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色月亮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描写回族穆斯林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半个世纪鲁西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中的感人故事。这部小说有独创性,小说有很多地方是真实的地点和真实的人,作者利用巧妙的构思和虚构的故事情节使作品产生了新的暗示和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写了人民对苦难的承受,对悲苦的消化,对幸福的追求。这是作者对祖国、对回族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感人描写。

小说的作者——马守兰先生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积累和乡村生活的体验,将鲁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光景物作了艺术的铺垫。运用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语言,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尤其人性的本真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写得深刻入微。作品真实内敛、厚重宽广,折射了半个中国的历史,既是回族穆斯林的历史本体,又是中国历史的记载,使作品具有较大的历史深度。

本书将是继《回民支队》之后又一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佳作,是一个精准而难得的社会记录,是一部内容丰盛的文化大餐。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伊斯兰教历的1357年,即公元1938年。

这一年,伊斯兰教的斋月,正值严寒的冬季。斋月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来说,是一个高贵、吉祥的月份,是《古兰经》颁降的月份。全世界的成年男女穆斯林都要按照教规,虔诚地履行封斋一个月的功课,从伊斯兰教历的9月1日看见新月升起开始,到10月1日看见新月为止。斋月戒满,回民同胞们清扫庭院,沐浴净身,男人们盛装聚集在清真寺或者野外广场,举行盛大的节日会礼仪式。女人们在家准备节日食品,待男人们下了寺,给亡人走过坟之后,各家各户开始走亲访友,互赠节日食品,欢度开斋节。

李素凤出身于回族世家,她出嫁的日子就定在了今年的开斋节。

李素凤的婚姻受命于父亲李恩聚,李恩聚祖籍山东省济洲市越河涯街。李家上溯几辈在朝皆为武官。李恩聚的祖父李保太在清朝跟随安徽巡抚李鸿宾做过军务大臣。1826年李鸿宾调任两广总督,李保太跟至两广,时值外国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李总督不仅不禁烟,反而鼓动手下人充当贩运鸦片的行商,李保太盛怒之下,辞官归家。李恩聚的父亲李振基曾跟随清王朝的参赞大臣僧格林沁到大沽、天津抗击英法联军,并被册封为粮草先行官。1863年,僧格林沁带清兵镇压捻军,李振基亲眼看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老百姓惨遭杀害,由此对清政府及僧格林沁十分痛恨。1865年,僧格林沁奉命从开封出兵到茌平攻打捻军,李振基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派人给捻军送信,捻军首领带人在僧格林沁必经的曹州埋下伏兵。这次消灭了清军的大批人马,打死了僧格林沁。李振基再也不能在清军里呆下去了,愤然返回故里。李振基看到民族的危难,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先是精心教李恩聚习武,后便大开武馆,广收回汉徒弟。李恩聚在这段时间里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刀、枪、棍、棒无所不精。最拿手的是祖传的查拳。据说查拳是伊斯兰教早期的军事将领哈立德·本·瓦立德所创,故民间有“南京到北京,查拳出在教门中”之说。由于李恩聚的查拳闻名于鲁苏豫皖,他本人又身怀绝技,所以带着儿子李龙飞、女儿李素凤在上海精武体育会住了下来,成了一位有名望、受人尊敬的武师。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袭击驻在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上海大乱,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李龙飞毅然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和蔡廷锴、蒋光鼎的队伍一起打鬼子。一连好多天,李恩聚见不到儿子李龙飞,非常着急,到处奔走打听,皆无消息。这天,他在家闷坐,忽然想到了自己的根基,回民之家——清真寺。他到清真寺请该寺的李阿訇帮忙查询,‘恰巧遇上了从山东来上海做生意的冯拉欣,经李阿訇介绍,两人既是同族又是同乡,一见如故。冯拉欣得知李恩聚为儿子苦恼,尽力劝解,并出钱请了许多人查找,终于寻到了下落。原来,李龙飞在抢救伤员时误入了法租界,让法军扣留。冯拉欣又出了一大笔钱,请李阿訇托人才把李龙飞救了出来。

有一天,冯拉欣到上海精武体育会邀请李恩聚全家去翠缘斋饭庄吃便饭,冯拉欣拉着李恩聚的手说:“贤兄,我明天要回故里,诚请贵兄全家,并请李阿訇作陪。”李恩聚衷心感谢。

这天,他带着儿子李龙飞、女儿李素凤欣然前往。饭后用茶时,李阿訇让李龙飞带着妹妹李素凤到音乐厅听唱歌,他受冯拉欣的委托,欣喜出面为冯拉欣的儿子冯玉金和李恩聚的女儿李素凤做媒,商定了两家儿女的婚姻大事。

