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十位震撼世界乐坛的大音乐家的故事和逸话为中心,通过讲述趣闻传说,介绍西方知名的古典音乐家,向读者普及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深入浅出,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书内附有丰子恺先生亲作音乐家肖像10幅,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祖师,其漫画作品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多反映社会现象,早期出版的画集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儿童漫画》《学生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与其漫画一样,别具风格,多用平淡笔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目录
自序
近世西洋乐坛之盛况
——十大家在近世乐坛上的位置
{一} 音乐艺术的独立
{二} 器乐的勃兴
{三} 主调音乐的成立与奏鸣曲的发达
{四} 标题音乐的兴行与乐剧的建设
海顿(Haydn)
{一} 大音乐家的初步
{二} 流浪时代
{三} 得意时代
{四} 海顿与莫扎特
{五} 海顿与英国
{六} 高龄与大作
莫扎特(Mozart)
{一} 家学渊源
{二} 惊人的神童
{三} 少年时代
{四} 贫困与恋爱
{五} 音乐家与结婚
{六} 杰作与夭死
{七} 生活与艺术
贝多芬(Beethoven)
{一} 英雄的贝多芬
{二} 狂徒的贝多芬
{三} 儿女的贝多芬
{四} 狂岚的少年期
{五} 苦恼的袭击
{六} 《月光奏鸣曲》
{七} 《英雄交响曲》
{八} 永远的恋人
{九} 对命运的战斗
舒伯特(Schubert)
{一} 终身的贫贱
{二} 放浪的天才
{三} 作曲的突发
{四} 生活的苦况
{五} 舒伯特与贝多芬
柏辽兹(Berlioz)
{一} 浪漫的全生涯
{二} 愤怒的天才
{三} 故乡与初恋
{四} 横逆的成长
{五} 《幻想交响曲》的动机
{六} 吻尸与暗杀
{七} 创作的欢喜
{八} 晚年的寂寥
肖邦(Chopin)
{一} 哀愁的一生
{二} 钢琴诗人的素养
{三} 革命与去国
{四} 恋爱与作曲
{五} 晚年的颓唐
舒曼(Schumann)
{一} 创作与批评的兼长
{二} 天赐的乐才
{三} 法律与音乐的战斗
{四} 乐坛上的现身
{五} 恋爱的诉讼
{六} 如诗如花的结婚生活
{七} 发狂、投河、死
李斯特(Liszt)
{一} 对于异性的磁力
{二} 慷慨慈悲的艺术家
{三} 幼年生活
{四} 演奏会的开始
{五} 失望的考验与先辈的感化
{六} 家庭生活
{七} 钢琴演奏家的活动
{八} 魏玛的结实
瓦格纳(Wagner)
{一} 从文学到音乐
{二} 从伦敦到巴黎
{三} 亡命时代
{四} 巴伐利亚国王的宠爱
{五} 瓦格纳与尼采
{六} 瓦格纳的幻灭
{七} 拜雷特的结实与晚年
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一} 悲怆的音乐家
{二} 音乐家与死
{三} 音乐家的出发
{四} 教授时代
{五} 作曲上的逸话
{六} 恋爱的失败
{七} 自由创作时代
{八} 神秘的结婚
{九} 隐遁及晚年生活
记父亲丰子恺的音乐生活与著述 丰元草
序言
有名的音乐史的著者安布洛兹(August Wilhelm
Ambros)曾经有这样的话:“著名人物的生涯中的传说和逸
话,不但能表出其人物的精神倾向,又能简劲地表出其人
物生存的时代的精神倾向。”我对于这话很有同感。
我写完了本书之后,觉得在十大音乐家的生涯的零星
故事中,很可以窥见音乐在近世欧洲的地位的变迁:海顿
学得了一手好技术,只能立在十字街头卖唱。后来被埃斯
台哈奇公爵雇用为副乐长,然其委任状上条件之苛刻,犹
如一张卖身契。可见西洋音乐在百余年前完全是贵族的娱
乐品,音乐家完全是贵族的家仆。莫扎特的时代,音乐家
的地位已经略高些,卖唱一变而为“演奏旅行”的美名,
然而他在萨尔斯堡(Salzburg)①的大主教手下供职,仍被
同佣工一样看待,与男女仆役同桌而食。贝多芬的时候情
形就不同。贝多芬脾气发作的时候,当面唾骂伯爵为“驴
马”;拿破仑失节而即皇帝位,贝多芬把为他而作的《英
雄交响曲》撕破,丢在地上,终身不齿他。音乐者的地位
