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通史大师课(2)
内容
内容推荐
本套书由多位当下中国史学界的名师学者共同撰写,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读本。每位老师着眼于自己专攻的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国历史的演进,分析历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概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本套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是广大历史爱好者、学生、职场人士学习中国历史的极佳读本。本套书共分三册,本书为第二册,内容包括从三国时期到宋代的历史。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
目录
第一章 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回望魏晋南北朝
第二节 “三国”,哪三国?
第三节 三国鼎立的由来
第四节 全本魏晋禅让大戏
第五节 “八王之乱”
第六节 “超级导演”王导
第七节 犹有诗酒雅集
第八节 “菩萨皇帝”萧衍
第九节 陈朝兴亡:
第十节 五胡归华夏
第十一节 孝文迁都与太子之死
第十二节 开启隋唐的英雄们
第十三节 《世说新语》:“名士底教科书”
第十四节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之祖
第十五节 《荆楚岁时记》:民众节日的写真
第二章 一统化王朝的再形成
第一节 统一的再现与隋朝的灭亡
第二节 唐朝的建国之路
第三节 唐朝前期的南北兼容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封贡关系
第五节 安禄山叛乱的诱因与结果
第六节 士庶群体的嬗变
第七节 制度化建设与专业性治理
第八节 国家衍变与族群活动
第九节 唐朝的解体与法统的延续
第三章 多姿多彩的大唐风貌
第一节 两税法和宫市:了解唐代经济的两条途径
第二节 从长安到汴京:唐宋都城的变化
第三节 从唐传奇和宋人笔记小说看唐代历史
第四节 唐代女性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地位
第五节 唐代科举制度下的文人
第六节 外来文化对唐代百姓生活的影响
第七节 道教、佛教、三夷教与唐朝政治的关系
第八节 使命与局限性:唐代医疗的发展与难题
第九节 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四章 不可忽略的五代十国
第一节 何谓五代十国?
第二节 都城与地气:东北亚格局的变迁
第三节 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九国存续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盛宴谁当与共:税繁役重的时代
第五节 从放妻书到“三寸金莲”
第六节 豪门世家的陨落与统治阶级的更新
第七节 温柔的告别:文学与艺术
第八节 《清明上河图》的前世今生:从坊市到街市
第九节 故国何须回首:走向统一的道路
第五章 大宋王朝的兴亡
第一节 赵匡胤与宋朝的建立
第二节 “斧声烛影”之谜
第三节 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
第四节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第五节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
第六节 内外交困下的靖康之变
第七节 不平等的和平:绍兴和议
第八节 失败的宋孝宗北伐
第九节 宋蒙之战与南宋灭亡
导语
《中国通史大师课》集聚了众多优秀史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多年的研究心血,从大的历史视野和历史脉络出发,结合具体入微的历史细节,探讨、梳理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作者们以正确的历史观、严谨的历史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会大众奉献了一套启迪智慧的精品佳作。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历史很重要,尤其是学习本国的历史。我们
学习历史,并不是要机械地背诵年代、记住人物,对
历史事件如数家珍,而是要看到历史的精神、变化的
过程和人类的未来,正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这套《中国通史大师课》,是由很
多中国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撰写的,他们都是学
有成就的人,他们的设想和所写下的内容,一定会给
大家带来知识的盛宴。
——葛兆光
数千年的波澜壮阔,浓缩在了几十个小时的讲述
中,又浓缩在了这60万字的小书里。展现在读者面前
的,不唯有田野考古与案头卷帙的发现之美,更难得
的是有每位讲者的多维思辨之美。历史,因不断被解
读阐释而更显厚重,更富魅力。看似与当下生活相疏
离的“无用之学”,恰是我们精神家园中文明给养的
无尽源头。
——许宏
《中国通史大师课》集聚了众多优秀史学工作者
的智慧和多年的研究心血,从大的历史视野和历史脉
络出发,结合具体入微的历史细节,探讨、梳理了上
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作者们以
正确的历史观、严谨的历史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为社会大众奉献了一套启迪智慧的精品佳作。
——卜宪群
精彩页
第一节 回望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是铁马秋风、壮阔的北方与杏花春雨、如梦的江南的对抗;是到处刀光剑影,时常改朝换代;是血与火凝结成的一段乱世历史。
