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丫鬟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家国剧变的风云史;一个由皇宫丫鬟蜕变为绝顶晋商的成长故事;一台揭秘晋商成功之道的商业大戏!由小说改编的四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正火热拍摄中。

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贴身丫鬟灵儿在随同中流落民间,走入晋商大院,从丫头到这个大院的主人,从鼎盛到衰败,灵儿一生经历了坎坷的情感经历,为商事,为国家,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一个个远去,战争,她带着夜明珠离开了生活了多年的大院,留给她的却是最后悲惨的岁月。

故事通过灵儿走入晋商大院将晋商家庭生活的情感纷争、山西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及民风民俗描写呈现给读者。

内容推荐

晚清至民国年间,家国剧变、民生疾苦、商业凋敝。一个从皇宫流落到晋商岳家大院的丫鬟,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干和悟性,不辞劳苦,走西口、进京城、下南方,一步步成为大院女主人和绝顶商人,使岳家大院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立于不倒,她身后也留下了一个个谜团……

目录

第一章 流落民间

第二章 大院深深

第三章 教堂之劫

第四章 大院女人

第五章 后院起火

第六章 年关劫案

第七章 旧主老奴

第八章 与匪为友

第九章 元宵认母

第十章 神秘侍卫

第十一章 包头事变

第十二章 首出西口

第十三章 一梦定缘

第十四章 云冈秘会

第十五章 大同风波

第十六章 风云难测

第十七章 义结金兰

第十八章 为情私奔

第十九章 街头义举

第二十章 入主大院

第二十一章 舅甥相认

第二十二章 两案谜情

第二十三章 京城之行

第二十四章 乱世艰难

第二十五章 患难之姻

第二十六章 家国剧变

第二十七章 落叶飘零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流落民间

1949年冬,太原郊区小店村。

一个独居八年、双目失明一年多的老太太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站,临终时,她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睡枕捐献给了前来看望她的村干部。

老太太双目滚出了一串孤独的泪,她走了。安排完她的后事,细心的工作人员才打开了外三层、里三层缝得结结实实,但看似很普通的睡枕。这时,一颗晶莹发亮的珠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经文物专家鉴定,此圆珠并非普通的珠宝,而是一颗罕见的夜明珠,它之前的主人应该是清末慈禧太后。

传说中慈禧有两颗夜明珠,其中一颗随她所葬,后被军阀孙殿英所盗。那么这一颗究竟是孙殿英盗出的那一颗,还是下落不为人知的另一颗?这在当时成了不解之谜。

这颗夜明珠究竟如何落人老太太之手?她的真实身份又是何人?她在小店村独居八年,没有人知道她之前的情况。人们说,太原解放前一位国民党军官不时来看望她,还说那位军官对她很尊重。

据此推断,她应该有过尊贵的身份。

那位军官已随阎锡山到了台湾,线索因此而中断。

这位老太太究竟有着何等不凡的身世,人们猜测甚多,多少年来迷雾重重。三十多年后,原受中共派遣到台湾的岳致方辗转回到大陆寻亲,这才揭开了尘封多年的夜明珠背后的故事。

1900年。

清澈的汾河流了多年竟然悄悄地断了,旱灾降临太行山地区。春来已久,大地仍是荒芜一片。

庚子年春,原山东巡抚毓贤带着十几名担任卫队的义和团成员就任山西巡抚。在毓贤的支持下,义和团运动在三晋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省府的东夹巷教堂、大北门教堂以及一些教会医院、教会学校先后被焚烧,城内的外国传教士则被毓贤以保护人身安全为借口,全部监禁于猪头巷客馆。不久,慈禧太后密电各地督抚杀绝洋人,拥有正常思维并能真正从大局出发的督抚都抵制了这个密电,有的省甚至派兵护送洋人避难。全国数十名督抚中,唯一执行了慈禧太后密电的,就是山西巡抚毓贤。他将四十四名外国传教士、十七名中国教徒以及从寿阳押来的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七口全部带到巡抚衙门西辕门前,在百姓的围观之下逐一杀害,行将就戮的妇孺哀号之声惨不忍闻。教民们被杀后,枭首示众,剖心弃尸,极其残忍。

山西中部灵石县,义和团也在城内奉毓贤之命散发传单、设坛拜神、杀戮教民。教民们纷纷躲入教堂避难,然而仍有数百名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教民惨遭屠杀。原馨宜泉东家常明坤全家五口遇难。

