当时这道门没有上锁。夫妻二人不记得自己是否锁上了门。或者由季用心地锁上了,但是在缝隙里将锁具滑开也并不费力,所以不管怎么说,犯人从这里侵入的可能性非常高。

犯案五天前发生了一件事,让久住夫妇一直后悔当时没有问清楚。由季和朋友外出画暑假作业里要求的画,傍晚回来时胳膊和腿上带着擦伤,裙子也被泥土弄脏了。据警方调查,有目击者说当日看到根津神社前有女中学生身上穿的裙子带着泥土边跑边哭的样子。

久住理惠看到女儿的伤问她怎么了,由季只是回答说在神社摔了一跤。那明显是由季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撒的谎。

由季的遗体经过司法解剖,发现不仅手肘和膝盖这些看得到的地方,阴部和大腿内侧也有刚刚见好的撕裂伤和擦伤。由季书桌的抽屉里发现了像是药局买来的擦伤药。

另外,房间里发现一把扳手,也被认为跟这一系列事情有关。扳手是家里的东西,上面的指纹是由季的,也就是说由季为了防身将扳手放在了身边。

从这一系列关联事件,搜查当局推测了一种犯罪情形。

在被害五天前,凶手在根津神社发现了正在画画的由季。一开始她和朋友一起,后来朋友先走了。随后凶手接近由季并将她引到僻静的地方,实施了暴行。由季的体内没有采集到男人的体液,所以无法明确到底到了哪种程度,但是毫无疑问是非常野蛮的。

五天之后,尝到甜头的凶手趁由季的父母外出,侵入由季的房间想要再次行凶,结果由季手持扳手让他无从下手,于是为了不让由季动弹便掐住了她的脖子,就这样将她掐死了。

水野在报道中对暴行留下的伤痕一笔带过,但是笔记中记录得非常详细。受到伤害却无法跟任何人诉说,只能将恐惧放进心底,自己买药来处理身上的伤口,害怕噩梦重演拿着扳手护身,一想到由季的这些样子,最上就难过得不得了。即便如此,如果她还活着,也总会有个未来,可是凶手却连这也粉碎了。

北丰宿舍的建筑是纵长型的长方形,久住一家的玄关在道路一侧。住客用的玄关在右边朝里的中间位置,走上住客用玄关,正面是楼梯,右边是走廊延伸过去连接着三个房间以及厕所。二楼有八个房间,最上借住过的是205号房间。

食堂在玄关左边。两个长桌配着几把圆椅,料理台和普通人家的厨房并无二致。

建筑的构造并不复杂,不过能想到通过食堂偷偷潜入由季房间的,应该是熟悉内部构造的人,结合五天前发生的事情,凶手执着地以由季为作案目标,搜查自然而然朝着调查住客及其交友关系的方向发展。

当时学生住客有四人,一楼两个房间和二楼两个房间。一楼有一个房间闲置。四人中有三人因为暑假回家或者出去旅行,房间已经空了很长时间。留下的一人是住在二楼的叫作稻见的大四学生,参加就职活动留了下来,当天因为感冒卧病在床。

二楼剩下的六个房间都是有工作的人,从二十岁到六十岁年龄跨度比较大,以在乡村工厂或者建筑工地工作的工人居多。

二楼203号房间,也就是正好在由季房间正上方的房间里,住着一个在金属板工厂里工作的四十多岁的男人,名叫高田宪市。经常到高田房间来玩的同事,就是松仓重生。松仓四十岁,七年前跟妻子离了婚,一个人住在日暮里附近的公寓里。当时正值泡沫经济时代,制造业工厂也很繁荣,但是松仓赚下的钱并没有用在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而是基本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他和高田都是单身且年龄相仿,所以经常一起玩乐。手头宽裕就出入繁华的商业街,手头吃紧就到各自的住处就着下酒菜喝喝小酒。那年4月,自从高田租到了那个房间,松仓就经常出入北丰宿舍,久住夫妇也知道这个人。

案发现场的由季房间里,没有留下可以认定松仓是凶手的证据,这就是搜查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

