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
内容
目录
伯妮斯剪发
冰宫
本杰明·巴顿奇事
像里兹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冬天的梦
富家子弟
巴兹尔:最天真的小子
约瑟芬:有风流史的女人
重访巴比伦
作家的下午
人气女郎(杨苑译林斌校)
口红:校园喜剧(余璇译林斌校)
橄榄球场(郭燕夫译林斌校)
附录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作品大全
精彩页
星期六天黑以后,你若站在高尔夫球场第一个发球处,便能看到乡村俱乐部的那些窗子,一大片黄色灯光宛如映照在黑森森、波漾漾的海洋上。那片所谓波涛涌动的海面原来是一些攒动的人头,其中有许多好奇的球童,也有不少更机灵些的专职司机,以及那个职业高尔夫球手的聋子姐姐。通常还有零散几个缺乏自信的人在人群旁边晃悠,只要愿意,便会卷入其中。这就是舞厅所在的位置。
看台在里面。这个兼作俱乐部活动室和舞厅的房间靠墙摆放着一圈藤椅。在星期六的晚间舞会上,这里多半是女人的天地。一群中年女士聚在一起就像一座巨大的巴别塔①,一个个手执长柄望远镜,挺着大胸脯,目光犀利,心肠冷酷。这个看台的主要功能是品头评足。虽然偶尔会有不情愿的溢美之词,可从未有过赞许。三十五岁以上的女士都清楚地知道,年轻人在夏季时光举办舞会都是带着世界上最龌龊的动机的。假如不用冷酷的目光将他们镇住,几对离群的舞伴就会在角落里跳出怪诞而又粗俗的舞步来,更受欢迎也更危险的姑娘有时会在毫无戒心的贵妇人停在外面的豪车里被人亲吻。
可这个评论圈毕竟离舞台远了些,看不清演员们的面孔,捕捉不到更微妙的小插曲。她们只好眉头紧皱,身子前倾,问了问题,再根据自己的那套假设推导出满意的论断。比方说,有人断言说,如今每个收入丰厚的年轻人都过着类似受人捕猎的松鸡般的生活,对于发生在动荡不安且带有几分残酷的青春世界里的这一出大戏,她们其实并没有真正去欣赏。绝对没有。包厢、乐池、主角和合唱团全都被混杂在一起的面孔和声音所取代,随着岱尔乐团奏出的那曲调哀怨的非洲韵律轻轻摇摆。
从还有两年才能从希尔中学毕业的十六岁的小奥蒂斯·奥蒙德,到家里橱柜上方挂着哈佛法学院毕业证书的G·里斯·斯托达德;从盘起头发来仍旧感到怪异而别扭的年轻的玛德琳·霍格,到舞会灵魂人物当得有点儿太久——超过十年——的贝西·麦克雷——这乱糟糟的一群人不仅构成了舞台的中心,也只有他们才能一览无余地看清舞台的全景。
音乐突然高昂激越起来,然后,随着砰的一击便戛然而止。一对对舞伴彼此交换着做作而又随意的微笑,开玩笑似的重复着“啦一嘀一哒一哒一咚一咚”。接着,年轻姑娘们的清脆笑语声便将人群爆发出的一阵掌声淹没了。
有几个没带舞伴的小伙子刚要插队,却被困在舞池中央,只好悻悻地退回到墙边。这可不像圣诞节的狂欢舞会。这些非正式的夏日舞会应该是温馨、热烈和令人愉悦的,结了婚的年轻人也会起身跳上几曲古老的华尔兹和骇人的狐步舞,年纪更轻些的兄弟姐妹则会报以宽容的笑意。
在耶鲁随便上过几天学的沃伦·麦金泰尔就是那些倒霉的单身小伙子之一。他从晚礼服口袋里摸出一根香烟来,漫步走出舞厅,来到半明半暗的宽敞游廊上。成双成对的人们散坐在桌边,悬着灯笼的夜空里充满了喁喁低语和隐约笑声。他不时朝不那么专心的人们点头致意;从每~对情侣身边经过时,脑海里都会闪过几近忘却的零星往事。城市不大,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过去了如指掌。比方说,吉姆-斯特兰和埃塞尔·德莫雷斯特三年前就已私订终身了。大家都知道,吉姆一旦在一个职位上做满两个月,她就会嫁给他。可他们此时看起来有多无聊,有时埃塞尔看吉姆的眼光有多厌倦,就好像她在想为何将感情藤蔓缠绕在这样一棵飘摇在风中的杨树上。
沃伦十九岁,对那些没能去东部读大学的朋友满怀同情。但就像多数小伙子一样,他在远离家乡的时候却爱天花乱坠地吹嘘家乡的姑娘们:吉纳维芙·奥蒙德,她是普林斯顿、耶鲁、威廉姆斯和康奈尔的舞会、家庭派对和橄榄球赛上的常客;黑眼睛的罗伯塔·狄龙,她在同龄人中间就像海勒姆·约翰逊或泰·科布①那样大名鼎鼎;当然还有玛乔丽·哈维,她除了有仙女般的面容和让人目眩神迷的口才,单凭在纽黑文上一季的轻舞鞋舞会上接连侧翻了五个筋斗就已声名大噪了。
沃伦与玛乔丽在同一条街上长大——街对面就是她家,早就“为她神魂颠倒”了。虽然有时似乎也会用一丝感激来回报他的爱慕之情,但她已经用百试不爽的方法测试过他,并已经郑重告诉他她不爱他了。她的测试方法就是,当她离开他身边时就忘掉他,与其他男孩谈情说爱。沃伦对此十分气馁。尤其是这个夏天,玛乔丽三天两头去外地做短途旅行。每次回家后的那两三天里,他都会看见哈维家前厅桌子上堆满了她的信,信封上是形形色色的男性笔迹。更糟糕的是整个八月份,她从欧克莱尔②来访的表妹伯妮斯都住在她家里,想与她单独见面似乎不可能——每次都得大费周章,找个人来陪着伯妮斯。随着八月份渐渐接近尾声,这可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尽管沃伦对玛乔丽十分崇拜,却不得不承认伯妮斯表妹有点儿缺乏魅力。她长得挺漂亮,深色头发’,气色红润,但在派对上实在无趣。每个星期六晚上,他为了讨好玛乔丽,都要尽职尽责地同伯妮斯卖力跳上长长一支舞。但每次和她在一起,除了乏味无聊,他什么感觉都没有。
