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兰河传/中国文学名家经典书系
内容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代表作,作品没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而是讲述了在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发生的种种故事,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常教我读诗,游玩。我们邻居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可爱小姑娘,胡家人却总是无端打她,小团圆媳妇生了病,悲惨地死去。邻居“冯歪嘴子”,娶了王大姐,他们的幸福的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嫉妒,大家制造王大姐的谣言,让冯歪嘴子受尽了冷嘲热讽。后来,王大姐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独自抚养两个儿子。
本书带有明显的自传风格,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我的读后感
序言
读书乃人终身之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端
,莫出其右。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可以说是“人之初”之学。儿
童文学脱胎于文学本身,和其他类文学作品在本质意义上
并无壁垒分明的界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儿童的群体性
越来越明显,特征性越来越被强调,时至今日,儿童不再
是“缩小的成人”,而是早已成为区别于成人的独立群体
。与之相对应,儿童文学也不再是成人文学的“脱脂产品
”,其理论体系、创作要旨、审美素养、人物谱系等构成
因素早已成型并目趋完善。我们要为广大儿童量身定制专
属他们的文学作品,就要在艺术质量和审美标准上将其区
分开来,不可与成人文学视同一律、等量齐观,如此,才
能保证儿童文学的文学属性。
确实,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之间有着迥然有异的特定
要求。“儿童不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成人。”(卢梭教育小
说《爱弥儿》)关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要旨,鲁迅先生曾经
呼吁:“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
,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
该以孩子为本位。”“儿童本位”可谓儿童文学创作及其
相关活动的理论总纲。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应该站在
儿童的立场上。因此,一切不深入探究儿童心理,不符合
儿童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审美情趣,不利于儿童身心健
康发展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应该为我们所抵制和摒弃的。
一本好书,滋养一生。好的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终生阅
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养成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
过来人”的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为孩子甄别和遴选的责任
——选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学作品,
选能给孩子带来心灵洗礼、精神感悟、情感快乐的儿童文
学作品。
我们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至少应该具备两种属
性:第一,文学属性;第二,教育属性。文学属性保证作
品艺术水准高,教育属性确定其思想不偏颇。二者辩证统
一,缺一不可。这是我们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也是这套
书所有作品选择的标杆。
在“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的策划编撰过程中,我
们邀请了著名作家、高校知名文学研究专家、中小学教育
专家,从文学属性和教育属性两个角度对本套书进行审定
,致力于把本套书打造成中小学生新课标课外阅读读物的
首选读本,让中小学生在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的阅读
方案的帮助下,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扩大阅读视野,提
高阅读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套为老师和学生精
心打造的教学方案和阅读方案。在确定入选作品的时候,
我们着重考虑了以下因素:
一、辞章精彩,内容品质上乘。“儿童文学名家经典
书系”是一套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的总汇。我们
本着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力和受欢
迎程度三方面的衡定标准精心挑选入围作品。其中有历久
弥新的经典作品.也有内容可喜的年轻佳作。这些作品或
是在思想意义上有着卓越建树,在艺术审美上有着突出作
为,是影响中国孩子的文化标杆式的作品,如叶圣陶创作
于民国时期的中国第一本针对儿童编写的文学作品《稻草
人》;或是善于把握时代动向,勇于承担美学责任,在艺
术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的创新型作品,如冰波非常具有
美学意境的动物童话《蓝鲸的眼睛》。
二、多民族多地域,展示时代风貌。大陆及港澳台和
国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在这套“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中均有选入,目的是让
儿童在阅读对不被狭窄的生活圈和阅读圈所囿,全景式体
验不同时代的人情风貌。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就是
一部充斥了厚重的历史面貌和怀旧情绪的时代佳作。
三、文体类型齐备,文风别具一格。“儿童文学名家
经典书系”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最齐全、最优化的一次
儿童文学作品的归总。沉淀经典,张扬个性。那些在语言
锻造和文体创作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的作品,在本套书中
尤为推崇。如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在诗体小说上进行
的创新和探索就值得珍视。
四、名家指导阅读,文学性教育性兼顾。儿童阅读套
系不应只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简单罗列,那种过度倡导泛式
阅读、文学自由的做法大谬不然。“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
系”在选题策划上具有以下特色:(一)为作品中人物形
象设计了图谱,进行了精当评价;(二)以图代文,对关
键情节进行了提示和分析,以帮助孩子把握阅读重点,明
辨阅读方向;(三)文中、文后附有“人物档案册”“情
节档案”和“阅读要点卡”,可作为教师教案之用,另附
有一些学生读后感佳作,可资学生模仿借鉴。三个步骤因
势利导、逐次推进,既能保证孩子最大程度汲取原著精华
,又不妨碍阅读的流畅性,且能做到及时回顾和总结,提
升阅读效率。
儿童文学不啻是个大有可为并可发扬光大的领域,也
是个方兴未艾,常谈常新的话题。我们愿通过编撰“儿童
文学名家经典书系”这样的形式,为儿童文学贡献绵力,
使之在褒贬与夺中获得持久、良好的发展,在可期的未来
呈现出粲然可观、本深末茂的景象。与此同时,我们也由
衷地期盼着,名著能够在青少年们之中竞相传阅,养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求学氛围,令我们的文学经典得
以弘扬和传承。
导语
《呼兰河传》以作者萧红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入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国人的愚昧灵魂,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
亮光,将汇聚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本套书中
的优秀作家将是点亮灯塔之人,他们以其最优秀的作
品滋养孩子的童年,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照亮孩子的
未来之路。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阅读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孩
子的精神成长就不会完整。大量的阅读不仅能使孩子
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与表
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中国教育学合副会长、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一本好书如良师益友,对刚接触阅读的孩子,它
们或开拓视野,或砥砺志气,或陶冶情操……我相信
,孩子们通过阅读本套书一定能在心里埋下一颗文学
的种子,它会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 窦桂梅
我们也许不知道阳光从哪儿来,但是当我们打开
这套书,就会发现和阳光撞了个满怀。你会发现它表
达着我们对童年的留恋和怀想。本套书从_内容到形
式,从情感到语言,都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
性的理想光辉。
——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王文丽
精彩页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哪!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地不得力,若不是十分地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地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兰河传/中国文学名家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269307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2
CIP核字 2015267084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