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术启功(精)
内容
后记
少华先生《学术启动》书后序
王得后
遥远的少不更事的岁月,听到一个成语,叫“问道于
盲”。心里很是诧异,也不敢问个究竟。等到老大,胡思
乱想就多了,是一眼就看出是个盲人,还向他问道呢,还
是外表看不出来而向他问道?比如老朽,双目黄斑变性,
每月一针,连续打了两年,据说是目前最好的美国药雷珠
单抗,又打几针次好的药,毫无效用,以至于一臂之外,
不辨五官,不能读书,不能读报,也不再能读电脑上放大
到初级的文字了。还常遇到“问道”的外地人。还有,到
一个陌生地方,有人问我,或我问人家,原来彼此彼此,
都走到一个路过的地点了,也是一种“盲”。人间事,生
存多复杂,多艰困,多无助。
少华先生又有新著,这回是关于启功元白师的学术思
想的研究。硬要我写个序。这,我哪里敢!又哪里能!!
真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了。谁叫我1957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听钟敬文老师讲民
间文学,听陈秋帆老师讲现代文学选哩!而少华先生是他
二老的公子呵。自然,我还听元白师讲授中国文学的《红
楼梦》!真是切实,生动,妙语连珠,如数家珍!元白师
不但是满洲族人,属正蓝旗爱新觉罗一族,更是雍正的第
十代孙(有说第九代孙的,这是不算雍正为第一代的。难道
“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不算他老子
一代的?)问题的关键就在:难道听元白师讲授一部《红楼
梦》就能了解,更不用说懂得元白师的学术思想了?尽管
我也在元白师的坚净居看到他榜书尺方丈字“上善若水”
,听到他在电话里随机应询讲解《逍遥游》,难道就算了
解元白师的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了?更不能说懂得了。即
使我酷爱元白师的“三语”即《韵语》《絮语》和《赘语
》,传认到评溢其中的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古典思想及
精湛独到的见解,我为此写了一篇《当代满族伟大的思想
家》,有朋友不以为然,我迄今不改,因为我有两个限制
,一是“当代”,一是“满族”。尤为根本的是,我所用
的“伟大”,是用鲁迅的定义,鲁迅的思想。我信服鲁迅
。鲁迅晚年,有朋友赞誉他,回信说:“平生所作事,决
不能如来示之誉,但自问数十年来,于自己保存之外,也
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可以自白
的。”何等朴素,何等平实,何等谨慎!1933年萧伯纳访
问上海,鲁迅颇重视,写了几篇杂文,与朋友合作编了一
本《萧伯纳在上海》。鲁迅在《颂萧》中称赞他“伟大”
,遭到一左翼青年的批评,鲁迅回答说,萧在香港的一次
讲话中说到中国青年想到二十年后的命运,这就“伟大”
。元白师出身满族,赞成辛亥革命,诗词中洋溢着中国各
民族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在互相交融中发展的理想与情
怀,还不伟大么!
我一生治学的三大缺陷之一,是没有读过《说文解字
》,不熟悉祖国的古典文献。有时拜读元白师的著作,因
感到他的渊博而生望洋兴叹的复杂心情。元白师逝世之后
,唁电、挽联、悼文无数,而我最信服的是敬文师在2000
年赠元白师的绝句:
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
先生自富千秋业,世论徒将墨法夸。(注)
两位我敬爱的先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共事半个
多世纪,同命运,共患难,最后比邻而居。有一年我有幸
随元白师去向敬文师拜年,进门之后,见敬文师端坐靠书
柜的破椅子上,亲切而喜悦地注目,只见元白师站在他面
前,毕恭毕敬地鞠躬,一时我惊呆得说不出话来。少华世
兄呀,我哪里敢为您写这样的序,又哪里能写这样的序。
多谢您在电话中告诉我,您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元白
师的学术思想的,并且告诉我:起、合两章之外,是叙述
、判断、疑问、方法、描写、情感各章。这让我知道了您
的著作总是别出心裁,用大量的资料,不同于一般的视角
,探究元白师的学问。这就好,就不是人云亦云,至少求
得一家之言。抱歉的是,请原谅我双目近盲,不能再拜读
您的新著,写几句就内容切磋的意见,只能因您的重爱写
出想到的往事和眼前的实情。
这不是“序”,也不像是“序”,请您慷慨地编在大
著之后,给我附骥的荣幸吧。
王得后敬写
2017.06.16于安贞里
(注)见《钟敬文文集·诗词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一版,第438页。
目录
第一章 起
第二章 叙述
第三章 判断
第四章 疑问
第五章 方法
第六章 描写
第七章 情感
第八章 合
启功老爷子如是说
少华先生《学术启动》书后序
精彩页
一、从“猪跑学”的词义说起
启功先生的学问,一言以蔽之,就可以用他自己得意的宣称——猪跑学来作代表。这是研究中国学问的基石,在中国也是全新的方法和思想。
“猪跑学”是什么含义呢?
