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主要分析了恋爱、校园、人生、心理、社会等经常遇到但却常想错的问题!作者冀剑制不谈理论,只以最常见的生活案例,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理性逻辑。用幽默的方式,解决现代人生活中烦恼。跟着纽约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的思路,找出自己恋爱、校园、人生、心理、社会的不理性之处,看清事物的荒谬本质!!!

内容推荐

《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由冀剑制编著。

《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用幽默的方式,解决现代人生活中的烦恼,谁说人是理性的?跟着纽约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的思路,找出自己恋爱、校园、人生、心理、社会的不理性之处,看清事物的荒谬本质!

目录

Chapter1 恋爱篇

 分手是谁的错?

 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不然就不是真爱?

 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对待爱情应该要忠诚吗?

 我这样对他,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骂最后两句的,一定是女人吗?

 男女相处出问题是因为个性不合吗?

 恋爱有秘诀吗?

Chapter 2 校园篇

 老师可以为了学生的未来放个水吗?

 为求高分讨好老师有错吗?

 老师可以随时改变订下的规则吗?

 学习态度占30%合理吗?

 作业借同学抄,是善还是恶?

 别人的成绩跟我有关系吗?

 学生打工是笨蛋还是聪明?

 如何选择与经营学生生涯?

Chapter 3 人生篇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吗?

 信仰是一件蠢事吗?

 遇到困难真倒霉吗?

 坚持到底是对的吗?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最梦幻的工作是什么?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

Chapter 4 心理篇

 我们应该谴责犯错的人吗?

 为什么人们喜欢批评别人?

 谁能摆脱自我中心的思考?

 是自利还是正义?

 沉迷于在线游戏是因为好玩吗?

 上瘾者是自作自受吗?

 如何认识自我(1)?

 如何认识自我(2)?

Chapter 5 社会篇

 何谓正义?杀一救五是否符合正义?

 权力应该如何使用?

 如何评估一位政治人物?

 道德勇气真的是件好事吗?

 依法办理真的好吗?

 人肉搜索是好事吗?

 媳妇应该关心公婆吗?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社会?

试读章节

Chapter 1

分手是谁的错?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在席慕蓉的这首诗里,前半段比较容易做到,后半段可难了。

问题

小玉遇见更好的对象了,因此决定跟条件较差的男友分手,这是谁的错?

哲学思考

“我们分手了!”

当这句话被说出来,仿佛一声响雷落在人群中间,周围的朋友们感到震惊,不知该如何安慰当事人。这是二十年前人们的反应。现在,最常有的反应大概是,“是喔。”一个简短的声音,代表着“我知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应变淡的原因并不是分手的痛苦降低了,而是分手事件太频繁,多到让人麻木了。

当今社会走入自由恋爱,不依照长辈的安排,自己挑选喜欢的人。但这种恋爱经常不怎么顺利。有时是看走了眼,有时是关系变了,有时则是更适当的人出现了,或甚至产生误会而导致决裂等等。

然而,既然是自由恋爱,人人都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情人分手如果出自于个人意愿,那就没有错的一方,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被尊重。不过,当今社会许多人却常常不是这样想的。

当两人同时都想分手时,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彼此当然会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是,真实生活中却经常是一个想分,一个不想分,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比较麻烦。

被迫分手的人通常会感到痛苦,会以被害者自居,亲朋好友也会因为同情他(她),而认为主动提分手的人伤害别人,是错的一方。所以,被迫分手者常常会忘了在自由恋爱的精神上,应该尊重别人不想再跟自己继续交往的事实, 而抗拒分手。社会上就出现了所谓分手前谈判的惯例,“让我们把话说清楚吧!”实际上,既然是自由恋爱,想分手的感觉就够清楚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好理由,而这种根本说不清的谈判就常常演变成一个死亡约会。

既然在自由恋爱的精神上,分手不是任何人的错,那么,我们倒是可以问另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导致分手的?”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当然就是“主张分手的人”(让我们简称此人为A,而被甩的人为B)。因为,只要不提分手,就不会有人因被迫分手而感到痛苦了。不是吗?这个答案事实上太过短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答案会很不一样。

一个很简单可以思考的问题是:“A为什么要提分手?” 这个答案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A实在不愿意再跟B继续交往下去了”。如果答案是这个,那么,真正导致分手的人应该是B。因为,在交往过程中,B在这个情侣关系中造成A的痛苦,而B显然在交往中比较快活,否则就不会抗拒分手了。B若不是不关心A,就是有很多令A讨厌的个性或习惯。也就是说,主动想分手的A实在是受不了B才想提出分手,如果不分手,A就要继续忍受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说,真正导致分手的人事实上是B。

在交往过程中,B让A很痛苦,导致A不愿意继续跟B交往。这种情况导致分手的人是B。因为是自由恋爱,所以我们没有义务要永远忍耐一个讨厌的情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被甩的B应该好好想想在过去的情侣关系中,为何A不愿意再经营下去。通常,如果能够想到这里,分手的痛苦也会降低很多,当B了解是自己导致A想分手之后,才能祝福另一方找到幸福的。