百姓在恐慌中度日。

日月轮换,已是初秋,枫叶红了,似乎要唤醒这沉睡的山疙梁,陡峭的石缝中,一株株挺拔的酸枣树少了昔日那殷红的果实,不复群树斗艳的风光,贫瘠的太行山更是看不到往年的葱郁。

青石黄沙,十年九旱,在这贫瘠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更是期盼着秋天的来临。秋日的太行山虽说美丽,却躲不过这天灾人祸。这一年,八国联军攻占了京津,慈禧携光绪帝在兵丁的护驾下仓皇出京,西逃而去。皇室及扈从官员一路横加搜刮,护驾兵丁军纪败坏,四处奸淫掳掠,百姓逃避不及,旱灾、官灾、兵灾降临人间。太行山上,随处可以看到逃难的人们。农历九月初一,正值深秋,鹅毛大雪忽然素裹了整座太行山,枫叶落了,山崖上那零落的树枝,也穿上了一层雪白的外套;天晴了,天空却依然像罩着一层灰色的薄布,早来的寒冷降临到多难的大地,雁门关外,行来了浩浩荡荡的皇室队伍。

过了枳儿岭,进入山西界,登上雁门关后,慈禧在靖边寺稍停游览,这时岑春煊进献野黄花一把,红枫叶一束,受到了慈禧的犒赏。当日,慈禧和光绪皇帝在代州阳明堡内贾家大宅住了下来,光绪帝在贾家御笔写道:

五世同堂真富贵,

一心念佛见如来。

走得累了,老佛爷晚宴过后就朦胧进入梦乡。月夜深沉,夜半过后,一阵香风拂过,当值丫头灵儿也不由得坐着打起了盹儿来。

“黄花黄枫叶子红,花黄叶红秋日逢,黄红相聚在今日,该差灵子人晋家。”

朦胧中,慈禧进入了梦境。但见,插在花瓶中那岑春煊敬献的黄花和枫叶一阵摇曳,影度回廊,霞光闪烁,转眼间,荷衣飘动,回风舞雪,纤腰楚楚的两个仙女嬉闹着出现在慈禧的面前。

“兰妹妹好!”二人道。慈禧说:“你们是?”

那黄仙子道:“赤橙黄绿青蓝紫,本是天宫七仙子。”

红仙子道:“只因妹妹思红尘,下入凡间六十时。”

慈禧似乎想起了什么,那黄仙子用花手帕在慈禧的头上舞动,然后说道:“妹妹清楚了吗?”

转眼间慈禧变成了年轻漂亮的兰儿,嬉笑道:“兰儿见过两位姐姐。”那黄仙子道:“光图自己享福,也不照顾点灵儿小妹,亏你还是姐姐呢。”

“什么,灵儿?她怎么了?”兰儿问。

“看看,说忘就忘了,说你自私,一点都不过分。”黄仙子说。

兰儿努力地回忆,朦胧中才想到曾和她商量下凡的百灵仙子。“哦,对了,都是我不好,她人呢?”红仙子道:“百灵在你走后,找你不见,私下凡间的路上又被天宫守将带回,后经观音点化投胎人间,此刻在你身边陪伴着呢!”黄仙子道:“就是灵儿啊,你也应该让她早一天去享受世间的荣华吧。”兰儿道:“这好说,我下道懿旨,王公大臣随她选,荣华富贵由她去。”红仙子道:“莫道王公大臣有,晋商三家富过国。”黄仙子道:“你西去路上会有一难,这一难发生,就让灵儿下去吧,以后的路由她自己走。谨记,谨记!天机不可泄露。”说完二位仙子一挥手,嬉笑着飘然而去。

慈禧猛然醒来,原来只是南柯一梦。

“灵儿啊。”老佛爷虽然低声叫着,打盹中的灵儿却听得清楚,愣神过后,她慌慌张张跪在了地上,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丫头荣儿走了进来,见灵儿跪着,腿一软,也不由得跪了下来。慈禧说:“平身吧,荣,你下去,我和灵儿说会儿话。”

平时慈禧称荣儿为荣,听了她的话,荣儿站了起来,低着头退了下去。

灵儿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慈禧叹了口气说:“咳!今个儿这夜啊,怎么这么长呢?”听老佛爷没有责怪之意,灵儿刚才慌张的心才稍微平静了下来。

