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战争事典精选文库
内容
目录
卷首语
吞金巨兽的竞赛——希腊化时代的巨型桨帆战舰兴衰史
中国古代战车、火器、车营简史
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中国传统山纹、锁子、连环铠辨析考
攻者利器,皆莫如砲——中国杠杆式抛石机的发展历程
热兵器时代的先锋——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火门枪
佣兵传奇——文艺复兴到三十年战争冷兵器的战术发展
外强中干,华而不实——清朝旧式战船、水师与海防
黑火药时代的最后狂想——19世纪过渡时期的步枪简史
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战早期毒气战的装备和战术(1914—1916)
杀人魔术——一战后期毒气战的装备和战术(1917—1918)
精彩页
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于巴比伦,到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角击败安东尼,近300年的时间里,地中海世界战火频仍。在那个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的时期里,密集的马其顿长矛方阵、披坚执锐的具装骑兵和紧握短剑的罗马军团,往往为军事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然而除了这些称霸陆地的强军劲旅外,在地中海的波涛中,还活跃着一批凶猛的“巨兽”——巨型桨帆战舰。它们在短暂但绚丽的一生中,作为这一时期衡量海上霸权的首要标准,同样留下了精彩纷呈的历史与传说。
有趣的是,这些巨型桨帆战舰大多诞生在寡头政治或君主制国家中,因而它们不仅具有军事意义,也成为统治者追求国家和个人声望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巨型桨帆战舰在地中海各国的建造,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古典时代的造舰竞赛,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被投入到海军建设这一无底洞来。许多巨型战舰的服役经历和技术细节甚至流传至今,我们也得益于这些历史记载和考古成果,从而揭开了这些古代海上巨兽的神秘面纱。
三列桨舰
在开始书写属于这些海上巨兽的篇章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过去。在进入希腊化时代之前,海上力量的符号是经典的三列桨座战舰(Trieres,以下简称“三列桨舰”)。这种坚固、迅速而又威力强大的中型战舰,几乎是所有海军的首选。从赫拉克勒斯石柱,到尼罗河三角洲的内河支流,三列桨舰几乎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三列桨舰是一种有着古老历史的战舰,据说擅长航海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发明了这种战舰的原型,但也有人说是希腊城邦科林斯于公元前7世纪发明了这种战舰。在三列桨舰出现之前,地中海各国的主力战舰仍是三十桨船(Triakontor)和五十桨船(Pentekontor)。这些简陋的战舰,在风浪面前较为脆弱,自持力也不足,这些缺点使得这些战舰缺乏远程航海能力。而且这些战舰从结构上说也不够坚固,在战斗中十分脆弱易损。一系列制约因素,使得这些战舰更适合扮演运输船的角色。而对这些船型的改进,也仅限于不断增加其舰长、舰宽和搭载人数。
在这些老式划桨船不断大型化的过程中,战舰在桨手的布置上逐渐有了革新。有人发现,只要在战舰上设置多层高度的桨座,就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搭载更多的桨手,换言之,这一改变为船只带来了更多的动力、更好的机动性和更强大的搭载能力。最早的三列桨舰就这样诞生了。早期的“三列桨”与我们熟悉的后来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更接近旧式的五十桨船:桨手直接坐在固定于船底的座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桨手甲板,没有相对复杂的内部结构,它只是改良的划桨船。
但之后,三列桨舰不断被改进。到希波战争前夕,三列桨舰已经遍及地中海了。新型的三列桨舰变化很大,以至于我们很难把它与它的原型联系起来。在不同高度、倾斜布置的三层桨座上,总计170人左右的桨手每人划动一支单人桨,这些桨手的座椅固定在位于船底上方的真正意义的甲板上。如果以现代的船舶术语套用,我们或许该称三列桨舰是双层底结构。三列桨舰的尺寸也在不断扩大,水线长度从旧式的约75英尺,上升到了新式的115英尺左右。这两个变化,使得新式三列桨舰拥有多达170名桨手、170支船桨。新式三列桨舰更充沛的动力和大了近一倍的吨位,意味着工匠们可以精心加固战舰的结构,舰船龙骨和桨手甲板之间也有了更多的支撑结构,并显著增加了战舰抵抗风浪和撞击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战舰机动性的显著改良,撞角的作战效率明显提高了,这完全改变了地中海世界的海战面貌。
在新式三列桨舰上,专职的陆战士兵依旧只有约20人,但几乎加倍的桨手数量和更大的长宽比,使得三列桨舰的机动性大有进步。现代学者根据记载和考古成果复原的三列桨舰,在由志愿者操作时,达到了9.7节的极限航速,比早期的五十桨船快了近2节,并能够通过桨手换班工作等手段,维持7.5节航速长达6个小时以上。在古代那些专职的熟练桨手和出色舰长的领导下,三列桨舰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各种机动,足以使撞击战术取代接舷跳帮,成为最高效的海战形式。
一次理想的撞击,应在目标的水线或水线以下发生。对三列桨舰及其他更轻型的舰体来说,一层薄薄的、往往不到2.5英寸厚的橡木船壳,在全速冲击的撞角面前,是一个再脆弱不过的目标。但发起一次完美的撞击却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风浪中高速航行的战舰,不可避免地有着横向和纵向的周期摇动,撞击角度的细微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撞击效果不佳。有时撞击深度过浅,会导致目标舰船逃过进水沉没的命运;有时撞击过深则不幸卡死在目标上,使得自己也成为一个动弹不得的靶子。这就代表舰长和桨手必须合作无间,才能够让高速行驶的战舰在最恰当的时机发起撞击。
因此,三列桨舰(包括所有以撞角为主要武器的桨帆战舰)对其操纵者有着极高的素质要求。尽管成为三列桨舰的桨手不必像一个重装步兵一样,有一整套昂贵的武器和护具,但把许多宝贵的时间用于脱产的训练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获得一个熟练的桨手
导语
关于中国古代铠甲的N种猜想,破译“山纹”“锁子”“连环”的密码;
火器的出现和发展让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以车营形式,于明代再现光辉;
攻城拔寨的远程利器——杠杆式抛石机的出现、发展以及向各地流传的历程;
通过梳理清朝旧式战船、水师与海防,勾勒清朝海军大致水平;
揭开活跃在公元前地中海的凶猛“巨兽”桨帆战舰的神秘面纱,再现激烈的海权争夺战;
从中世纪晚期的火门枪,到19世纪后期的击发枪,梳理枪械的发展与变革;
文艺复兴到三十年战争冷兵器的发展与步、骑对抗;
施毒与防毒的较量!细数一战期间毒气战中的武器装备与相关战术。
