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刻意成长
内容
作者简介
孙瑞希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NBCC美国咨询师认证委员会认证:全球职业规划师
NBCC美国咨询9币认证委员会认证:全球生涯教练
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认证:教练型领导
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生涯咨询及高管教练经验。拥有多领域丰富的职场经验,专注个人成长领域。撰写的文章在今日头条、领英等各大网站发表,全网阅读量超一千万。
斜杠青年:喜马拉雅FM人文历史类6万粉丝的热门主播,累计播放量超百万。其中,旅居挪威期间的原创音频栏目:《瑞希眼里看世界——万岛之国挪威》播放量破80万。
目录
前言
Chapter 1 时间管理:关注值得做的事情
1.1 成功的秘密是“战略性放弃”
1.2 怎样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坚持
1.3 你必须有时间成长,而不是无休止地工作
1.4 量出为入,用未来的目标决定今天的行动
1.5 如何想到又能做到,让事情有始有终
Chapter 2 成长工具:重塑能力体系
2.1 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成果的瞎忙
2.2 三个方法,跳出“人际互惠”的怪圈
2.3 正确发挥创造力,为你的创意找到受众
2.4 培养完成力,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手
2.5 细节重塑影响力,实现人生的完美逆袭
Chapter 3 突破困局:有效应对不确定
3.1 在复杂系统里,步子别迈得太大
3.2 你的决策水平,决定你能走多远
3.3 面对冲突,除了逃避和对抗还有什么选择
3.4 80% 以上的纠结,都可以通过恰当的归因消除
3.5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苛求完美上
Chapter 4 优势升级:走上高手之路
4.1 指数时代,趋势判断思维有多重要
4.2 为什么不要随意跳出舒适区
4.3 内向者,怎样才能脱颖而出
4.4 动态博弈,你能为自己争取多少利益
4.5 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复盘能力
Chapter 5 兴趣变现: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5.1 兴趣比你会说话,找到成长的突破点
5.2 与“伪兴趣”相伴,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5.3 你的能力要配得上你的梦想
5.4 做好手头的事,还是追寻想做的事
5.5 “兴趣变现”,你踩准了吗
Chapter 6 明确选择:给生活来点定见
6.1 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6.2 只有工作可爱了,生活才会可爱
6.3 撕开“间隔年”的面纱
6.4 选择大于努力,又是什么决定了选择
6.5 学会拒绝,是一种智慧
Chapter 7 接受不完美: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7.1 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能同时
7.2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最大可承受成本”的重要性
7.3 努力要常态化
7.4 为什么能力比你差的人,挣得却比你多
7.5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
精彩页
1.1 成功的秘密是“战略性放弃”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留下一句名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事情,不论大小、广博或琐碎。”这种做事执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一直被人提倡。
不过,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有时候放弃反倒是个理性的选择。《孟子·离娄下》有句广为人知的话:“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缩小目标,才能在别的事情上做出成绩来。用今天的话来讲,叫“战略性放弃”。有时候“放弃”才是理性的选择
“战略性放弃’’是怎么回事呢?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2009年,我“空降”到一家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做人力资源经理那时,新公司刚刚结束与上海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项目合作。其中,人力资源板块涉及的咨询项目有战略、绩效和薪酬。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将这些项目在集团内部落地并优化。
我在之前的职业生涯里,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对于这项工作我充满信心。但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没能阻止人力资源部的各项业务陷入一团糟的状态,我累死累活,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迫不得已,我给一位相交不深的就职于深圳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前辈打电话,向她求救,希望前辈能给我一点建议。
幸运的是,那位前辈对我印象很好,乐意为我指点迷津。在听我描述完问题之后,前辈沉默了一会儿,她询问我所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置、各自职责及我对他们的评价。
最后,那位前辈告诉我,把人力资源部的副经理c某边缘化;晋升业务骨干z某;为避免Z某“一股独大”,重点培养管培生L某;为避免c某在边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敌对情绪及工作疏漏,可调整Q某的工作内容,让其与C某搭班子。将关键岗位的工作分配好,其他岗位按部就班就可以。
我听完了犹豫不决,问前辈:“对于这次的人力资源咨询项目,您有哪些具体建议呢?”
前辈告诉我:“那些都是术的东西,你要学会抓关键、抓重点,别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按照前辈的建议,争取到老板的支持,重新调整了人力资源部的权力布局和任务分配,很快,工作就理顺了。
之后,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始在集团全面推行。经过不断地优化,项目在一年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上级主管部门来视察时,我做了关于人力资源变革的汇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但这个时候,新问题又出现了。集团公司在各个亨业部成立了综合办公室,同时接受集团办公室和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业务指导。当时,集团公司很多业务板块处于变革调整期,所以,大家的工作任务都很重。
每周我主持召开经理办公会,发现对于人力资源部分配的工作,事业部综合办公室的负责人都列了工作清单,他们会认真地执行工作清单,但经常会有重大的工作疏漏。
我和他们重新梳理了工作清单,指导大家把清单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标注出来,每周将80%的精力和资源用在那项最重要的任务上。事后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作方法。
在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能保证大家完成关键任务,即便有些小的任务没有完成,也不会对大局造成实质性影响。
这样的经历让我总结出一条有趣的规律:有时候,放弃一些事情反而更容易成功。
比如我一开始推行咨询项目时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因为我仅仅是围绕项目内容做各种改进和优化,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3-5
导语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都问题。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你都需要面对以下这些问题——
·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
· 如何消除人生选择时的纠结?
