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說明
凡例
自序
楚辭新集注凡例
屈原列傳
屈原外傳
附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蹟考
楚辭目錄
楚辭卷一
離騷經第一
楚辞卷二
九歌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楚辭卷三
天問
天問校正附
楚辭卷四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楚辭卷五
遠游
楚辭卷六
卜居
漁父
九辯
楚辭卷七
招魂
楚辭卷八
大招
離騷贊序
王逸敘
洪興祖敘
辨騷
图书 | 楚辞新集注(精)/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
内容 | 目录 整理說明 凡例 自序 楚辭新集注凡例 屈原列傳 屈原外傳 附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蹟考 楚辭目錄 楚辭卷一 離騷經第一 楚辞卷二 九歌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楚辭卷三 天問 天問校正附 楚辭卷四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楚辭卷五 遠游 楚辭卷六 卜居 漁父 九辯 楚辭卷七 招魂 楚辭卷八 大招 離騷贊序 王逸敘 洪興祖敘 辨騷 内容推荐 《楚辭新集注》,屈復撰,是清代一部有特色、有影響的楚辭注本。該書於當時流行的漢儒與宋儒注解方式之外,另闢蹊徑,立足於文本本身,闡釋文意,闡發情理,既有新意,又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首先,屈復跳出文字訓詁與義理闡釋之窠臼,真正將《楚辭》視作一部文學作品。他以作品本身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篇章结構、脈絡布局、大旨訣竅,從而闡發作品之內涵與情思。其次,他對於前人注解,不主一家,而是兼采眾說,還力求自出新意,往往切中肯綮。第三,他於解釋詞義之時,注意文本前後聯繫,根據文章主旨劃分段落,總结段落大意及行文筆法。這有利於讀者把握全文上下貫通之氣脈。第四,他從詩人之角度看待屈原之作品,並設身處地思考作者彼時之處境與心態,故常能披文人情,洞燭幽微。書中有些大膽假設,論證並不嚴密,但亦可為後人繼續研究提供另類視角與方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楚辞新集注(精)/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屈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100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3 |
CIP核字 | 2018227585 |
中图分类号 | I2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6 |
宽 | 15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