已凌驾贵族了。以下的浪漫派群音乐家,如舒伯特、柏辽
兹、肖邦、李斯特、舒曼等,就正式占据了艺术家的地位
,在其生活中可以窥知个个是清高、名贵,或浪漫、潇洒
的艺术家。舒伯特的安贫乐天,柏辽兹的喑呜叱咤,肖邦
的孤高自赏,舒曼的热烈情怀,李斯特的豁达大度,都在
其生涯的断片中表示着。公侯贵族的势力,在他们已经视
同尘土了。看到巴伐利亚国王把四万银币装了专车,命兵
士护送到瓦格纳的别庄中,回顾海顿的卖唱与卖身,莫扎
特的与仆役同桌而食,真是不可同年而语了。到了现代,
柴科夫斯基从泥工口中学得《D调四重奏》的主题,又在山
中买了酒食款待农民,请他们唱民谣,从民谣中采取材料
,作成《钢琴三重奏变奏曲》。由此可知音乐又从艺术家
的清高地位降于山野农民之间。现代民族乐派的兴行,于
此可见一斑了。音乐从贵族的娱乐物变成艺术家的陶情品
,再由艺术家的陶情品变成民众生活的反映,在音乐家的
生活的片断中均可历历窥知其递变的痕迹。
此书大体根据服部龙太郎的《世界音乐家物语》,又
参考其他书籍。这不是正式的音乐家评传,而是以音乐家
生涯中的故事和逸话为中心的记录。
这册书原只能作为好乐者的案头装饰品;或放在钢琴
台上,作为弹琴者休息时的消遣品。但照安布洛兹的看法
,此书对于音乐爱好者的贡献或者不止装饰与消遣而已。
况且聪明的读者,所发现的一定不止我所感到的上述的一
端。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日 子恺记于沪杭车中
导语
丰子恺在音乐上的成就并不输于他的漫画、散文和翻译。丰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始专事普及音乐常识,翻译撰写了多种通俗音乐读物。
一本书阅尽近世西洋音乐的精华——从交响乐之父海顿到音乐神童莫扎特再到与命运战斗的贝多芬、从钢琴诗人肖邦到歌曲之王舒伯特,从小品大家舒曼到钢琴大王李斯特,等等。
趣味性强。十位音乐家的成长恋爱、创作作品、演出活动乃至困苦磨难在书中均有呈现,且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发展的概貌。
精装插图本,双封设计,特种纸带丝绒护封加布纹耐磨牛津里封,80克胶版纸印刷,沉稳雅致,尤其适合典藏。书内附有丰子恺先生亲作音乐家肖像10幅,超值赠送精美书签1枚。
后记
记父亲丰子恺的音乐生活与著述
丰元草
父亲从二十年代开始直到1975年去世,从事艺术事业
长达五十多年。其所涉猎的艺术门类遍及美术、音乐、文
学、书法等各个领域。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著作。从这些
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艺术常识、理论和技法,并且
可以看到他那灌注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言谈,看
到他那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
父亲的事业成就主要在于美术(漫画),但他对音乐的
重视与提倡实不亚于美术。他对音乐艺术有很高的评价,
认为“音乐是艺术中最活跃,最动人,最富于‘感染力’
的一种”,音乐的宣传力可以
“普及于全体民众,像血液周流于全身一样”。
从童年时代开始,音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2年他在《儿童与音乐》一文中回忆了儿童时代唱过的
歌曲,惊叹“音乐感人的力至深至大”。当时所唱的歌大
部分是光绪末年出版的沈心工编的小学唱歌。有一首《励
学歌》,歌词是:“黑奴红种相继尽,惟我黄人酣未醒。
亚东大陆将沉没,一曲歌成君且听。人生为学须及时,艳
李秾桃百日姿。……”当时正值清朝末年,四方多难之时
。老师慷慨激昂,声色俱厉地向同学们讲解当时政治的腐
败,人民的不觉悟,勉励同学要努力用功。不然将落得同
黑奴红种一样的下场。他听了十分感动,后来回忆说:“
我唱到‘亚东大陆将沉没’一句,惊心跳胆。觉得脚底下
这块土地果真要沉下去似的。”据父亲回忆,儿时所唱的
爱国歌曲中,还有李叔同的《祖国歌》也给他留下很深的
印象。他在1958年写的《回忆儿时的唱歌》一文中说,虽
然事隔五十年,他仍然清楚地记得:“我们一大群小学生
排队在街上游行,举着龙旗,吹喇叭,敲铜鼓,大家挺起
喉咙唱这《祖国歌》和劝用国货的歌曲。”
李叔同就是他后来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音乐、