· 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舒适区”?
· 开展副业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兴趣爱好和职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两全?
……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完全身处在不确定时代。在不确定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变局中破局,刻意成长。
在这本书里,瑞希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关注值得做的事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她从时间管理、优势升级、困局突破、能力重塑、兴趣变现等7个角度帮助我们梳理现状,活在当下,在不确定时代里,抓住定见,成为更好的自己。
序言
16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办公室文员。每天的
工作非常枯燥、琐碎:打字复印、端茶倒水、跑腿打杂
……我一边享受着稳定的低工资,一边纠结于要在这种程
式化的职业生涯中忍受着无趣和职业路径窄化带来的痛
苦。焦虑、迷茫是那时的常态。
14年前,我还在职场“试错”,幸运的是,我顺利地
通过了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认证考试,从此一头扎
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很快获得升迁。从此,不安分的
我开始在职场‘‘闪转腾挪”。
我曾经尝试兼职为汽车销售、机电设备制造、环保设
备生产、互联网等行业的企业做顾问和培训服务,最终跨
行业‘‘空降’’至一家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做人力资源部
经理。虽然每份工作都得到了客户和老板的认可,也赚了
一些钱,但是这样的“闪转腾挪”并没有让我找到“心向
往之”的价值感。直到2010年末,我辞职并开始准备创
业。此间,从做B端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到“all
in”切人生涯咨询领域,我经历了很多波折。好在,一切
都有迹可循。
回顾我的从业经历:2005年开始接触生涯规划这个领
域,那时我因为考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认证,非常系统
地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2009年,我与国内某顶级
管理咨询集团合作过生涯规划项目。那年,是我首次将生
涯规划在集团化企业全面落地的一年。
但是,企业端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生涯视角与C端生涯
咨询的视角是不同的,甚至有时是相反的。我做了大量的
C端生涯咨询个案,2018年春,我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
器组建了工作室,开始积极探索生涯规划的商业模式,并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我想,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曾经历过理想与现实
的碰撞。时代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和
成长路径,我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生存转向了发展,转
向了如何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但同时,现实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形势的下行、
高昂的房价、白热化的竞争、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在
拼尽全力谋生的日子里,人们还要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
性。在这样的趋势中,人们不想被框定在自己的格局里无
计可施。我们如何才能够拨开迷雾,突破视野的局限、认
知的局限,找到更多的看问题的视角呢?
我想从下面这个故事开始,就叫它“明明和白白的故
事”吧!
有两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明明和白白,与他们的
名字相反,他们并没有活得明明白白,而是对工作感到迷
茫。
有一天,明明遇到了一位高人,那位高人告诉他:
“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呢?”明明听
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频繁地跳槽,希望找到自己喜
欢的工作。白白也遇到了一位高人,高人告诉他:“不规
划的人生就是张草图。”高人为白白做了人生规划,白白
乐颠颠地按照这张“人生蓝图”一步步去践行。
多年后,明明尝试了无数个岗位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
的工作,由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没有深厚的积累,他只能在
基层徘徊,拿着低薪,干着重复性的工作。白白一板一眼
地按照高人规划的“蓝图”前行,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好机
会,但都被他放弃了,理由是蓝图上没有。时代的变化让
白白所在的行业日暮西山,高人规划的蓝图一成不变,白
白就按部就班,慢慢地,他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
步。
明明应该想到:试错是一个好方法,但漫无目的的试
错就是“笨方法”。试错有风险,行动需技巧。
白白应该想到: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审时度
势,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优化和修正自己的规
划。
其实,除了试错和规划外,我们还有更好的人生策
略:建构。
所谓“建构”,是强调个体的主动性,认为人生的发
展是个体基于原有知识经验,并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不
断复盘、优化、迭代的生命历程。这种“建构”的策略,
能够让人们在复杂的变局中,以低成本的方式拥抱风险,
对冲重大不确定性,在变局中破局。
这也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在快速发展、复杂多变
的时代,刻意成长。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集中了以下常见的人生发展问
题: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如何看待坚持与放弃?
·小人物的生存法则是什么?
·人生逆袭需要哪些关键能力?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
·如何消除人生选择时的纠结?
·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舒适区”?
·开展副业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兴趣爱好和职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两全?
·为什么不能凭“喜欢”去选择一份工作?
·裸辞去过“间隔年”值不值得?
·怎样才能把控风险,实现低成本试错?
……
对于上述问题,我在这本书的相关章节里,都附上了
对应的解题策略。由于日艮界所限,难免会有不足。你可
以从后往前看,也可以从前往后看,选择那些你关注的话
题读下去,看看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怎样才能确定地生
活!
孙瑞希
2019年12月3日于长春
内容推荐
在不确定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准确预知未来。
在《刻意成长》这本书里,瑞希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刻意成长,不断提升自己,关注值得做的事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从时间管理、优势升级、困局突破、能力重塑、兴趣变现等7个角度帮助我们梳理现状,活在当下,在不确定时代里,抓住定见,成为更好的自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刻意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瑞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48750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8
CIP核字 2020037563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