不过,正因为调查了住客及周边相关人员的情况,才将松仓锁定为最重要的嫌疑人。

松仓的同事,也就是北丰宿舍的住客高田宪市,当天不在房间里,而是和其他友人到北千住吃饭,有了不在场的证明。

二楼除了回老家的学生之外,还有人或者加班,或者夜班,或者因吃饭或泡澡外出,案发时间留在房间的有三个人。其中稻见称因为感冒,案发时正在蒙头大睡。

住在高田隔壁的202号房的叫作大桥的男人,当时正在自己房间里看电视观战夜场比赛。他说电视的声音让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楼的动静,不过接近案发时间的七点多钟,曾听到隔壁房间有敲门的声音。同时,住在207号房的叫作古川的男人也说听到过二楼某个房间有敲门的声音。按说虽然在隔壁,大桥在房间里不可能分辨清楚是203号房传来的敲门声,不过他说因为203号房经常有访客来,常能透过墙壁听到人说话的声音,所以想着那时可能就是203号房。根据警察的调查,另外一侧的隔壁和对面的房间都没有人曾约定过来访。

据大桥说,敲门声响了几次,没有听到门开的声音,访客知道房间的主人不在便离开了。

同时,松仓的同事高田的证言也很有意思。

在案发日的前一天,因为加工金属板时的加工处理与指示书的数字不符,松仓被专务臭骂了一通,还被责令深夜重做。第二天中午,松仓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邀请高田说要不要在工作结束后一起去上野附近玩。松仓之前有点小钱的时候经常邀请高田去上野的电话俱乐部或者桃色沙龙之类的风俗店玩乐。不过,当天高田因为常年在九州单身赴任的老朋友回了东京,两人约好如果有空就见上一面,所以高田以“今天有点说不准”的含糊回答拒绝了松仓的邀请。工作结束后松仓也没有过来搭话,高田以为此事已经过去了,于是回到北丰宿舍跟朋友电话联系之后就去了北千住。

不过在松仓看来,将“今天有点说不准”的回答,理解成“今天也许可以”也并不奇怪。一个人回到公寓郁闷难消,还是想出去转转时想到先去高田的地方看看,也是顺理成章的。

还有,高田记得松仓曾经好几次提到住在楼下的由季,甚至有过“长大后会是个美人吧”“下面的毛长全了吧”“楼下晾着的内裤是那个孩子的吗”等性暗示露骨的污言秽语,曾让高田目瞪口呆、面红耳赤。

另外,关于脚印,也能捕捉到松仓的影子。

鉴定科在由季房间的窗户外侧找到了几个相同的脚印,猜测是凶手偷看由季房间情形时留下的。结果发现,脚印和案发时自称感冒在206号房间睡觉的稻见的一双旧运动鞋是一致的。

稻见在春天时买了新鞋,将那双旧的运动鞋一直放在玄关鞋柜上面,原本想着和新鞋替换穿,结果鞋子买回来之后,旧鞋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动过。北丰宿舍的鞋柜上面还堆放着几双其他住客的鞋子,案发后,稻见的那双鞋便不见了。

据高田说,松仓曾有一次在鞋柜上挑选合脚的鞋子穿,虽然不记得穿的是稻见的鞋,但是松仓平时的鞋子尺码是二十六码到二十六码半,而稻见那双鞋子的尺码正是二十六码半。

只是,搜查员去松仓公寓查访时并没有发现稻见的鞋子。同时,如果单纯考虑脚印,也不能排除稻见本人犯罪的可能性,所以不能作为有力证据。当然,稻见也曾被视为目标嫌疑人,不过案发当天上午他曾去附近的医院就诊并且买了药,而且,由季五天前在根津神社遭遇暴行的那一天,他是出去接受就职面试的,这些情况辨明之后,搜查干部中大多数人认为把他视作凶手很牵强。

在缺乏关键证据的同时,还有其他证言削弱了追查松仓的力度。

关于案发当时的不在场证明,松仓最初说一个人在自家公寓,后来很快改了口说跟在场外马券出售点相识的叫作柏村的友人一起喝酒。柏村是住在汤岛的八十岁的独居老人,做证说当日跟松仓一起喝酒的。据说松仓经常请他买马券喝酒,他相信就算松仓被人怀疑了,也一定是被冤枉的。