第二天,冯拉欣并没有启程,准备了聘礼送到上海精武体育会李恩聚的住所,两家互换了儿女庚帖。分别时,冯拉欣拉着李恩聚的手亲切地称呼亲家。冯拉欣祖居山东微山湖畔金城。微山湖畔是历史上有名的穷乡僻壤,鼠窃狗盗之地。金城却是冯家在荒凉衰败的土地上建起的一座琅嫒福地,瑰丽的皇宫。全城由深灰色的高墙包围着,东西南北门楼高高矗立,皆是深绿色的油漆大门,大门多半紧闭。城墙外大约有两丈多宽深不见底的壕沟。不知从何时起,冯家占有了或建筑了这个颇具伊斯兰教风格的绿色城堡。城里突出的建筑是坐落在西北角的一座清真寺,大寺内圆柱形的塔顶上举着半轮新月,闪烁着光芒。庄严肃穆。有人说塔顶是白银做的,有人却坚定地说是用白金做成的。城内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回民,又大多数和冯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里的回民对伊斯兰教的众圣人表现了极高的信仰,口念真主安拉,并用众圣人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来纪念他们。

冯家堪称回族中的表率。

冯拉欣的祖父冯阿丹以经营绸缎为生,冯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因冯阿丹经常跑南海贩运丝绸,结识了华侨商人陈启源。1872年冯阿丹加入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两年后,他退出了继昌隆缫丝厂,在广府单独办起了阿丹缫丝厂。当时,阿丹缫丝厂成了五家丝厂之首。阿拉伯、波斯等商人由海路来珠江之畔做生意,他们多是伊斯兰教信徒,鉴于“天下穆民是一家”的思想,冯阿丹和阿拉伯、波斯的商人来往密切,不仅为他们提供食宿,而且互相研习伊斯兰教的教规教法,交流各自国家不同的生活习惯。

冯拉欣的父亲冯伊萨自然成了鲁西南地区伊斯兰教思想的传承者。

冯家慢慢地扩展着财势,到了冯拉欣这一代苇田数千顷,土地更是数不胜数,从昭阳湖到南阳湖这一带宽阔的水面,全归冯家所有。真是:鸡鸭成群鱼满塘,牛羊满圈人丁旺。

冯拉欣从前辈的发家史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冯家之所以有今天,全是真主——安拉赐给的恩典。冯拉欣时刻诵念着:“我的主啊,大德大能的主啊!”他每天告诫家人:真主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真主才能主宰一切,要敬畏顺从真主,每天赞主拜主,心口一致,身体力行,持久不变。他坚守主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误礼五时拜。他不仅严守教规,而且不惜重金修建清真寺,建回民学堂,不辞劳苦从陕西请来金阿訇。清真寺里的一切费用,冯拉欣全包了下来,并且按照伊斯兰教的宗旨努力去做。怜惜孤儿,周济贫困,把真主慈悯给他的财产拿出来施舍给贫困的回民同胞们。金城的人皆亲切地称冯拉欣为——伊玛目。伊玛目是伊斯兰教用语,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教长”、 “表率”。在这里指冯拉欣是全金城的领头人。当然在其他地方,也有以此称呼穆斯林的领袖、清真寺的教长、负责人的。

冯家也就成了闻名鲁西南地区的教门世家。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冯拉欣金钱、地位、声誉统统拥有,但他已年过四十,却膝下无子,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第一个妻子名叫杨希德,杨希德过门之后,冯家给杨氏改名为穆智台希德,穆智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勤奋者”。穆智台希德也是伊斯兰教早期公认的一位权威学者。冯拉欣第一个妻子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于是,他以《古兰经》第四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为理由,向父亲冯伊萨提出再娶妻室。冯拉欣娶的第二个妻子叫沙撒。说来也巧,沙撒婚后连生了三个男孩子,杨希德又生一女,冯拉欣儿女双全,自然是更加时时感念大恩大德的真主安拉。

