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姜建强,旅日作家,开设多个文化专栏,曾任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客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历史文化研究,代表作有《另类日本文化史》《大皇宫》《山樱花与岛国魂》等。
目录
















精彩页
1
日本有位“月亮诗人”叫明惠上人。他写有著名的月亮诗: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月
黏糊糊的像纳豆般,将人与月交融在一种日式的意象中。这与中国人对月的感觉不同。《红楼梦》中湘云观池中鹤舞,吟出“寒塘渡鹤影”,而一旁的黛玉则对出“冷月葬花魂”。黛玉一不小心将月切换成了葬的一个装置。冷,当然是其属性了。
在日本,月亮女神又名“辉夜姬”。她是日本古老传说《竹取物语》中的主人公,诞生在月亮上,然后落入凡间。一位伐竹老翁有一天在森林的竹芯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只有九厘米高的可爱女孩,全身散发着清辉,便带回抚养。一位月上之人为何降临凡间?据说她在月宫做了坏事(罪)而被罚至凡尘,惩罚期过了便又回归月宫。这位公主在惩罚期内都做了什么呢?她先后拒绝了包括天皇在内的六名贵族的求婚,用禁欲换取了重回月宫的资格。那么从逻辑上看,这位美丽的公主在月宫因性犯罪而被罚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恰与粗线条的日本性文化相吻合。因此对日本人来说,“辉夜姬”是他们从孩童时代就熟识的生命体验:凡间是个历劫之地,月宫是个虚幻的圣洁地。
2
日本有“月见”之说。
在日本有这么一句话:月月见,见月之月何其多。但月见之月只能是特定某个月的月,即十五之夜的中秋名月。“名月”这个词,日本人正式使用是在室町时代。江户初期的俳人森川许六,依据对天象的敏感,首先将名月和满月作了俳句季语式的区别。他说:名月仅限八月十五一夜也,明月则四季通运。确实,从历象来说,满月一年有十二回,但八月十五之夜只有一回。
但“月见”亦能生出忧郁与厄运。依据月的阴晴圆缺,生出死生一如的不死观念,因而对月憧憬的同时又生出恐怖,于是在人的精神暗处,住着月的阴影。故日本也有“月忌”的风习,奉劝人们还是不“月见”为好。如日本有“月待”之语。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解释道,这里的“待”不是等待月出,而是暗指在神的身边,与神一起过夜。从古风的意义上,“待”(まち)是与“祭祀”(まつり)相近的语言。所以日本人的月见,一开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赏月之意,而是取其反义。望月是被视为禁忌的。《更级日记》里,丧母的孩子们看着洒下的月光,作者便慌忙用衣袖遮住孩子们的脸。为什么要遮脸?是怕望月给人带来不好的预兆。《源氏物语》的“宿木帖”里也有月见是禁忌之事的说法。这些都是畏惧于月光的魔性。
但这个风习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成褒义,月见又成了一种优雅的嗜好。平安中期以后,日本流行阿弥陀净土信仰。阿弥陀如来远渡重洋来到这里,正好与山那头挂着的月亮在形象上有联系重叠的一面。再从日本神道背景来看,神道强调月见中含有咒术之趣。月读命是掌控夜国之神。日本人在月见之时供上团子和芋头,以示对月神的感谢。在京都有月读命神社,表明“月读命”身为月神而以古物神为祀。
京都的桂离宫是日本的名园。这里的“桂”来源于中国的“月桂”传说。与银阁寺再建同年,一六一五年,采用小堀远州等人的设计营造的桂离宫,以月见台为主体,名字中以“月”当头的庭园楼阁随处可见,表现出对“月见”的良苦用心。营造者智仁亲王原本是天皇的候补人选,但他与当时的为政者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闹翻,被驱逐出权力圈。这里有趣的点在于,如果说以月见而著名的银阁寺是将军足利义政权力的象征,那么,这座桂离宫则是智仁亲王为逃避凡间而隐居的场所。一个是权力的象征,一个是隐居的象征。在文化史上,足利义政保护“能”的艺术,让其集大成者世阿弥走向幽玄之美,这是通过银阁寺这个权力的“月见”得到的灵感。智仁亲王则以一个失败者的隐居之眼,通过桂离宫的“月见”体验到幽玄之美。同是月见,其路径不同,心境不同,这是多么显而易见。
以设计师和茶人小堀远州为主导的桂离宫设计者当中,有一部分人还同时参与了日光东照宫的设计。众所周知,日光东照宫是家康的灵庙,是德川家的象征,是胜者的骄傲,当属名副其实的太阳建筑。对照名副其实的月亮建筑桂离宫,对设计者来说,阴阳秉持或许是个重要的平衡支点。这种包含桂离官月见桥的庭园,成了以后大名建造庭园的范本。作为效忠德川幕府的证明,庭园和月见在这里又成了一种媚俗(上)的仪式。用清高淡远(月见)和空灵幽深(庭园)将自己埋葬的同时,也是对为政者的歌功颂德。所以有日本人说桂离宫是败者的象征,其出处就在这里。真可谓阴阳割昏晓。冈仓天心说,小堀远州这样的茶人,追求“夏日的一群树林,微微可见的海洋,淡淡的夕月”,说的是刚刚觉醒的灵魂虽然还未从过去黑暗的梦境中摆脱出来,但已经沉浸在柔软灵光的甘甜的无意识之中,对彼方天空下的自由充满憧憬。桂离宫弥漫的正是水月镜花般的迷离氛围——“淡淡的夕月”。
P2-5
导语
一本书让你全面读懂日本和日本人,堪称当代的《菊与刀》,旅日作家、文化专家姜建强深度解读日本之书,以十六个汉字,解读日本文化之美,胜过看无数部电影、无数趟旅游,让你完成一次深度文化游历。
十六重精巧的剖析,由表及里,由现实到精神,完成由“画皮”到“画骨”的深入观察,这是无法在旅途中看到的日本,无法通过影像感知的日本。
内容推荐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是旅日作家姜建强的推出的重磅文化随笔,深度解读日本之书。
在旅日多年的姜建强眼中,日本有值得无限探究的风情。从现实中的花鸟风月,到充满仪式性意义的“萌”“侘寂”“阴翳”,小小的岛国将其独特的审美渗透在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里。
十六个汉字选取的角度虚实相生,由外在逐层深入内涵。从作为表象的花、月、雨等现实风物,到神鬼信仰带来的充满仪式感的箸与葬文化,然后延伸到独特的“寂”和“翳”。
十六重精巧的剖析,由表及里,由现实到精神,完成对日本文化由“画皮”到“画骨”的深入观察,一本书让你读懂日本和日本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建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30008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26
CIP核字 2018047862
中图分类号 G131.3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