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传记,叙述了马勒有起有落的一生。
马勒的人生轨迹异常坎坷,为了成就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事业,辗转多个城市:从布拉格、莱比锡到汉堡,随后又去了维也纳和纽约。然而,他创作的乐曲时常被忽略,人们对他的指挥才能也褒贬不一。自其1911年去世后,他遭遇了长达50年的忽视。
多亏了莱纳德·伯恩斯坦等著名音乐家的努力,马勒最终获得应有的声誉,成为举世公认的指挥家和作曲家。这肯定了马勒在传统的德奥古典音乐和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图书 | 古斯塔夫·马勒/世界音乐家传记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斯塔夫·马勒》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传记,叙述了马勒有起有落的一生。 马勒的人生轨迹异常坎坷,为了成就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事业,辗转多个城市:从布拉格、莱比锡到汉堡,随后又去了维也纳和纽约。然而,他创作的乐曲时常被忽略,人们对他的指挥才能也褒贬不一。自其1911年去世后,他遭遇了长达50年的忽视。 多亏了莱纳德·伯恩斯坦等著名音乐家的努力,马勒最终获得应有的声誉,成为举世公认的指挥家和作曲家。这肯定了马勒在传统的德奥古典音乐和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开始 第二章 维也纳音乐学院 第三章 莱巴赫,奥尔米茨,卡塞尔 第四章 布拉格,莱比锡 第五章 布达佩斯特 第六章 汉堡 第七章 维也纳I 第八章 维也纳II 第九章 纽约 第十章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阿尔玛!” 参考文献 创作曲目 导语 马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世界里,同时以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著名的音乐家。本书详细记载了马勒的生平,探究了他生命和他的音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挖掘了他的音乐是如何慢慢被世人接受,并成为经典的。马勒的音乐在思想和艺术上承前启后,是连接19世纪和20世纪的桥梁。 精彩页 1911年,马勒去世数日后,一位尖酸刻薄的纽约乐评家断言,“我们无法预见,他的音乐活得比他长多少”。有一段时问,这刺耳的预言仿佛一语成谶。因为直到60年代,马勒的乐曲依然备受冷落,在音乐会或留声唱片中都相当罕见。只有几位“忠实拥趸者”,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Brurlo Walter)、威廉·门格尔贝格(Willem Mengelberg)、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t)及约翰·巴比罗利爵士(John Barbirolli)等,使他的事业继续下去。 纵观音乐史上一些伟大的创作天才,马勒算是个例外:他的成功分为两个阶段——生前在一个领域名扬天下,身后却在另一个领域举世闻名。他早期的指挥生涯是奠定其音乐家身份的手段。在指挥上取得的成就,至少让他每年能有一段时间投身于唯一发自内心热爱的事业——作曲。无奈指挥上的成功并不能让大众接纳他的音乐——对其音乐作品的肯定,可惜来得太迟。 20世纪后半期,人们对马勒音乐突然转而热衷,其原因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逐渐地,过往致使马勒音乐不合时宜、自我放纵的根深蒂固的保守态度和种种限制,如今都突然消失不见。人们不再反对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将自我的私密情感原封不动地公诸于众,而开始将马勒之类的艺术家视为明镜;在其中,他们看清自己的内心,并借此逃离日益机械化和物质化的冷漠世界,陷入狂想和充满远景的幻妙境界中。20世纪70年代,步入太空时代,人心的这种需求愈发迫切,马勒也成为新时代热望和不安心境的象征。他的乐风现代,却易于理解。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马勒,其音乐一方面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另一方面也对崭新的音乐语言的产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包括管弦乐色调和音调,以及乐曲结构上的自由。1907年秋,马勒与西贝柳斯(Sibelius)对话时坚信:“交响乐就是整个世界!交响乐必须无所不包!”他仿佛预见到20世纪的交响乐即将发生空前巨变。 直至20世纪50年代晚期,对马勒是否属于当代音乐大师,布鲁诺·瓦尔特还有些许不确定。要是瓦尔特能活着见证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马勒音乐趋之若鹜并蔚然成风的景象,他会欣慰地看到他的答案已广为接受:全球各地马勒音乐会引起阵阵热潮,无数场马勒作品演奏会门票销售一空;至今其交响曲全集的唱片录制超过20套;更有无以数计的个人交响乐、歌曲、·组歌以及马勒对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作品的改编曲等,都大量灌录成唱片;那些有生之年从未踏进音乐厅一步的人也都传颂着马勒的名字。 “我的时代终将来临。”马勒曾说过。确实如此。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斯塔夫·马勒/世界音乐家传记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爱德华·塞克森 |
译者 | 译者:刘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321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8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4 |
CIP核字 | 2019014201 |
中图分类号 | K835.215.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90 |
宽 | 13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