美术老师。他是中国新文艺的先驱之一,是我国话剧创始
人之一,他最早把油画、钢琴音乐介绍到中国来。李先生
的指导和影响,促使父亲走上了毕生从事艺术的道路。他
在1928年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所收集的歌曲,大多
是李叔同配歌词或兼作词、曲的(这些歌在新中国成立后又
编为《李叔同歌曲集》,1958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如《
送别》《忆儿时》等都是当时学校里普遍传唱的歌曲。他
在歌集的序文中深有感受地回忆这些歌曲说:“我们的心
灵曾被润泽过,所以至今还时时因了讽咏而受到深远的憧
憬的启示。”
对于儿童的音乐教育,父亲曾给予特别的关心。上面
所述,就是他现身说法地强调音乐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性。
他曾为《中文名歌五十曲》作封面画,画一群儿童在唱歌
。又为他翻译的一本《孩子们的音乐》设计封面,画两个
孩子在奏乐。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曾与我大姐夫杨民望合译
《唱歌和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法》等,还翻译了《幼儿
园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育》。他曾祝愿说:“我
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
乐教师,使他们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

1921年,父亲去日本游学,主要学习绘画和音乐,曾
苦练小提琴,并参加种种音乐活动。此外还学习外语。他
去日本时经济上全靠亲友的资助,后来由于接济不上,在
日本总共才杲了短短的十个月就回国。可以想见,他当时
是如何刻苦地放下画笔就拿起小提琴,如何勤奋地博览群
书、贪婪地学习的。
……
在重版的前夕,我重读了本书,注意到了父亲在1929
年本书初版时所写的《序言》。他在《序言》中说,此书
“只能作为好乐者的案头的装饰品……作为弹琴者休息时
间的消遣品”。但我更注意到。他紧接着又指出,本书的
贡献“或者不止装饰与消遣而已”。他用社会发展的眼光
,从编写的音乐家故事中看出了一些重大变化:从海顿、
莫扎特到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在逐渐
提高,体会出“在十大音乐家的生涯的零星故事中,很可
以窥见音乐在近世欧洲地位的变迁”。这是他提示读者如
何从阅读这些故事中获得教益的一种启示。
我觉得父亲写这本书时,也按照他那一贯作风,力求
写得浅显活泼。但由于本书毕竟是二十年代所作,又是参
考当时国外资料写成的,有些方面难免受这些资料的影响
。而且由于采取了故事的形式,讲述时又过分地讲究那种
趣味性而颇使人感到有不足之处。例如,对其笔下的音乐
家往往着重描写个人生活、恋史与个人的事业而很少写社
会背景;又往往着重描写音乐家的才华惊人、名声显赫而
较少写其刻苦学习的过程,等等。但作为二十年代父亲的
旧作重版,如果本书能给一般读者增加一点音乐知识,培
养一点音乐兴趣,也就达到父亲当初写这本书的目的了。
以上记写了父亲的音乐生活与著述,以及我自己阅读
本书后的一点感想,一方面供读者参考,同时也借此表示
对去世多年的父亲的怀念。
精彩页
音乐在其诸姐妹艺术中,性质全然奇特。不但其本质的抽象性与流动性为一切艺术所不能及,其发展状态也与别的艺术迥乎不同。人类文化开幕以来,各种艺术依了文化的进步而竞逐展进,犹如赛跑一般。然这赛跑好比寓言中的龟兔竞走,音乐艺术在文学艺术中,犹之兔在群龟中。自从出发以来,群龟匍匐前进,不少休息;兔却在路中打了一个瞌睡。一觉醒来,看见群龟已在前面,立刻奋起直追,刹那之间超过了它们。西洋音乐的发达情形正是如此:自从文化开幕以后,文学、绘画等徐徐地通过各个时代而不息地进步,一直发达到今日的状态;音乐在远古的希腊时代曾经一次发达,以后就收旗息鼓,一直沉默了二千年之久,到了二百年前的十八世纪,方才觉醒。在这二百年中用了可惊的速度而展进,到了现在,不但与文学、美术等并驾齐驱,其发达竟超乎文学、美术之上,近世乐坛的闹热的盛况,实为文坛与美术界所不能比拟。不进则已,一进就飞跃跳越,音乐的发达状态实在奇怪得很!别的艺术在二千余年中徐徐地积成的成绩,音乐只要两个世纪就超过它们,音乐的发达能力实在伟大得很!所以音乐在诸姊妹艺术中,是性质全然卓拔不群的一种奇特的艺术。