“老佛爷,您……”见慈禧有起来的意思,灵儿急忙双手扶了过去,伺候着老佛爷靠在了炕头的软垫上。

黄花和枫叶似乎又鲜嫩了许多,老佛爷目视了许久。

京城的官员和随从沿太行山缓缓南下。这一日下午,刚刚进入灵石界蜈蚣岭路段,早有准备的义和团成员郭敦源率部忽然从侧面的山林中喊叫着:“杀啊——”近百人像山洪暴发般向缓缓而行的皇室队伍汹涌地扑来。

随行的官员们被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呆了。杀来的人马越来越近,他们也乱成一团地喊叫着:“拳匪来了!拳匪来了!”

皇车中的慈禧不由得哆嗦了起来,贴身侍女灵儿透过车窗看到了车外发生的一切。她不假思索地回头说:“老佛爷,情况不好,有劫匪!灵儿斗胆换上您的衣服将他们引开!”说着便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慈禧颤抖着把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说:“好的、好的,以后……”灵儿说:“您是大清国的老佛爷,灵儿的生命算得了什么?慈禧换过灵儿的外衣,又说:“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好吧,荣华富贵顺天意,非常时期,你从此就到民间去吧!’,

此时,一道道刀光剑影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护驾兵丁在顽强地抵抗,昔日威风的皇室中人在皇车中无语发抖,随行的宫人也被这刀光逼得有死有逃。灵儿从皇车中跳下来,正好被郭敦源看到了。这个人肯定就是慈禧!他想。

此行的目的就是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郭敦源拼命地杀开一条血路跳跃着扑来,兵丁们见发疯一般的郭敦源,拼命地挥刀舞枪拦截。郭敦源越战越勇,转眼间,十几个兵丁已经倒在了他的亮剑之下。

P1-4

序言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认识了本书作者李永斌。他中等个儿,目光灼烁,清瘦瘦的,充满活力。谈话间他从挎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书稿,说让我看看。我读后的第一感觉,这部作品虽不完全臻美,但题材新颖,颇有亮点,值得修改。后经作者潜心打磨,几易其稿,现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了。确是一件幸事。

在当今喧哗骚动、乱花迷眼的文坛上,李永斌的《第一丫鬟》以其特有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魅力,独放异彩。

第一,小说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小说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故事性。古今中外的好小说好作品,大多是因为这些小说描写了动人故事而流传后世的。《第一丫鬟》中的丫鬟是谁,她是谁的丫鬟,她在干什么,她的性格命运又将会怎样……悬念连连迭现,疑团扑朔迷离,紧紧吸引着读者,去关注人物的行踪。西太后赐给灵儿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是小说发展的一个焦点。围绕灵儿和夜明珠,作品较为集中地描写了清代末期四十年间的世态沧桑、国力衰微、民族命运遭遇巨大变迁,波澜壮阔的社会景象,流贯其中。

其次,小说描写晋商,不落俗套。晋商是儒商,商道即人道,作品中除岳家外,又写到了祁县乔家、平遥李家、太谷曹家、榆次常家等商家,但作者的立足点不是写他们彼此间的尔虞我诈、恩怨仇杀,而是写晋商的大度大气,写晋商的经营之道,恪守信用,以诚为本,岳家和常家后人捐弃前嫌,合力经营,共谋发展。这种经营之道,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十分可贵有益的,作者避免了以往同类题材小说和影视作品过多渲染商战商机中物欲及其拜金主义的倾向,在矛盾纠葛中,重在写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人物写得生动真切,有声有色。

第三,小说叙述有张有弛,从容不迫。小说是一种结构艺术,讲故事要单纯清晰,像一棵树的根枝叶花一样。作者采用传统小说的手法,写作求真,前面设置的悬念迷团,前后照应,一一交代,不枝不蔓,笔到意足。

第四,小说在反映晋商人在晚清至民国的巨大历史转变过渡、晋商家族复杂的恩怨情感的同时,也巧妙地将晋商文化及山西人文景观、生活民俗等镶入在了故事中。

我一向认为,文学是心灵的呼唤,是情感的旅行,是爱与关的结晶。文学是艰难的,创新的。美在生活中,美在契而不舍的探险与追求,愿李永斌的创作愈来愈熟,愈来愈耐看。美指向真理,指向未来。

是为序。

雷敢

2008年7月4日于陕西师范大学·雪枫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丫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永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63378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6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