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冯舒冯班诗学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冯舒、冯班诗学研究》通过梳理清代常熟冯舒、冯班兄弟二人的生卒著述、诗学起源、诗学理论、诗歌创作、诗学研究方式、诗学影响,指出冯舒、冯班在继承钱谦益诗学的基础上,宗玉溪,张西昆,确立了晚唐诗歌的典范地位;并以身体力行的创作,号召了一批志同道合之士,推动了晚唐诗风的兴盛;还以融合浑通之态势、标新立异之主张和犀利尖刻之言说,促进了明代诗学向清代诗学的转变。虽然二人以“破”为主的言说方式,亦带有藐视一切的狂妄和偏执,但他们兼取复与变、情与法、性情与格调的态势,却彰显了清代兼容并包的学术轨迹;以文本为基础的诗论言说方式,打破了明代评点的随意性,促进了朴学的形成和发展,对清代诗学的校勘、评点和诗学研究的专门化倾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明清诗学的转向,对现代诗学研究和诗学批评也很有启示意义和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
周小艳,河北青龙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大学坤舆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元明清文学和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文献》《河北学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保定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社科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目前正在整理校笺《二冯先生全集》和《才调集集注汇评》。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冯舒、冯班生卒著述考
第一节 冯舒、冯班生卒考
第二节 冯舒、冯班著述考
第二章 冯舒、冯班的诗学起源
第一节 诗学思潮
第二节 地域环境
第三节 师学家承
第三章 冯舒、冯班的诗学理论
第一节 通与变的融合
第二节 复古与性情的融合
第三节 讽与婉的融合
第四节 “诗史”说
第五节 分辨诗体
第六节 《严氏纠谬》
第四章 冯舒、冯班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冯舒、冯班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冯舒、冯班诗歌创作对李商隐的继承
第三节 冯舒、冯班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 冯舒、冯班的诗学研究方式
第一节 精抄
第二节 校雠
第三节 评点
第六章 冯舒、冯班的诗学影响
第一节 虞山诗派
第二节 吴乔、赵执信
第三节 何焯、纪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冯舒、冯班将情与法、庄与媚、守与变融合于绮丽、委婉的诗歌创作中;并从文本的校勘、评点入手,由文本研究推及诗史研究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诗歌观。
本书叙述了二冯既是清初“虞山诗派”的中坚,又对明清诗学的转关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清代诗学的萌芽,所以说二冯研究是清代诗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冯舒冯班诗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小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96930
开本 16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6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48
CIP核字 2018190396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3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