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噩梦巷(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被称为“失落的经典”:一个杂耍演员,为何抛弃安稳的市民生活,闯荡江湖?究竟如何走出自己的噩梦巷,希冀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情节曲折,主角的心路历程也值得了解,更重要的是,关于杂耍演员的生活和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小说世界中还是少见的。作者写作十多年,内容都是关于狂欢节、怪人、魔术的,只有本书使他从籍籍无名的小作家变身为当时红极一时的知名作家,这部作品在第二年就被改编成电影《玉面情魔》,由著名演员泰隆·鲍华主演。
作者简介
威廉·林赛·格雷沙姆(William Lindsay Gresham,1909-1962),美国小说家,擅长创作黑色小说。出生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孩提时代,随家人搬到纽约,在那里迷上了杂耍表演。高中毕业后无稳定工作,四处漂泊,后来成为了一名民谣歌手。与约瑟夫·道格成为朋友后,开始尝试写作,内容多与美国巡回戏团有关,其中著名的作品是《噩梦巷》(1946)。该书出版第二年便被改编成一部由泰隆·鲍华主演的电影《玉面情魔》。
目录
牌一 愚人
牌二 魔术师
牌三 女祭司
牌四 世界
牌五 皇后
牌六 复生
牌七 皇帝
牌八 太阳
牌九 教皇
牌十 月亮
牌十一 恋人
牌十二 星
牌十三 战车
牌十四 塔
牌十五 正义
牌十六 恶魔
牌十七 隐者
牌十八 时间
牌十九 命运之轮
牌二十 死神
牌二十一 力量
牌二十二 倒吊人
序言
读过这篇序言的人中,可能有不少人已经读过《噩梦
巷》了。但是,我希望没读过的人也来体验一下这部杰出
的小说。我非常羡慕后一类人,而且为免剧透,我也不会
讲太多细节。从头读到尾,情节会越来越妙,越来越奇。
不过,借用埃兹拉·庞德的一句话:“蜻蜓点水总无害处
。”
本书初版于1946年,成书于1938年末至1939年初,是
威廉·林赛·格雷沙姆在瓦伦西亚创作的。当时西班牙内
战已经结束,他志愿为之战斗的共和国一方落败,而他正
在等待归国。闲来无事,他就跟一个叫约瑟夫·丹尼尔·
哈利戴的人喝酒聊天,结果对方讲了一个把他吓坏了的故
事:当地有一个四处游荡的酒鬼,这人很邪门,只要给他
酒喝,让他把鸡头和蛇头生咬下来,他也干。格雷沙姆当
时才29岁。他后来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说:“邪门酒鬼的故
事纠缠着我。最后,为了摆脱它,我不得不把它写成一部
小说。大概情节就是这样。它给读者带来的惊吓,似乎毫
不亚于当年我听到时受到的惊吓。”
根据他的自述,从西班牙归国前夕,格雷沙姆的状态
就已经不太好了。他遁入精神分析之中,而他为了摆脱内
心的恶魔,还试过许多其他的方法。
在创作《噩梦巷》期间,格雷沙姆的兴趣从精神分析
转向塔罗牌,从弗洛伊德转向写作期间接触到的俄国神秘
主义者P.D.邬斯宾斯基(1878-1947)。
要是格雷沙姆早点知道弗洛伊德1921年9月在国际精神
分析学会中央委员会大会上提交的论文,那该有多好啊!
