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苔丝(精)/经典译林
内容
内容推荐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目录
第一阶段 处女
第二阶段 失贞之后
第三阶段 新生
第四阶段 后果
第五阶段 惩罚
第六阶段 回头浪子
第七阶段 大团圆
序言

托马斯·哈代的《苔丝》之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
瑰宝,现在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了,但是它当初出版时却有过
坎坷的经历。
哈代写《苔丝》时原是说好交波尔登城的梯洛岑父子
公司连载出版的,但是书稿还没有交齐,梯洛岑公司却因为
小说里有骗奸和私生子的情节拒绝出版。哈代无可奈何,只
好把书稿送到了《慕莱杂志》,却又遭到拒绝;他只好另谋
出路,又把它送到《麦克米伦杂志》,结果仍然碰壁。看来,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是不会容许《苔丝》照原样出版
的了,哈代只有再辟蹊
径,跟一个家庭办的报纸《图像》达成了协议,半是高
兴半是嘲弄地向传统让了步,执行了一个不能算是很严肃的
折衷方案。他把猎苑骗奸部分和私生子的情节删去了,把安
琪儿·克莱尔抱四个姑娘通过积水地段的部分也做了修改,
让他使用手推车把她们送了过去。这样,小说《苔丝》才得
以以每周一期的连载形式跟读者见面,从1891年7月4日起直
到当年的12月26日载完。与此同时,《苔丝》也在美国的《
哈珀市场》杂志上连载。被删去的那两章也分别换了名字
发表。猎苑骗奸一场于1891年11月14日在爱丁堡的《国民
观察家》文学增刊上以《阿卡地周末之夜》的标题发表;
苔丝为私生子施洗一场则于1891年5月在《双周评论》上以
《夜半施洗,基督教世界速写之一》的标题发表。
《苔丝》虽然遭到这样的阉割,发表后仍迅速取得巨大
的成功。1891年11月《苔丝》连载尚未完毕,麦克米伦公司
便把它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在短短的一年之内连续再版五
次。
《苔丝》出版之后哈代又对它做过多次修改,不但把删
去和改写部分恢复原样,而且又根据哈代自己思想的变化对
角色、事件、地理、时间和方言等等方面反复作了修改,直
到1912年(即初版发表二十一年后)《苔丝》才算最后定稿
。本书便是根据1912年版翻译的。
《苔丝》不仅在出版前命途多舛,出版后也遭到了种种
非难,但是由于《苔丝》本身的生命力、说服力和艺术魅力
,这本书三年之内便征服了舆论界,获得了崇高的评价,成了
英国文学中的不朽之作。这场斗争的过程可以从哈代为几
个版本所写的序言中清楚看到。
哈代在1891年11月《苔丝》初版说明中很含蓄地驳斥
了对该书的某些攻击。他说:“我只需补充一点:写作本
书的目的是完全真诚的,是企图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一连串的
真实事件。这本书说的是现在大家都感觉到而且想说的话
;对于反对本书的意见和情绪,我只好请求那些太高雅的读
者记住圣徒杰罗姆的一句名言:‘若是真理对谁有了冒犯,
那就让它冒犯好了,真理是不能掩盖起来的。’”
1892年哈代又为《苔丝》的1892年版写了一个序。这
个序较长,列举了一年来对《苔丝》的主要批评意见。有的
人认为《苔丝》故事不宜作小说材料;有的人认为副标题
“一个纯洁的女人”中“纯洁”二字碍难接受;有的人则
觉得哈代没有对苔丝作批判;有的人则受不了小说中那把
撒旦的钢叉、公寓里那把切肉的刀和那把来得肮脏的阳伞
;有的人则说哈代不应当表现出对神灵的大不敬。对这些
哈代都一一做了回答。而对那些“打击异端的摩登棍子”
的断章取义和有意歪曲,哈代也略带讥讽地进行了反击。他
模仿哈姆莱特在坟场那句名言说:如今的世界实在拥挤,每
前进一步都难免碰痛了某些人脚后跟上的冻疮。不过,世界
毕竟要在碰痛冻疮中前进。三年后哈代又在1895年版《苔
丝》的序言中说:“在本书出版几年之后那些当初迫使我
作答的评论家们自己倒噤若寒蝉了。这似乎是让大家想起
:他们当初的议论和我的回答其实都无必要。”
1912年,即又过了七年,哈代为《苔丝》的1912年版写
了个序,告诉读者两点:一、这一版里补进了川特里奇那个
灰尘飞扬的舞会的描写。这一部分原是最初手稿中就有的,
只是在1891年单行本出版时忘记补进去了。二、本书的副
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是作者当初看完校样后根据女主
人公留在心里的印象补上去的。对此“现在大约是不会有
人提出异议的了。其实这问题在书中的议论最多,Melius
fuerat non scribere(拉丁文:原可不必再提),但副标题
仍保留了”。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旧话重提标志
了一场争论的结束和一种观念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改
变。不过在贞操观念很重的华夏古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
许还不是毫无意义的。

正如哈代所说,苔丝是否是个纯洁的女人在书中议论最
多,实际上舆论界的分歧也最大。许多人只承认“纯洁”一
词的引申的、人为的含义,却无论如何也难以承认这个既不
贞洁、又杀了人的女人是纯洁的。
其实,一部《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
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
于杀人的故事。她的失贞主要是阿历克的责任;她的第二
次落入阿历克之手是她的父母、安琪儿和阿历克的责任,而
她杀死阿历克则是受尽欺凌的弱者的最后反抗。
……
这仿佛是一见钟情的爱,那人做了须臾的蹉跎,于是
错过了时机,留下的只是有如苔丝在草场上的那种怅惘。
因此,哈代在标题上称他为“懦夫”。值得注意的是,苔
丝专门去爱明斯脱拜见克莱尔的父母,却因藏在树篱里的
那双靴子被两个大伯子无意中拾走而怅然离去时,哈代也
说过她“怯懦”。
另一首诗是《最后的菊花》。这诗有六个小节,我们
只引用其二,已能说明哈代的思想:
悠长的夏季中太阳总高叫,
催促着轮生的绿叶鲜花,
说它为花儿们竭力效劳;
可为何始终没唤醒了它?