序言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勇于反思、善于总结,有着悠
久的修史传统: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设有专职史官,两千
多年前的春秋更是出现了伟大的史学兼文学巨著《左传》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贯穿了
人类历史的始终,自古有之,从未间断。翻开世界历史,
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没有哪个时期是永久和平的,冲突
与矛盾无处不在。可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战争是一种十分极端与有效的手段,它的残酷在于:
为迫使对方服从于自己的意志,不惜通过杀戮达成目的。
正因为此,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与征服运动从未停止,也不
可能停止。克劳塞维茨说:“战争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
、最能说服人的教师。”可见,了解战争不仅仅是军人的
必修课,对普通人而言,也十分有必要。因为,只有深入
了解战争,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人类的过去,明白作为个
体的我们该如何在人类这个族群中赢得生存的资本。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两千多年前孙武的这句话主要是说给统治
阶层听的。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传媒的变革,我们已经
进入到自媒体时代,普通大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文
明发展、国家治理、军事战争、政治经济等社会重大问题
上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能左右情势的发展。克罗奇
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普通大众阅读历史,更
多的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疑问吗?毕竟,我们自己就是当
代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与推动者,战争也不例外!正所
谓,民意推动战争。
战争虽然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也造就了灿烂
的兵学思想。回顾我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众多兵
家,他们一面推动科技的快速发展,一面为后人留下了大
量影响世界军事艺术的兵法著作。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古
代科技绚烂夺目,以至于穷其一生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与技
术的李约瑟博士,留下了著名的李约瑟疑难:为什么如此
先进的古代“科技”,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近代以来,西方在军事研究方面更胜一筹,他们依托
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科研体系完整的大学,形成了良好的军
事研究环境,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军事历史学家。基于此,
指文力图将西方优秀的战史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对于影
响深远的名家名著,还直接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引进出版
。目前,“战争事典”丛书已经出版了51本,第52本也即
将上市;针对二战苏德战争的“东线文库”,现已推出格
兰茨、埃里克森、卡雷尔等多位名家的巨作;同时,“西
线文库”的出版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此外,针对
世界海战史以及舰船的“海洋文库”也在陆续推出;而针
对欧洲古战的“战争艺术文库”,早已上市好几本了。这
之中,“战争事典”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2013年时指文策划创作“战争事典”的目的很单纯,
旨在将古今中外的战争、军事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介绍给
广大读者,使更多的朋友对战争,尤其是古代战争有所了
解。六年来,有一百多位作者参与了我们的创作,其中大
部分文章得到了读者朋友的好评与赞誉。
不过,“战争事典”虽专注于古代战争,但毕竟横跨
中外、纵贯古今,题材范围十分广泛,是以前后出版周期
长达六年,给部分对热门战争话题兴趣浓厚的读者造成了
诸多不便。基于此,我们重新梳理了“战争事典”出版至
今的两百多篇文章,选取其中质量、文笔俱佳者,按八个
主题整理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战争、欧洲中世纪时期的
战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中国大分裂时期的战争、中国
唐宋时期的战争、中国明清时期的战争。
这套“战争事典精选文库”是“战争事典”的精华,
虽然每个主题的内容体系不是很完备,但每篇文章都是经
过读者、作者、编辑筛选的。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在赏阅的
同时,能进一步参与到我们的创作中来,多给我们提意见
,也欢迎有创作能力的读者朋友能给我们来稿,以期共同
打造出更具阅读体验、更有思想内涵、更适合我们读者品
味的军事历史作品。
指文烽火工作室
2019年3月
内容推荐
一本讲述从希腊化时代到20世纪初期战争中的各类武器装备与相应战术的通俗著作。回顾了希腊化时代的巨型桨帆舰兴衰、文艺复兴到三十年战争的冷兵器战术发展、19世纪过渡时期的步枪发展;介绍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火门枪,以及中国古代战车、火器、车营、山纹铠、锁子铠、连环铠、杠杆式抛石机的特性和发展;讲述了清朝旧式战船、水师与海防的历史、一战毒气战的装备和战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战争事典精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指文烽火工作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60418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7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634
CIP核字 2019047729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60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