弗洛伊德在文中称:“单纯摒弃所谓的‘神秘事
实’(occultfacts)似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我们已
知的动物和人类心理力量之外,它们似乎是精神力量的真
实存在的支柱,它们揭示了我们迄今为止还不相信的心理
官能。”在那个时候,弗洛伊德与邬斯宾斯基就可能已经
在格雷沙姆的“噩梦巷”中并肩而行了。
本书是用塔罗牌串联起来的。一套塔罗牌由22张王牌
(其中21张有数字)和56张小牌组成(分为四种花色:权
杖、圣杯、剑、金币)。塔罗牌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直
用于赌博和占卜。占卜时主要用王牌,也叫大阿卡那牌,
《噩梦巷》的各章标题便来源于此。第一张王牌是不标数
字的“愚者”,最后一张是“世界”。格雷沙姆开篇题为
“愚者”,但之后就没有严格按照牌序进行,最后一章的
题目是“倒吊人”。
《噩梦巷》中既有犀利的心理分析元素,也有许多在
作者和书中角色看来无异于骗人把戏的装神弄鬼,塔罗牌
则穿插其间,奇妙地给出开示和预言。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虽然在创作《噩梦巷》期间
,格雷沙姆正接受心理治疗,但他却描写了一位文学史上
最邪恶的心理分析学家,从名字里就能看出来:莉莉丝·
李特尔。
他后来说,六年的心理治疗既挽救了他,又辜负了他
。“我当时状况就不太好,神经症留下了后遗症。我做了
多年的心理分析和编辑工作,在小屋子里见过无数小孩子
,最后还是靠酒精才把焦虑压了下去。”他说:“我发现
酒不能断;我已经成为一个生理上的酒精成瘾者了。酗酒
到了这个程度,弗洛伊德也无能为力。”
醉酒的人写下的东西没什么阅读的价值,但是《噩梦
巷》中酒醉狂欢的痕迹真可谓无所不在。在这部小说里,
酒精的存在感太强了,几乎要到书里开口说话了——就像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一样。谵妄就像内心里的蛇一样,刺
痛着作者,也啃噬着文字。威廉·华兹华斯有一句格言,
诗歌是“宁静中拾起的情感”;而格雷沙姆则将自己的小
说称为“种种恐惧”。
当然了,早在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金银岛
》(1883)中第一次写下这种意义上的“种种恐惧”之前
,这个词就在酒鬼和烟鬼的口中传开了,至今依然。

格雷沙姆的语言是出类拔萃的。冷峻,阴郁,钢铁一
般的文风臻于完美,对话和内心独自中的俚语也是同样。
不动声色,自然而准确。
小说面世后不久,《纽约时报》书评版里对他有过一
段简介:“格雷沙姆感兴趣的是隐秘的人物,他们的诡计
和隐语在作者笔下信手拈来。有一天,一位莱因哈特出版
公司的高管说过,普通的守法公民读到格雷沙姆的书一定
会被吓坏的。”
“怪人”(geek,词源是geck,意思是傻瓜或头脑简
单的人,至少见于16世纪初至19世纪)这个词原本不常见
,现在主要指的是在巡回戏团里生咬鸡头或蛇头的“野蛮
人”;是因格雷沙姆的《噩梦巷》闻名才为大众所知的。
1947年,流行音乐组合纳京高三人组(Nat“King”Cole
Trio)推出了一张唱片,题目就叫“怪人”。
“妥妥的,跟铅管似的”(Lead—pipe cinch)是
cinch这个词的“升级版”,意思是板上钉钉的事,用法可
追溯至19世纪,之后一段时间也颇流行。纳尔逊·艾格林
1949年的小说《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和1949年《纽约时报》的一篇金融报告中都用到了这
个词。
在《噩梦巷》中,格雷沙姆似乎还首创了一些生动的
俚语。表示一种节目的geek或许是其中之一。据目前发现
,最早在该意义上使用geek一词的,是在1946年8月31日
Billboard巡回戏团板块的一份招聘广告上,当时《噩梦巷
》已经出版了。广告上写着“不含怪人或女性演员表演”
,发布方是“霍华德兄弟戏团”。(Billboard巡回戏团板
块中,涉及“怪人”的招聘广告至少延续到1960年。1957
年6月17日,约翰联合戏团发布了一份广告,言辞很直接:
“诚聘怪人。要求懂蛇性。”)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冷读”(cold reading)第一
次见诸正规出版物是在《噩梦巷》;令人难忘的“鬼骗子
”(spook racket)也是一样。(我们一见到这些俚语就
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格雷沙姆从来不会费力去专门解释
。)
不久,朱利安·J.普利斯高尔就在1946年出了一本小