古汉语中有“猪”字、“跑”字、“学”字,备有其义,互不相联。只有到20世纪的启功先生,将此三字联成一个专用词:“猪跑学”,以此开拓了一个学术新门。
“猪”是一种生物,与人为邻多少万年,其体,为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其形,为中国人所熟知,四条短腿,载着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肉体,绝对不是百米赛冠军的争夺者;其思想呢?不知道有没有中国人研究过?也许早就与猪八戒先生混同了?
“跑”是人类多年历练来的一种体能,是自然人自身移动最快的方法,要比爬、滚、踱步快得多。
“学”字在古汉语中是长年的热词,“学”字本身是与教、效、教、校字同源近义,就是说,“学”可以作“效”解,也可以作“教”解,也可以作“校”解,彰显着汉族人推崇求学,其目的则为“学而优则仕”,以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展现出极现实的人生追求。而具体将“学”字与别的字合成词,在古汉语中相对较少,仅有“字学”“文学”“书学”等词。启功先生作为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教授,自然浸润其间;但他同时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所以他了解近代新增加的大量学科,全是以“××学”的形式出现。而每一个新旧“××学”的基本要素,是需要具备以下六项内涵的:一是该学的定义;二是该学的体系结构;三是该学的理论概念;四是该学的文化价值;五是该学的方法;六是该学的沿革。
“猪跑”,是古人习见的生活中的现象,那么,怎么能够与“学”联系到一起呢?
以启功的饱学而不泥古的深刻思想,他更是深知旧学之优缺点以及新学之优缺点,于是将这三个字合成“猪跑学”,成就他学术思想的高峰,成就一世风范。
那么,到底这“猪跑学”该如何理解?如何学习呢?
笔者幸运地做了启功老爷子邻居多年,蒙他不弃,获耳提面命,难计其数。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他的浮光掠影楼中,聆听他的高谈阔论,初次听他轻松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明确说他自己是做“猪跑学”的。我与其他听者一样,一愣之后,再听到老爷子轻松地说出北京俗话: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我也同其他听者一样,自以为懂了,接着为了掩盖自己的愚蠢,也就跟着咧嘴笑一笑。但我分明看到老爷子自己却毫无笑意,反倒把眼光严肃地扫过我们这些年轻的新一代人。
听过多次以后,我心中的疑问愈来愈大,却又不敢细问。直到90年代,老爷子利用两个暑假给我单独录音上课。他开讲时,正襟危坐,桌上没有片纸。他一开口就沉浸在自己的学问中,脸部表情随着内容而舒展,仿佛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人物、事件早在他的脑子里排好队,只等着在他的指令下鱼贯而出。我一边关照着录音机,一边就如看他在虚空中调度着一场大型京剧演出,这边锣鼓方歇,各个角色先后登场,生旦净末丑摆开身段,唱念做打,声声入云。而老爷子如高在云端的总提调,让一出出声文俱佳的精彩场面依次展现。我不懂戏曲,对相关内容也所知不多,但是为他的表述完全折服。一个钟头后要换录音带,老爷子才停下来,显然意犹未尽,拿起杯子,喝口雪碧或啤酒,脸上堆满笑意,犹如战马暂歇,随时准备再奔腾进入他的精神世界。笔者也是经过多年思索,一再拜读启功先生的原著,才略有所得。本书正是展现笔者学习后的一些思考。
P3-5
导语
“猪跑学”是什么?从启功先生这句“什么都想摸索摸索”即可了解一二,教育学者要做到学识广博,善于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全面梳理并融汇启功先生近百年的学术思想,对后学者具有指引和晓悟的价值。
内文审慎有序,观点考据严密!全面且精准地剖析了启功先生学术上的思想与观点。
以纪实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启功先生的晚年生活,再现了老一辈学人的处世方式与对待学术的精神。
序言
一、从“猪跑学"的词义说起
启功先生的学问,一言以蔽之,就可以用他自己得意
的宣称——猪跑学来作代表。这是研究中国学问的基石,
在中国也是全新的方法和思想。
“猪跑学”是什么含义呢?
