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秦秦汉政治价值观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在解读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政治思想的发展进行重新诠释。以政治价值观为主线,探索了价值观念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互动关系:第一,先秦政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先秦诸子思想在本质上都是政治思想;诸子学派对政治认识的歧异,其实质是政治价值观的不同。第二,先秦秦汉政治价值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嬗变。儒、墨、法、道等学派都基于自身的政治价值体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张;汉代政治价值观正是在先秦诸子对政治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推演而出的。第三,汉代政治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汉代儒家不仅参与建构政治制度。还深入渗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之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也功莫大焉。汉代儒家的政治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
作者简介
夏增民,历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兴趣为历史地理、社会性别史和政治思想史。出版有《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论著3部,在《孔子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妇女研究论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文献与秦汉妇女/性别史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先秦秦汉政治价值观研究”等课题多项。
目录
引言 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视角
一、政治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
二、传统政治价值观研究的内在逻辑
第一章 由仁而礼:儒家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民和而国安:孔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德惟善政”
二、由仁而礼
第二节 人的主体性与王道理想:孟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人性与人的主体性
二、仁与仁政
三、仁心的扩展:仁民而爱物
第三节 由礼而王:苟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荀子对孔孟政治思想的继承
二、荀子的理想社会模型
三、人性与“性伪”
四、苟子之礼论
五、“礼论”思想下的君主
第二章 主体人的隐退:法家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尚力而崇公:《商君书》的政治价值观
一、“壹(一)”的观念
二、“力”的观念
三、“尚公”思想
第二节 尊君而强国:韩非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韩非子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二、韩非子的政治价值观及逻辑演进
三、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法治”
四、韩非子的“术”与“术治”
五、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论述
第三章 自然秩序:老庄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顺道与保道:老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道”与“无为”
二、主政者的“无为”
三、民众的“无为”
四、修身体道
第二节 归本于自然:庄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庄子哲学是人生哲学
二、“大宗师”
三、“齐物论”
四、“逍遥游”
第四章 爱利百姓:墨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尊天事鬼”:对上天、鬼神的敬畏
二、“必兴天下之利”:对民众利益的维护
三、“利人乎即为”:对实用主义的追求
四、“壹同天下之义”:对稳定秩序的渴望
第五章 会通与一统: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节 百虑而一致:周秦之季的学术综合
一、战国秦汉学术之“殊途而同归”
二、秦汉诸子之流变:以墨学为例
三、西汉前期儒学的更化与阶段性发展
第二节 “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理论建构:以“炎黄认同”为中心的考察
一、战国秦汉时期炎帝身份的转换
二、从文化到地域:炎帝身份转换的社会背景
三、从血缘认同到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秦秦汉政治价值观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增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9287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90
CIP核字 2018079670
中图分类号 D092.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