“沃伦。”一个柔柔的声音
导语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包括“伯妮斯剪发”“冰宫”“本杰明·巴顿奇事”“像里兹饭店那么大的钻石”等短篇故事。这些故事主题严肃、内容深刻、结构严谨、文笔舒展,反映了一个天才小说家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代表了菲茨杰拉德已臻成熟的创作思想和已经形成的艺术风格。
序言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现代派
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既是“迷惘一代
(the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乐时
代(theJazzAge)”的代言人。他的文学创作以长篇小说
闻名于世,代表作品包括《人间天堂》(1920)、《美丽
与毁灭》(1922)、《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夜
色温柔》(1934)、《最后一个大亨》(1941)等。尤其
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更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
之一,确立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
时,他也留下了一百七十个短篇小说,有生之年出版过《
时髦女郎与哲学家》(1920)、《爵士乐时代的故事》
(1922)、《所有忧伤的年轻人》(1926)、《清晨起床
号》(1935)四部短篇小说集。其中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的篇目有《本杰明·巴顿奇事》(1922)、《像里兹饭店
那么大的钻石》(1922)、《冬天的梦》(1922)、《富
家子弟》(1926)、《重访巴比伦》(1931)等。如果说
菲氏作品的文学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优雅脱俗的文风
、精致典雅的遣词造句,那么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
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本选集拟重点译介菲氏短篇小说的十
三个经典篇目,既集中反映其巅峰时刻的最佳创作状态,
又注重其不同阶段(1920—1936年间)的代表性题材与文
风,以飨读者。
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
圣保罗市的一个中上阶层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有着爱尔兰
和英格兰血统,内战后从东部的马里兰州移居到中北部的
圣保罗市;母亲是一名爱尔兰移民、杂货批发商的后裔,
从娘家的一位婶母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确保菲氏一家
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斯科特的童年是在纽约州
水牛城度过的,1908年以前偶尔会去父亲在保洁公司供职
的西弗吉尼亚探访,1901年至1903年也曾在纽约州锡拉丘
斯待过不到两年的时间。由于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早年
在天主教学校读书,上学期间便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十三岁在校报发表了首篇侦探小说习作。1913年,他进
入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他跟未来的评论家、作家埃
德蒙·威尔逊(1895—1972)和约翰·皮尔-毕肖普
(1892—1944)交上了朋友,并热衷于为学校的刊物和剧
社写稿,但1917年因为学业不佳而被迫退学参军。遗憾的
是,他在尝试写作之初的两次投稿都遭到了拒绝。他驻扎
于亚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附近时遇见并爱上了州最高法