造成一方想分手的原因,第一大类通常或多或少有一些,否则很少有人愿意放弃一段良好的关系进而转入一段陌生不明的恋情。除非,新来的实在太令人向往了。这是第二大类:移情别恋。

在一个感情世界中出现第三者时,如果原本的两人关系良好,通常不会导致分手,顶多会导致劈腿的现象,这是舍不得原来的,又放不下新来的。劈腿通常都会伴随着隐瞒与欺骗,这会是比较有争议的地方,但本章不谈劈腿,谈分手。

如果原本的关系就不是很好,原本就不是很有意愿经营下去,当第三者出现时,自然就会向往新的关系,形成移情别恋的强烈动机。这种情况类似第一类,如果我们深思为什么移情别恋的一方会想放弃原本的关系,那么,我们自然也会想到被迫分手的B喜欢交往过程,但在过程中造成A的痛苦。

然而,如果第三者条件实在太好,让主动想分手的A愿意放弃原本良好的关系,那么,错在哪一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问另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否有权利追求个人最大的幸福呢?”而且,“当一个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必须让另一个人产生失恋的痛苦,这样的行为是否适当?”当然,毫无疑问的,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自私的行为都一定是错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人提出多高的道德标准,如果我们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那么,任何自私的行为都是错的。但是,如果我们降低对他人的道德要求,这样的行为似乎也还不到需要被谴责的地步。

A移情别恋而跟B分手,这是一种自私行为,但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B应体谅旧情人,并且给予祝福。如果B不愿体谅,继续争取,这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同样的,这类行为也应被尊重,A也应该体谅B。

这或许会是一个很难判断对错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通常不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具有良好关系的情侣通常是互相关心对方的组合,这样的组合遇到这类问题时,另一方常常会主动放弃而让情人拥有选择第三者的机会。每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就能欣赏到诗篇般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小结

真正错的人,是指责别人的一方、报复别人的一方。而他(她)自己,却不清楚这一切错的源头,其实就是自己。

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

不然就不是真爱?

小玉:“你可不可以把烟、酒、赌等坏习惯都戒了?”

小王:“不行,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不然就不是真的爱我。”

小玉:“那你爱我的全部吗?”

小王:“当然!”

小玉:“那我希望你把坏习惯戒了!”

小王:“……”

问题

如果爱一个人,却讨厌他的家人或他的生活习惯,这就不是真爱了吗?

哲学思考

“不爱我的全部,就不是真的爱我”,这样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尤其在男女朋友之间,当某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些习性或是缺点有所挑剔的时候,被挑剔的一方就可能会表达这样的想法。例如,某个男生觉得女友交友太多、太任性、太爱睡觉;或是某个女生觉得男友太爱抽烟喝酒、不爱干净、约会迟到、不体贴等等。

“如果爱我,就要接纳我的全部,不然就别再说爱我了。”

如果这样的观念只是用来打情骂俏,用来给生活增添一些吵嘴的乐趣,或是用来给自己的不完美找一点存活的空间,那么,这个想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可别理直气壮地当真了,否则会制造出永远平息不了的风浪。

如果这种“全部的爱”才是真爱的话,那我只能说,或许只有像是吃了迷幻药之后的爱情才是真爱了。当然,的确有这样的时期,在那种浑浑噩噩的浪漫里,爱人的一切都是美的。当人们被浓情主宰,对恋人的任何缺点都会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在梦幻般的爱意里。但是,依据美国人类学家费雪(Helen Fisher)在2004年出版的《我们为何而爱:谈爱情的化学》(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的研究指出,这种状态主要由三种脑神经化学物质大量分泌所造成,而这种情况是无法持久的,最多只能持续三个月。

然而,即使不管这种很有争议性的研究,依据日常经验,我们也可以发现,任何情绪都会随着时间逐渐散去。所以,浓烈的爱是不可能长久的。就算真能保持,理智上也不会有人真的希望如此。因为,身处这种深度恋情,不仅看不见爱人的缺点,也看不见朋友、亲人、社会与未来,因此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当爱情蒙蔽了生活中的一切,从旁人的眼光来看,这跟废人也没什么差别了。

西班牙哲学家贾塞(Jose Gasset,1883-1955)将这种深度恋情称之为“坠入情网”,并且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窄化状态,就像是心理上的狭心症。一个人一旦落入这种状态就没救了,当注意力投注在情人身上愈大,对其他人、事、物就愈不感兴趣。当比例失衡到某种程度时,就再也挽不回了。

除了这种像是吃了迷幻药般的爱情之外,当理智重新主宰人心,爱人的所有缺点就一一呈现,于是乎,冲突就上演了。

从人性来看,要爱一个人的全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们当真要求对方做到这点,就等于要求别人达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样的要求会强烈破坏彼此的关系,而唯一的好处只是能让对方暂时别再抱怨。

举例来说,一个女生如果挑剔男生不爱干净,那么,男生是否可以说:“你既然爱我,就应该爱我的所有个性,所以,你应该欣赏我不爱干净的洒脱。”我想,“爱”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也很难往这方向前进。我们常常都把这个东西太过理想化了。

P3-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冀剑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23633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3232342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