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面对死亡的人(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国历史学家阿里耶斯的这一著作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全面且事无巨细地介绍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并对其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上卷标题为“卧像的时代”,共分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5-18世纪人们对于死亡的屈从态度,墓葬之地(教堂中的圣墓及公墓),临终时刻、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墓葬及墓碑形式,雕像形式,灵魂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皆会死 第一章 被驯服的死亡 预感死之将至 暴卒 圣徒之死不同凡俗 仰卧而去:通俗的死亡仪式 公众性 史之留痕:二十世纪的英国 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死者入眠 繁花似锦的花园 听天由命 被驯服的死亡 第二章 圣陵旁,教堂中 圣人的庇佑 公墓成镇,墙内安葬 墓地:“教会的怀抱” 被诅咒的葬法 教规:教堂内严禁下葬 习俗:教堂即墓地 堂院与藏骸所 集体墓葬坑 骸骨堆 敞开的大墓地 避难所与居住地 广场和公共场所 教堂取代圣人 哪座教堂? 教堂的何处? 何人葬入教堂?何人葬入墓地?图卢兹的例子 英国的例子 第二部分 自身之死 第三章 死的时刻生的记忆 来世说,心态的标识 最后的降临 末日审判,生命之书 生命终结时的审判 关于死的种种母题 传教方针的影响?死亡率过高? 对生的热恋 贪恋红尘与静物画 收藏家 挫败与死亡 第四章 对彼岸的担保 古仪式追思祷告 悲伤逝抱紧遗体 为亡灵祈祷 古老仪式:念诵人名 害怕下地狱,炼狱与等待 罗马弥撒:死人的弥撒 圣体拜领台的祈祷 僧侣的情感:教堂的财富 中世纪后期的新仪式:教士的作用 新的送葬队:教士和穷人组成的队列 遗体从此藏在灵柩台上的棺材里 丧葬弥撒 入土之日在教堂做法事 下葬之后的种种法事 慈善基金及其公告 教友会 此岸和彼岸的保障;遗嘱的功能;财产的重新分配 财富与死亡;用益权 立遗嘱:良心的责任,个人的行为 遗嘱,文学体裁 还是被驯服的死亡 第五章 卧像、跪像与灵魂 坟墓成为无名墓 从石棺到木棺,以及穷人的“无棺” 生之追忆,死之葬地 圣徒与伟人之例外 天上地下:两种生命延续形式 十世纪朱的情况 碑文的恢复 首先是身份与祈祷 召唤行人 英雄事迹,义举善行,长篇的生平悼文 家庭情感 根据外形的坟墓分类,带墓志铭的墓 竖墙墓,巨型建筑 趴在地上的平墓 想象中的坟墓博物馆:卧像—休眠 仿照卧像安置尸体 灵魂迁移 卧像与跪像的联系:双桥墓 跪像 返回肖像·死者面模·纪念塑像 卧像和跪像的末世意义 墓地,墓上十字架 马尔城墓地 献仪墓与“供养碑” 灵碑 还愿牌 祭堂与家墓 虚拟博物馆的教益 注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面对死亡的人(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 |
译者 | 译者:吴泓缈//冯悦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679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2 |
CIP核字 | 2018253601 |
中图分类号 | B08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