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中经典精选
内容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著名小说家,开启“私小说”风气之先。
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1867年出生,1890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1905年,38岁的夏目漱石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之后,他因被神经衰弱之旧疾折磨而备尝痛苦。
夏目漱石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通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修辞、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文人辈出,还曾提携过芥川龙之介。
书评(媒体评论)
推荐这本探究人心的书,给渴望探究自己内心的
人。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
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目录
上 先生和我
中 双亲和我
下 先生和遗书
精彩页

我总是把他称作先生,在此我也隐去其名,只将他写作先生。这倒并不是因为惧怕世人的议论,而是因为对我来讲这样颇为自然。每逢忆起他时,我总愿称他为先生。此刻提笔写作,心情也是同样。我很不愿意用名字首字母一类的来指代他。
我与先生在镰仓相识,当时我还是个年轻学生。我的朋友暑假去洗海水浴,写来明信片邀请我,我决定筹钱去朋友那里。为筹钱,我用了两三天。可是,刚到镰仓三天,邀我来的朋友就接到家里的电报,让他回去。电报上说他母亲病了,但是朋友不相信。很早以前,父母就逼迫他接受他不情愿的婚姻。按照现代的看法,他远不到结婚的年龄,年纪太轻了,关键是他对结婚对象并不中意。所以,暑假本该回去,他却故意避而不回,躲在东京附近玩。他拿出电报和我商量该怎么办。我也说不清楚如何是好。不过,如果他的母亲真的病了,说什么他也该回去。所以,最终他还是回去了。这样一来,我这个特意来玩的人就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这里。
离学校开课为时尚早,所以我可以继续留在镰仓,也可以返回学校。在两者之间,我选择了暂且留在这里的居住处。朋友的家里是中部地区的有钱人,他并不缺钱。但是,一是在校读书,二是年岁尚轻,所以他的生活状态与我不相上下。因此,孤零零的我也不必再去寻找其他合适我的住所。
在镰仓这里我的住所也算是偏僻的。要去打台球或者吃冰激凌,必须走过一道长长的田埂,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那些时髦东西。即使坐车去,也得花上二十钱。不过,这一带四处都建满了私人别墅,而且距离海边很近,洗海水浴倒是很方便。
我每天都要去海边洗海水浴。穿过古旧的、铺盖着乌黑稻草屋顶的房屋,下到海岸,立刻可见在沙子上蠕动着的来此避暑的男男女女,这一带竟然住着如此多的城市人种,真是令人惊讶万分。有时候,海里面简直就是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好似在澡堂子里泡澡一般。人群中虽然没有一个我熟悉的人,但这热闹的情景也紧紧吸引着我,我或躺在沙滩上看景,或任浪花拍打膝盖在那里蹦来跳去,心情格外愉快。
就是在这纷杂的人群中,我发现了先生。当时,海边有两家临时搭建的饮茶小店,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养成习惯,常去其中的一家。来此避暑的游客,不同于那些在长谷一带建有大别墅的人,他们都没有自己的专用更衣间,因此这种类似公共更衣间的地方就显得更为必要。他们在此喝茶,在此休息,除此之外还要在此洗涤游泳衣裤,在此清洗身上的咸味道,在此寄存帽子伞具。我虽然没有游泳衣裤,但也担心身上物品被盗,所以每次去海里游泳前,都要到这家小店把身上衣物全部脱掉。

我在那家饮茶小店见到先生的时候,先生刚好脱掉衣物正要去海里游泳。而我却从海水中走了上来,海风吹着我湿漉漉的身子。当时无数黑压压的脑袋在两人之间晃动,遮挡住了我们俩的视线。当时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出现,我也许最终也不会注意到先生。虽说海边嘈杂不堪,我也是头昏脑涨,但我还是马上就发现了先生,因为有一个外国人在先生身边。
那外国人皮肤的白皙,一进小店就立刻引起我的注意。他身穿地道的夏和服,进来后便把夏和服扔在马扎儿上面,然后站在那里双手抱肩面对大海。他身上几乎一丝不挂,只穿着一件我们所穿的那种裤衩,这让我感到很是不可思议。两天前,我曾到由井海滨,蹲坐在沙滩上看了许久西方人海中游泳的佯子。我坐的地方是个微微凸起的小坡,近处就是饭店后门,就在我目不转睛观望的时候,有许多男人来这里清洗身子,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裸露自己的身体、胳膊或者大腿。女人们更是愿意把自己的肉体遮掩起来,她们大都头戴胶皮帽子,放眼望去,只能看到波浪之中浮动的她们身上的褐红色、藏蓝色,还有深蓝色。不久前刚刚看到这种景象,而现在眼前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外国人,只穿一条裤衩、几乎一丝不挂地站在众人前面,这让我感到很是新鲜。
过了一会儿,外国人回过头看了看自己身旁,对着身边弯着腰的日本人说了几句话。那个日本人正在捡拾掉落在沙地上的手巾。捡起手巾,日本人马上裹在了头上,随后便向海边走去。那个人就是先生。
仅仅是出于好奇,我一直注视着他们两个沿着海滩并肩走去的背影。不一会儿,他们径直走入波浪之中,从在浅滩嬉戏的人群中穿过,来到比较开阔的海面,两个人同时游了起来。他们的头向近海移去,渐渐变小。就在此时,他们又折转身子直奔海边游来。回到小店,他们马上擦干身子,穿上衣物,也没有用井水洗浴一下,就迅速走掉了。
P3-6
导语
《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
本书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内容推荐
《心》是夏目漱石的晚期作品之一,由“先生和我”“双亲和我”及”“先生和遗书”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又相互联系。其中,第三部分“先生和遗书”是小说的核心,可以说是先生的忏悔录。本书是夏目漱石探讨人性的经典之作,他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显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中经典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译者:于荣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43894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4
CIP核字 2018127700
中图分类号 I313.44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