院法官的女儿——十八岁的“时髦女郎”泽尔达·塞尔
(ZeldaSayre,190)一1948),此后便开始了一生的追
求和挣扎。退伍之后,他一边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边
从事文学创作。怎奈无法说服泽尔达相信他能够负担得起
她那奢侈的生活方式,泽尔达犹豫之下撕毁了婚约。斯科
特回到父母家的老宅之后,修改了先前的手稿,出版了这
部以他在普林斯顿读书的经历为素材的半自传体小说《人
间天堂》。小说于1920年3月26日面世,大获成功,不仅奠
定了他毕生文学创作事业的基础,创作所得也为他赢得了
与泽尔达的婚姻。次年10月,独女弗朗西斯出生。
1920年代,菲氏夫妇纵情享乐于纽约上流社会,往返
于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活跃于以海明威为代表的巴黎和
蔚蓝海岸的旅欧美国人社交圈,而这十年也是菲茨杰拉德
的创作高峰期。为了维持妻子的奢华生活,斯科特一边从
事严肃文学创作,一边为《星期六晚报》《科利尔周刊》
《绅士》等杂志撰写短篇小说,并把作品卖给好莱坞。具
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被公认为菲氏杰作的《了不起的盖
茨比》当时并未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正是这些畅销作品
为他赚取了丰厚的报酬。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泽
尔达的医疗账单还是让斯科特经常入不敷出,多次向他的
经纪人哈罗德·奥伯和他的编辑麦克斯韦·珀金斯借款或
要求预支稿费。:1930年,由于经济困境、酗酒问题以及
斯科特与女演员的婚外恋情,他与泽尔达的婚姻出现了裂
痕,泽尔达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余生一直未能痊愈。
1932年2月,她住进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菲普斯诊所,后于1936年转入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
市的高地医院。此间,斯科特以他与妻子的关系和奢靡生
活以及酗酒问题为题材创作了自传体小说《夜色温柔》。
作品于1934年发表后反响平平,但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样,获得了后世的认可和好评。直到1940年去世之前,
斯科特在为好莱坞、米高梅等影业巨头捉刀代笔当编剧的
同时,也曾多次因酗酒而住院治疗。长期酗酒已严重损害
了他的健康,四十四岁在洛杉矶死于心脏病复发。绝笔之
作《最后一个巨头》的未完手稿由埃德蒙:威尔逊接手,
编辑出版。
在现当代美国文坛上,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牢牢占
据了文学经典殿堂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它不仅在市场上
经久不衰,还是美国大中小学的必读书目之一。1925年出
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菲茨杰拉德写作生涯的巅峰
之作。它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光彩夺目的财富和成功表象下
贪得无厌的欲望、践踏人性的罪恶和丑陋凉薄的世态,淋
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写作技巧。在菲氏过世后不久
,《纽约时报》曾宣称,菲茨杰拉德“在文学意义上创造
了一代人……他可能阐释乃至引导了他们,让他们在中年
时期看到了即将毁于一旦的一种不同的、更高贵的自由”
。事实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一直延续到大萧条初期
的大致十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菲茨杰拉德称之为
“爵士乐时代”,因爵士乐在美国以及英法等地风靡一时
而得名。同时,由于美国传统的清教道德伦理价值体系已
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这十年亦被称作“
喧嚣的二十年代(theRoaringTwen.ties)”。作为“爵
士乐时代”的亲历者和代言人,菲茨杰拉德一方面热情洋
溢地投身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的上流社会生
活,亲身体验了奢华和浪漫背后的空虚和无奈,乃至“美
国梦”的幻灭和失落;而另一方面,他又能与生活拉开距