魏晋南北朝,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是民族兴衰、人口迁移、门阀政治、阶层歧视;是百家争鸣、儒玄佛道、嗜酒服毒、行为怪诞;是泪水与笑声搅拌成的一个异象时代。
乱世与异象,是我眼里的魏晋南北朝。
我常想,如果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回到秦汉,可能不太觉得陌生,因为秦汉的中央集权、地方郡县、以法治国、独尊儒术,其立制精神在今天依然没变;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回到隋唐,可能也有熟悉的感觉,隋朝厉行改革,大唐盛世繁荣,而今天的盛世也在进行着深度的改革。然而,如果我们穿越到魏晋南北朝,就真的会感觉非常陌生,我们会奇怪中国历史上怎么会有这样“出轨”的时代。有趣的是,“出轨”的魏晋南北朝也引发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思考与追慕,所谓差异产生美,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此,让我们回望魏晋南北朝。
三个阶段、四个系统
从历史纪年来说,魏晋南北朝起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止于公元589年杨坚灭陈统一,合计369年。在这3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内地农耕社会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权,如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些政权,总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若以曹魏代表三国,又称为魏晋南北朝。如果我们进一步细分,魏晋南北朝又包括三个阶段、四个系统。三个阶段指分裂的三国、统一的西晋、分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四个系统指分裂的三国、统一的西晋、南方的东晋南朝、北方的十六国北朝。另外,还有“南六朝”“北六朝”的说法,即把建都今南京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这是所谓的“南六朝”;而把同时在北方相继建都的曹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也称为“六朝”,这就是“北六朝”,“北六朝”的说法较多地用于旧时的文学史。曰本学者又习惯把起自三国、止于隋统一的历史时期泛称为“六朝”时期,这样“六朝”就南北兼指,大体等同于魏晋南北朝了。
六大时代特征
上面绕来绕去的说法,也许已经把大家绕糊涂了,其实这种感觉是对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乱”字。其时风云变幻,朝代递嬗,史实极为复杂,真是让人目乱神迷。
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让人目乱神迷的大乱世呢?抛开具体琐碎的史实,立足于与前面的秦汉、后面的隋唐进行宏观比较,我归纳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六大特征。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仅历时21年,即从公元280年司马氏灭吴,到公元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而即便是这21年,西晋也没有恢复东汉盛时的版图。西晋以前,有三国的鼎立;西晋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始终存在着两个以上的政权,甚至同时有十几个政权存在。在政局或南北分裂或东西对峙或地区割据的长期影响下,各个地域的经济、文化、学术、政治也逐渐“地域”色彩浓厚,“地域”独立趋势加强。地域意识的强化与地域传统的生成,也是一种“分裂”,而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心理分裂。即便是在同一个政权的内部,也有着堪称常态的中央与地方的争衡、地方与地方的对抗,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四周的边疆民族或者南下、北上,或者东进、西入,造成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加速,民族战争不仅剧烈,而且残酷,统治民族也如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替。这个时代,北方地区的主角逐渐变成了入主的“五胡”与留居的汉族,在北方地区整体“胡化”的同时,又有颇多艰难曲折的胡人的逐渐“汉化”。在南方,则特别表现为退守南方的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以及越、蛮、俚、僚(160)等族的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这也是一种“汉化”。如果我们再放大一些视野,考虑到周边特别是蒙古高原、东北、西域的民族,那么魏晋南北朝的区域实际上是由北、中、南三大地域构成的。北指鲜卑、羌胡、高句丽、柔然、高车、突厥等北方边疆民族地区,中指以曹魏、西晋、十六国、北朝为主的中原地区,南就是六朝政权所在的南方地区。这三大地域之间以及三大地域内部的政治对抗、制度冲突、文化融汇、民族兴衰、社会转型等异常复杂。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通史大师课(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阿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811581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56
CIP核字 2019146446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