古汉语中有“猪”字、“跑”字、“学”字,备有其
义,互不相联。只有到20世纪的启功先生,将此三字联成
一个专用词:“猪跑学”,以此开拓了一个学术新门。
“猪”是一种生物,与人为邻多少万年,其体,为中
国人喜爱的食物;其形,为中国人所熟知,四条短腿,载
着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肉体,绝对不是百米赛冠军的争夺者
;其思想呢?不知道有没有中国人研究过?也许早就与猪
八戒先生混同了?
“跑”是人类多年历练来的一种体能,是自然人自身
移动最快的方法,要比爬、滚、踱步快得多。
“学”字在古汉语中是长年的热词,“学”字本身是
与教、效、教、校字同源近义,就是说,“学”可以作“
效”解,也可以作“教”解,也可以作“校”解,彰显着
汉族人推崇求学,其目的则为“学而优则仕”,以致“书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展现出极现实的人生
追求。而具体将“学”字与别的字合成词,在古汉语中相
对较少,仅有“字学”“文学”“书学”等词。启功先生
作为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教授,自然浸润其间;但他同时
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所以他了解近代新
增加的大量学科,全是以“××学”的形式出现。而每一
个新旧“××学”的基本要素,是需要具备以下六项内涵
的:一是该学的定义;二是该学的体系结构;三是该学的
理论概念;四是该学的文化价值;五是该学的方法;六是
该学的沿革。
“猪跑”,是古人习见的生活中的现象,那么,怎么
能够与“学”联系到一起呢?
以启功的饱学而不泥古的深刻思想,他更是深知旧学
之优缺点以及新学之优缺点,于是将这三个字合成“猪跑
学”,成就他学术思想的高峰,成就一世风范。
那么,到底这“猪跑学”该如何理解?如何学习呢?
笔者幸运地做了启功老爷子邻居多年,蒙他不弃,获
耳提面命,难计其数。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他
的浮光掠影楼中,聆听他的高谈阔论,初次听他轻松地回
答学生的问题,明确说他自己是做“猪跑学”的。我与其
他听者一样,一愣之后,再听到老爷子轻松地说出北京俗
话: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我也同其他听者一
样,自以为懂了,接着为了掩盖自己的愚蠢,也就跟着咧
嘴笑一笑。但我分明看到老爷子自己却毫无笑意,反倒把
眼光严肃地扫过我们这些年轻的新一代人。
听过多次以后,我心中的疑问愈来愈大,却又不敢细
问。直到90年代,老爷子利用两个暑假给我单独录音上课
。他开讲时,正襟危坐,桌上没有片纸。他一开口就沉浸
在自己的学问中,脸部表情随着内容而舒展,仿佛中国古
代文献中的人物、事件早在他的脑子里排好队,只等着在
他的指令下鱼贯而出。我一边关照着录音机,一边就如看
他在虚空中调度着一场大型京剧演出,这边锣鼓方歇,各
个角色先后登场,生旦净末丑摆开身段,唱念做打,声声
入云。而老爷子如高在云端的总提调,让一出出声文俱佳
的精彩场面依次展现。我不懂戏曲,对相关内容也所知不
多,但是为他的表述完全折服。一个钟头后要换录音带,
老爷子才停下来,显然意犹未尽,拿起杯子,喝口雪碧或
啤酒,脸上堆满笑意,犹如战马暂歇,随时准备再奔腾进
入他的精神世界。笔者也是经过多年思索,一再拜读启功
先生的原著,才略有所得。本书正是展现笔者学习后的一
些思考。
内容推荐
启功先生的学问,一言以蔽之,就可以用他所宣称的“猪跑学”来作代表。《学术启功(精)》一书中,作者通过剖析启功先生的学术及治学思想,深入研究“猪跑学”内涵的要义,全文从叙述、判断、疑问、方法、描写、情感等角度入手,既科学系统地将启功先生的思想进行分类与阐述,又深入浅出地将“猪跑学”的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全面介绍启功学术思想的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术启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3388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7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642
CIP核字 2019043670
中图分类号 K825.72=76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6
167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