说,题目叫《死人不会说话》(The Dead Do Not Talk)
,里面几乎原封不动地出现了这两个短语。《噩梦巷》出
版几个月后,国会图书馆就收录了《死人不会说话》,编
号排在格雷沙姆的小说后面。次年,C.L.鲍尔德自费出版
了一本螺旋装订的灵修小册子,书名叫《性灵概要》
(Mainly Mental),开篇就用了“冷读”这个词。而“
鬼骗子”则似乎一直隐于幕后,少人问津,和词义倒也颇
为相符。
“冷读”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四章“世界”,其中包含
着全书的一个转折点:主角斯坦在翻阅去世多年的心灵主
义者彼得的一本旧笔记,从中读到了两句话:“发现恐惧
之物,一切难逃掌中”和“恐惧是通往人类本性的钥匙”

斯坦“越过纸页,看着炫目的壁纸,洞穿了世界。愚
者是由恐惧造就的。他害怕清醒过来,面对可怕的事物。
但是,是什么让他酗酒呢?是恐瞑。发现他们在恐惧什么
,然后回击他们。这就是要诀”。 在“世界”中,这就
是斯坦和格雷沙姆所屈从的语言观。斯坦来到松林密布的
偏僻南方,那里有一个占卜师,她做征服魔法草药(Iohn
the Conqueror Root)挣的钱,比算命结束时兜售的星座
卡片还要多:
言辞让他着迷。他的耳朵捕捉到了节律,他注意到了
生动的俗语,然后采撷存入自己的语言库。他发现了老艺
人口中奇特的、慢吞吞的语言背后的理据。一种南方人听
起来是南方话,西部人听起来是西部话的语言。它带着土
腥味,慢吞吞的背后是敏捷的大脑。它是一种给人安慰的
、俚俗的、乡土的语言。
这就是《噩梦巷》的语言,许多“城里人”评论家觉
得它令人惊愕而野蛮。格雷沙姆带着邪气的语言是独一无
二的:既是从星空俯瞰大地,也要自沟渠仰望繁星。
威廉·林赛·格雷沙姆将要把我们带进噩梦巷,那里
不是道德败坏之所,因为那里没有崇高道德存在的空间。
格雷沙姆的这部小说描述了许多形象:信仰的愚蠢与
玩弄信仰的狡诈;酗酒与把人毁掉的谵妄;没有缘由,突
如其来便让死亡降临的无常命运。它不是一部讲述罪与罚
的故事,若是这样来看便是误读。罪在《噩梦巷》中无处
不在,而罚却似乎是生命之所固有。
“这是一条从头到尾都漆黑的巷子,”斯坦在《噩梦
巷》中对自己说道,“从儿时起,斯坦就在做一个梦。他
沿着一条暗巷跑啊跑,两侧无人的建筑阴森可怕。巷子尽
头有光,但身后有什么在紧跟着他,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接着,他醒了,浑身颤抖,最后也没有抵达那道光。”
斯坦反思了自己的印记,所有人的印记:“他们也有自己
的噩梦巷。”没错,正如斯坦——也就是格雷沙姆——在
其他地方所观察到的,恐惧是通往人类本性的钥匙。
斯坦和格雷沙姆实际上是同一的。惠顿学院瓦德中心
收藏了一封奇怪的信。信已经很破旧了,是正走向人生终
点的格雷沙姆于1959年写的。他写道:“斯坦就是作者本
人。”
《噩梦巷》于1946年9月出版,为他赢得了赞扬与成功
,也有人咒骂,甚至还被打成过禁书。面世三十年之间,
每一版都经受了审查和删改。这里仅举一例。原文是“满
身花柳的交际花,屁眼欠干的银行家”,读者看到的却是
“服用药品的交际花,眼神扑朔的银行家”。
不过十年出头的光景,这本小说就被人们遗忘了。又
过了十六个秋天,1962年9月,格雷沙姆的尸体被找到了。
自杀,在时代广场旁边一家酒店的房间里。他几周前刚过
完五十三岁生日。他身边的名片上写着:
无地址 无电话
没人要
没有钱 已退休
巷子、奔跑、遥不可及的光,一切都结束了——最起
码,写下《噩梦巷》的人已经安息了。那么,读者呢?
尼克·托齐斯
导语
本书是用塔罗牌串联起来的。一套塔罗牌由22张王牌(其中21张有数字)和56张小牌组成(分为四种花色:权杖、圣杯、剑、金币)。塔罗牌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直用于赌博和占卜。占卜时主要用王牌,也叫大阿卡那牌,《噩梦巷》的各章标题便来源于此。第一张王牌是不标数字的“愚者”,最后一张是“世界”。格雷沙姆开篇题为“愚者”,但之后就没有严格按照牌序进行,最后一章的题目是“倒吊人”。
《噩梦巷》中既有犀利的心理分析元素,也有许多在作者和书中角色看来无异于骗人把戏的装神弄鬼,塔罗牌则穿插其间,奇妙地给出开示和预言。
书评(媒体评论)
格雷沙姆对底层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却又尖酸
刻薄,颇有纳尔逊·艾格林之风。文风阴暗沉重,他
绝对够得上重量级人物。
——《芝加哥卫士报》
格雷沙姆先生的这部惊悚小说引入入胜,一下子
就把书评人抓住了,直到结束,悬在嗓子眼的气才算
吐出来。如果你喜欢戴着睡帽阅读恐怖故事——书中
的条分缕析同样动人——那么,我要送你一句“一毛
秀”里的吆喝:快来吧!快来看呀!