希腊时代的音乐,乐器已都不可考,乐谱已完全失亡,遗留下来的只是历史上的一笔记载,实际的音乐早已埋葬在渺茫的过去中,对于现代的我们全然没有什么关系了。中间沉默的二千年的日月,当然没有一点成绩可言。所以西洋音乐的历史很短,差不多是二百年前诞生的一种艺术。西洋音乐史的第一页不妨从十八世纪说起,十八世纪以前简直同没有音乐一样。因为在可考据的范围内,真正发达的音乐,真正成为一种“艺术”的音乐,是从十八世纪初叶方始成立的。详细的情形与理由,读了后面的说明自能了解。约言之,远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已不可考,二千年内的音乐被别的艺术(例如舞蹈、文学)所利用,又为宗教所拘囚,变成了宗教的奴隶。直到最近二百年前,方始遇到救世主,恢复其独立的自由。此后方有真正的发展。
所以严格地说,西洋音乐没有古代史。说“近代音乐”,其实就是音乐史的全部。故所谓“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不是西洋音乐史上的一部分,其实就是西洋音乐全史上的十大代表者。这一点要请读者特别注意。
西洋音乐全史缩印在最近的二百年中。在这二百年中,西洋音乐的发展实在是急进的,飞跃的!乐派的经过,乐风的递变,乐曲形式的展进,乐器的发达,音乐表现力的增大,音乐演奏法的进步,都在这二百年中像春潮一般地澎湃而下。现在音乐最发达的欧洲诸国的好乐者,已嫌协和音的对照过于平凡,甚至在乐曲中应用不协和音,以作成新奇的对照;嫌乐器的刺激过于力弱,甚至在管弦中应用大炮,以加强乐曲的节奏。照这种现状看来,音乐发达似乎已经达于极点,前面已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倘一直用这速度发展下去,则明日的音乐界,再过二百年后的音乐界,将展出甚样的新天地来,实在是不堪设想的事了。
回溯二百年中,西洋音乐的发展经过四次的展进与变化,而达于今日之域。第一是音乐艺术的独立,第二是器乐的勃兴,第三是主调音乐的成立与奏鸣曲的发达,第四是标题音乐的兴行与乐剧的建设。今就各项略说于下。
{一}音乐艺术的独立
音乐,大概是为了其特殊的性质的原故,一发生就受别的东西的羁绊,与别的东西互相提携而进步,不容易独立而前进。音乐的起源,诸说纷纭,最稳当的办法,莫如从想象上探究,说音乐起源于“律动”(Rhythm)。律动的母胎中,同时产生一对双生儿,即“音乐”与“舞蹈”。后来产生“文学”“演剧”。音乐的幼年时代,全靠其姊妹艺术的扶持而长育,一向不曾独立。其最初的扶持者是“舞蹈”。开卷曾经说过,音乐有抽象性与流动性,为一切姊妹艺术所不及。例如舞蹈,必须用身体的动作为材料;文学,必须用具体的言语为材料;演剧,又必须兼用身体的动作与言语二者为材料,音乐只要用一缕的音。虽然唱歌与奏乐也要用身体与乐器,但身体与乐器究竟不是音乐表演的主要材料,其情形与在舞蹈、文学、演剧中迥不相同,我们所鉴赏于音乐者,结果只有一缕的抽象而流动的音。音乐有这样的特殊的性质。音乐所以必须受别的艺术的扶持而发达,其原因正在于此。因为人类向来有一大要求,即对于无论何物喜欢其具体化,又概念化。对于音乐当然也起这个要求。但音乐因为有上述的特性,不能单独具体化,概念化。故必须与有具体的表演力的别的艺术(例如舞蹈)相结合,蒙了这艺术的具体的表现的衣服,然后可以立脚。所以音乐的幼年时代,全靠舞蹈的提携而进行——到现在,二者仍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把音乐与舞蹈结合了,还不满足,后来又使它与“诗歌”(文学)相结合,就变成更具体的更概念的一种艺术。希腊古昔的农业时代,春秋祝祭有祭仪的祝歌,战争有战争的祝歌,送葬有挽歌,结婚有庆歌。一切仪式的“歌”,拥护了音乐而进步。除仪式的歌以外,还有文艺作品的诗歌,也和了当时的乐器里拉(Lira)而歌唱。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丰子恺
译者
编者
绘者 绘画:丰子恺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85352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36
CIP核字 2018233933
中图分类号 K815.7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7
152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