可是在搜查员转换说法反复追问的情况下,这个柏村的证言表现出前后矛盾。比如说关于一起喝酒时的细节,一会儿说从九点开始喝了两三杯,一会儿又说从太阳下山开始喝到两人酩酊大醉,再加上没有可以辅证的客观证据,有人说不能作为不在场证明,应该彻查松仓。但同时也有意见认为,如果他作为辩方证人在法庭上做证,会很难对付。

不管怎么说,只要找不到决定性的证据,就很难让松仓自首。松仓看穿警察手中缺乏证据,审讯时各种推诿避重就轻,使得警方始终无法下达逮捕令。搜查干部中也有人对松仓犯案的说法提出质疑。如果松仓是凶手,那么由季在根津神社受伤时,就该认出了此人,明明很害怕再次遇害,为什么不对周围的人说?这样推测的话,就不能排除陌生人作案的可能性了。

最上这些了解由季的人,很清楚她遇事喜欢独自承担的个性,但是不熟悉她的人,很有可能会被这个疑问影响判断。

可是,搜查并没有进行到需要查访最上这些多年前已经退舍的人的地步。换句话说,搜查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松仓浮出水面,基本判定了他是凶手,但是能否在法庭上举证,成为影响搜查成败的关键。虽然搜查干部中有人持不同意见,但是现场心证已经基本成立,结果松仓却从那张无法收紧的网中逃脱,搜查失去了目标,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如果没有这些消息,也许大家只能理解为这个案子没有像样的线索,不得不无疾而终。多亏了水野成为杂志记者奋不顾身地采访报道,让最上知道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重要的嫌疑人。这件事意义重大。

这次的蒲田事件是否与松仓有关,还不得而知。

 

不过,最上感觉这把倾注了执念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自己手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日〕雫井脩介(しずくい しゅうすけ)

1968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专修大学文学系毕业。2000年凭《光荣一途》获第四届新潮推理俱乐部奖,由此出道。2005年凭《敬告犯人》一举夺得大薮春彦奖并入选书店大奖等多个奖项。后又凭《检察方的罪人》先后入选2013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 10”和2014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2016年再凭《期望》双料入选“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 10”和山田风太郎奖,另著有《虚貌》《火之粉》等。

译者简介:

乔蕾

1985年出生于河北唐山,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日英双语专业,江苏省翻译协会成员。曾于日本著名商社工作十年,旅日工作生活两年,热爱日本文学,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译作有渡边淳一《不分手的理由》等。

亮点展示

d3392438ad359111.jpg

内容简介

正义如果迟到,还是正义吗?

二十三年前杀害一名少女,但因证据不足*终被无罪释放的松仓重生,在旧案诉讼时效过期后,又因另一起老夫妇被杀案回到了检方的视野。这一次,检方发誓要用尽侦讯手段,将松仓绳之以法。

然而,随着事件发展,松仓并不是真凶的可能性也浮上了水面。

面对试图突破法律追诉时效的枷锁、一心想让松仓受到应有惩罚的长官*上毅,新人检察官冲野启一郎内心开始怀疑:法律究竟是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正义?

 

“我坚定地走在正确的路上,却为何抵达了*坏的结局?”

编辑推荐

法律等于正义吗?

读完前,你有四次机会修改答案。

 

木村拓哉×二宫和也

日本“国民级”阵容出演改编电影

比电影更深入的刻画,更痛心的结局。

 

是遵循法律,任杀害少女的犯人脱罪,

还是执行正义,不惜自己成为罪人?

 

周刊文春推理小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

双料年度Best 10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雫井脩介所著长篇悬疑小说。讲述了在面对两起大案时, 新老两位检察官各自选择不同方法追寻心中正义的故事。故事围绕对法律的执行进行深刻探讨, 最终检察官依靠法律成功将罪人绳之以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检察方的罪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雫井脩介
译者 译者:乔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53952
开本 32开
页数 431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528
CIP核字 2019067825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50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