——《纽约时报》
《噩梦巷》中既有托德·勃朗宁执导的电影《畸
形人》中的可怕场景,又有吉姆·汤普森小说中的辛
辣讽刺。
——《时代周刊》
精彩页
牌一 愚人
斯坦·卡尔里斯站在帐篷入口外,在只有灯丝的灯泡的耀眼光芒下看着怪人(geek)。
怪人瘦极了,穿着_件染成巧克力色的长睡衣。假发是黑色的,看着跟个拖布似的。消瘦的脸上原本画着油彩,现在都被高温弄化了,脏兮兮的,嘴角周围的油彩都被擦没了。
现在,怪人倚在墙上,周围是几条可怜兮兮的蛇,它们盘成一团,忍受着炎热的夏夜和灯光的炙烤。有一条小眼镜王蛇想要顺着帷幕爬上去,结果掉了下来。
斯坦喜欢蛇,他是为蛇感到痛心,不得不跟这样子的人混在一起。外面的吆喝声正在走向高潮。一头金发的斯坦转向入口。
“……他是从哪来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我们是在佛罗里达州海岸外五百英里的一个无人岛上发现他的。朋友们,来帐篷里看看吧,里面是宇宙最玄妙的奥秘之一。他是人还是兽?我们将他置于原本的环境中,身边是世界上最毒的爬虫。来看看吧,毒蛇在他手中,就仿佛婴儿在母亲怀里一般。他不吃也不喝,只靠人气滋养。让激情燃烧起来吧!如此奇景自然要收点费用。不是一元,也不是五毛,只要一毛钱!快来吧,快来看呀!”
斯坦来到了帐篷支架的后面。
怪人从粗麻布袋子里翻出了一样东西。那是一个软木塞。他咽了几口吐沫,又吸了一口气。
观众涌了进来。戴着草帽、穿着长袖外套的小伙子,还有一个眼睛小小的胖妇人。斯坦挺疑惑的:这种人的眼睛怎么都那么小?一个憔悴的女人。她对病恹恹的小女儿许诺说,今天想看什么都行。那个醉鬼。这里如同一个万花筒——图案总在变化,东西却始终是那一个。
克莱姆·霍特里,“一毛秀”的老板兼主持人,穿过了人群。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瓶水,喝了一口润了一下嗓子,然后吐到了地上。接着,他走上前台,声音一下子低了下来,好像平常说话一样。观众似乎平静了下来。
“大家好,你们可都得记明白,今天这次展览纯粹是科学和教育的目的。你们即将看到的这个活物……”
一个女人低下头,第一次看到了那条还在奋力逃生的小眼镜王蛇。她屏住了呼吸,吓得牙齿直打战。 ’
“……经过欧洲和美国最顶尖的科学家检验确认,他是一个人类。换句话讲,他有两条胳膊,两条腿,一个头,一个身子,跟人一样。但是,在他蓬乱的毛发底下,藏着一颗野兽的脑袋。他跟丛林爬虫在一起很自在,跟人同处一室却很不舒服。”
怪人之前已经抓起了一条黑蛇,他紧紧抓住蛇头下面,免得被咬到,他像小孩子似的抓着蛇乱晃,嘴里念念有词。
观众开始动了起来,主持人则一言不发。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他跟毒蛇玩耍却不受伤呢?我告诉你,朋友们。蛇毒对他是不起作用的。不过,要是他咬了我的手,那地球上任何东西都救不了我了。”
怪人低声咆哮了一声,而后呆呆地朝只有灯丝的灯泡眨着眼。斯坦注意到,他的嘴里有一颗牙是金的,还闪着光呢。
“女士们,先生们。我说他身上兽的成分比人的成分还要多,你不一定信。斯坦……”他转向长着一双明亮却无神的蓝眼睛的年轻人。“斯坦,为了亲爱的观众,咱们最后喂他一次。把篮子给我递过来。”
斯坦顿·卡尔里斯弯下身子,抓住一个购物篮的提手,篮子上面盖着布,然后从人群头顶上被一只只手递到了前台。人们身子往后仰,挤作一团。主持人克菜姆·霍特里大笑着,带着一点疲倦。“好了,篮子里面的东西你们都还没看吧。我向你们保证,你们肯定知道里面是什么。”说着他从篮子里面抓出一只半大的来亨鸡,嘴里骂骂咧咧的,然后把鸡举起来给大家看。他用一只手做手势,要求大家肃静。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噩梦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廉·林赛·格雷沙姆
译者 译者:姜昊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429956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98
CIP核字 2019074038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9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