离,冷眼旁观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并在文学创
作中冷静地检视并剖析时代精神。作为时代见证者,他笔
下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既是他自己和泽尔达的生活写
照,又是同代人的醒世宝鉴,为后世留下了颇具时代特色
和文化价值的微缩文学景观。
《作家的下午》(1936)是其晚期作品。从文体来看
,既是短篇小说,又有散文的特征,可以从中看出作家“
在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惨遭失败之后力图改变创作形式
和素材的努力”。①作品首发于《绅士》杂志,被认为是
菲氏最好的非虚构类作品,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崩溃系列
。主人公带有明显的自传印记。酗酒带来的健康问题刚刚
得以缓解,作家试图恢复往日的写作状态,在日常生活中
重新找回巅峰期的灵感,可惜效果欠佳,字里行间在平静
安详中透出一丝令人窒息的绝望。
最后,本选集特别推出菲茨杰拉德的三篇遗珠之作—
—《人气女郎》《口红:校园喜剧》和《橄榄球场》。这
三篇均为首译,至少到目前为止在菲氏短篇小说的主要中
译本里未曾见过。它们各具特色,全部带有菲氏小说的鲜
明印记。《人气女郎》篇幅最长,.1922年2月分两次连载
于《星期六晚报》,后被收入英国金星出版社
(HesperusPress)21X)5年推出的现代声音系列短篇小
说。有人认为,将它与《富家子弟》对照阅读,会别有深
意。尤其是主人公恰与作者同名,也叫“斯科特”。这一
巧合令人浮想联翩。《口红:校园喜剧》最初是美国制作
人约翰·康西丁于1927年请菲茨杰拉德为女演员康斯坦斯
·塔尔梅奇量身定制的一个剧本,但因故未能采纳。菲氏
随后将其改编成短篇小说,原稿保存于普林斯顿大学图书
馆,后收录于《菲茨杰拉德一海明威年鉴》(1978)。《
橄榄球场》在1928年1月发表于《星期六晚报》,是作者专
门为1927年的橄榄球赛季所写,也是他在巴塞尔系列以外
发表的唯一以橄榄球为题材的故事。晚报编辑托马斯·科
斯坦读后表示,菲茨杰拉德“捕捉到了橄榄球赛的真正精
神,或许以前还从未有过”。①这三篇故事的内容在此恕
不赘述,留有悬念,有待读者赏鉴,以彰显首译之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杨苑、余璇、郭燕夫三位本人指导的翻译
硕士生为之付出了不少努力。三篇译文经反复推敲打磨,
并由本人修正、校对后方才示人。
我国当下的翻译事业已进入一个可喜的繁荣期,不仅
译者的身份逐渐得到了公众认可,而且译著的分量在学界
也有所增加。在这个前提下,经典重译这一领域也重新焕
发出勃勃生机,而文学经典的每一次重译无疑都会展现出
时代精神,引领大众阅读品位,相信或多或少会给读者带
来些许惊喜。在此,特别感谢群众出版社的编审萧晓红女
士:感谢她慧眼识珠地从众多欧美经典作家当中选出更贴
近大众品位、更接地气的菲茨杰拉德,感谢她不厌其烦地
再三催促和鼓励,感谢她对编辑工作投入的一腔热忱和心
血。正是由于她的专业眼光和敬业精神,这部《菲茨杰拉
德短篇小说精选》才得以面世,为广大读者送去一份宝贵
的精神食粮。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是记之。
2017年12月31日
于厦门大学
内容推荐
本书作为“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之一,选取了美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十五篇汇编成集出版。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除上述两部作品外,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缘》(1941)。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他的小说可能在文学性、技巧性、实验性上不如很多其他美国作家的小说,但他的小说却非常卖座,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译者:林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7953
开本 32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6
CIP核字 2018015165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2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