李素凤今天嫁给的就是冯拉欣的大儿子冯玉金。

冯玉金今年二十岁,却和在冯家当教书先生的韩文卿之女韩馥梅私订了终身。

这件事使冯拉欣非常烦恼,也是冯家矛盾的焦点,更是冯家急于迎罂李素凤的真实原因。

几年前,冯拉欣在上海为儿子定了亲,选的是李恩聚的女儿,这门亲事虽不是门当户对,但李家是拳师高门,名震华中。冯拉欣认为这是财势的结合,但冯玉金对父亲为他定的这桩婚事从内心里极其反对,却又不敢明说。冯拉欣知道儿子的心事,并且为此事到清真寺多次做讨白(阿拉伯语的音译,即忏悔的意思),祈求真主饶恕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的罪过。他多次派人去上海精武体育会向李家要求端盒。端盒本是苏鲁豫皖一带的回民,在结婚前举行的一种仪式。继男女双方互换庚帖后。由男方请证婚人向女方交聘礼,主要是布匹、衣服、首饰。在古代富裕的人家还要向女方赠送土地、牛羊等,而女方还礼较轻。端盒仪式的目的是男方向女方要结婚日期。李恩聚总是说女儿年幼,缓推几年。冯拉欣怕节外生枝,索性撵走了韩文卿父女,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断了冯玉金的念头。

近来,因为冯拉欣有笔生意,又来到了上海,拜访李恩聚未能见到,他又去清真寺询问李阿訇。听李阿訇说,自打日本鬼子进兵中国后,上海的局势很混乱,李恩聚带领儿子、女儿回老家山东济洲去了。冯拉欣又急忙赶回家,急速派人到济洲,再次要求端盒,议定婚期。李恩聚看到局势混乱,欣然许诺。冯拉欣立即操办了丰盛的彩礼:牛十头,羊百只,糕点、衣服、首饰等百余担,送往济洲李家。冯、李两家议定了儿女婚期——开斋节。

P1-5

序言

一曲新奇和谐之歌(序)

我能给《绿色月亮》这部长篇小说写序非常荣幸。

我是2006年4月在办公室第一次认识《绿色月亮》这部小说的作者马守兰先生的。她当时捧着一部厚厚的关于描写回族穆斯林的长篇小说,由原市宗教事务局的老局长赵绍元同志陪同请我审阅此书,以便出版。我作为民族宗教事务局分管少数民族工作的负责人,首先阅读这部小说,应该说也是一种缘分。

我利用晚上仔细阅读,第一天晚上就难以割舍。这是一部展示半个世纪鲁西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中的感人故事。这部小说有独创性,小说有很多地方是真实的地点和真实的人,作者利用巧妙的构思和虚构的故事情节使作品产生了新的暗示和启迪。

故事情节大开大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书中不仅有如火如荼、枪林弹雨的战争场面,也有纯朴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各种人物的描写。有生离死别的场景,有遭受挫折的悲痛,有夺取胜利的喜庆。整个故事情节贯穿着美与丑、善与恶、文明正义与荒淫无耻的强烈冲突。作品塑造了一批在回民群众中优秀的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充分揭示了汉奸的丑恶嘴脸。书中的人物鲜活可触,声情并茂。

《绿色月亮》的作者怀着历史的良知,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书写这部充满血泪的历史。书中的主人公李龙飞说:“历史从来没有饶恕过我们。”书中重点写了人民对苦难的承受,对悲苦的消化,对幸福的追求。这是作者对祖国、对回族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感人描写。

小说的作者——马守兰先生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积累和乡村生活的体验,将鲁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光景物作了艺术的铺垫。运用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语言,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尤其人性的本真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写得深刻入微。作品真实内敛、厚重宽广,折射了半个中国的历史,既是回族穆斯林的历史本体,又是中国历史的记载,使作品具有较大的历史深度。

作者独具匠心,创造和构建着《绿色月亮》这部长篇小说新的美学原理。小说中的主人公李龙飞同了然法师的彻夜长谈,赞颂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优美深邃的内涵,在复杂的人文、历史、道德和艺术的广大领域里,三大宗教的主导思想是和谐统一的,书中“曙光”的到来,“和平”的回归,更深刻阐明了积德行善、爱人如己、博爱和平的伦理观,突现了小说的宽阔、博大和生机勃勃。

《绿色月亮》将是继《回民支队》之后又一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佳作,是一个精准而难得的社会记录,是一部内容丰盛的文化大餐。小说的深层内涵使我获得了心灵上的感悟,认识上的提高,精神上的愉悦,真是令我掩卷难忘。

作者马守兰先生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同志,在法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后,退而不休,潜心写作。她秉笔直书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使我深感钦佩。

希望各界朋友都来阅读这部《绿色月亮》,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朋友们,伊斯兰教的青年朋友们,应该把《绿色月亮》这部长篇小说,作为自己人生的道德规范来认真、仔细地阅读,肯定您会受益。

惠光启

2007年3月7日于徐州

(注:作者为徐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色月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守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4919
开本 32开
页数 6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2
144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