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历史地理十讲(精)/名家专题精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历史地理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十篇,列为十讲,内容大致如下:(一)我国历史时期水系主要是黄河、运河的开凿、变迁、兴废的历史过程;(二)我国历史时期水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互动关系;(三)二三千多年来我国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两难的处境,从而汲取历史教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作者简介 邹逸麟,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史志学会会长、《辞海》副主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民盟第七届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本书细述了上海租界弄堂里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家庭及家族数十年间的变迁,记载了其先后在教会学校和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求学成长过程,最重要的当是详述了师从谭其骧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图集》研究而开启的治学之途,记录了六十年间亲历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所有重大项目、以及晚年主持的多项国家级大项目。此书实录的既是一位学者的个人经历,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史,同时折射着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存史。此书呈现了一位学者的八十年华。他的生命历程再度诠释了先贤的经典认真做事,老实做人。 目录 前言 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 一、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农牧过渡带 二、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农牧过渡带 三、小结 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 一、先秦、西汉时代湖沼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二、《水经注》时代湖沼的分布及其特点 三、华北大平原早期湖沼稳定性原因探讨 四、河北平原湖沼在北宋以后的变迁和淤废 五、黄淮平原的湖沼在金元以后的变迁与淤废 六、余论 江淮平原的人文 一、自然和人文的过渡地带 二、沉重的人祸与天灾之地 三、淮扬繁华甲天下 四、桀羁不驯和温文儒雅对比强烈的民风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一、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 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附历代正史《河渠志》浅析 宋代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 一、横陇故道 二、北流故道 附北宋黄河东北流之争与朋党政治 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上运河的地理条件及其航运价值 二、运河开凿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运河的通航和农业生产的矛盾 四、小结 唐宋汴河淤塞的原因及其过程 一、引言 二、唐宋汴河在通航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唐宋汴河淤废的过程 四、余论 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一、山东运河开凿前沿线的地理面貌 二、山东运河的开凿及其水源问题 三、运河河道的变迁和沿运坝闸的设置 四、水柜的设置和运河沿线的湖陆变迁 五、小结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历史地理十讲(精)/名家专题精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逸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445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2 |
CIP核字 | 2019150076 |
中图分类号 | K928.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0 |
宽 | 15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