寂寞的花!来迟了,她的娇艳,
它早已蹉跎完季节的荣华,
莫奈何它只能瑟缩在风前,
一任那狂风和暴雨吹打。
在诗里诗人惋惜着菊花的蹉跎,埋怨她为什么整个夏
季不趁着阳光灿烂的季节开花,却拖延到了现在,只好“
一任那狂风和暴雨吹打”了。
惋惜错过的时机是哈代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思想带悲
观色彩,因为蹉跎毕竟难于避免;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呼吁社会理性化、合理化、灵敏化,用以减少阴差
阳错带来的痛苦,也提醒个人要当机立断,不要让可能的
幸福从手中溜走。这倒是一个往往受人忽略却又值得注意
的主题。
本书根据企鹅丛书(Penguin Books)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A Pure Woman)译出。《苔丝》一书典故不
少,难读处也很多,还夹杂着一些方言俚语。有些生僻的
俚语我们是根据该版本后的Glossary ofDialect
andUnusual Words翻译的。该版本有较为详细的注释,我
们都全部译出,又根据我国读者情况补充了一些注释,用
“原注”、“译注”字样加以区别。凡《圣经》译文都是
根据中国基督教协会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1982年
再版的《新旧约全书》译文。这个版本文体较旧,放在现
在的译文中有时略嫌生硬,请读者原谅。
小说《苔丝》不很好读,更不好译,译者力求使译文
近似原作,却因水平有限,画虎类犬之讥恐难避免,只好
请读者批评和原谅了。
孙法理
导语
《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经典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遭到假冒的贵族公子亚雷克的诱骗而失身,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相恋。结婚当晚,她向丈夫坦白了过去,但克莱尔却无法接受,离开她去了国外。苔丝陷入了经济贫困与精神折磨之中,亚雷克乘虚而入。一年后她的丈夫从国外回来,苔丝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了亚雷克,在与丈夫逃亡途中享受短暂的甜蜜之后,最终走上了绞刑架。
精彩页
1
五月下旬的某个黄昏,一个中年男子正从沙斯顿回家往马洛特村走去。那村子就在附近的布莱克摩尔谷,或称黑原谷。此人走路时双腿摇晃,姿势有些不对,身子老向左歪着。有时他还聪明地点点脑袋,似乎在同意什么想法,虽然他其实什么想法也没有。他手臂上挎着一只空蛋篮,帽子的绒毛乱了,脱帽时大拇指接触的帽檐部分磨损得厉害。走了一会儿,他遇到一个牧师,那人中年开外,叉开腿骑在一匹灰色母马背上,一边走着一边信口由腔地哼着小曲。
“祝你晚安。”挎篮子的说。
“晚安,约翰爵士。”牧师说。
步行的人走了一两步却停下脚转过身来。
“啊,先生,请原谅。上回赶集咱俩也在这条路上见过面,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我对你说‘晚安’,你也跟刚才一样说‘晚安,约翰爵士’。”
“有那么回事。”牧师说。
“大约一个月以前你也这么招呼过我。”
“可能。”
“那你干吗老叫我‘约翰爵士’?我可是个普通老百姓,卖鸡鸭的小贩杰克·杜伯菲尔德①呀!”
牧师让马向他靠近了一两步。
“那只是我一时兴致,”牧师犹豫了一会儿说,“是因为我不久以前有了一个新发现。我是鹿脚巷的古物专家特令安牧师。我要重修郡志,曾经追踪考查过许多家族的家谱。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己便是古老的杜伯维尔①骑士家族的嫡系子孙吗?这个家族是佩甘·杜伯维尔爵士的后裔。这位骑士大名鼎鼎,是跟随征服者威廉②一起从诺曼底来的。《巴托修道院文卷》③上就有记载呢!”
“你这话倒是没听说过,先生!”
“但这是真话。你把下巴翘起来让我仔细看看你的侧面。不错,这正是杜伯维尔家族的鼻子和下巴,只是少了几分威严。你的祖先是曾经辅佐过埃斯脱玛维拉在诺曼底征服了格拉摩甘郡的十二骑士之一。你家支脉的庄园曾经遍布英格兰的这一带地区。他们的名字在斯梯凡王④时代的《度支总册》⑤里都有记载。约翰王⑥时代,你们家族一个很富有的支脉曾经把一座庄园捐赠给了救护骑士团⑦。爱德华二世⑧在位期间你的祖先布莱恩曾应召到西敏士参加过大议会。在奥利弗·克伦威尔⑨时期你家曾经一度中落,但不严重,而到了查理二世①治下又因忠心王室擢封为御橡骑士②。不错,你家已出了好多个约翰爵士③。如果骑士称号也跟次男爵爵位一样可以父子相传的话,你现在就该叫约翰爵士了!而在古代,骑士称号的确是父子相传的。”
“真的吗?”
“总之,”牧师用枝条果断地抽打了一下自己的腿,做出结论,“在英格兰像你们这样的家族很难有第二家了。”
“真了不得,真的吗?”杜伯菲尔德说,“但我可是一年又一年四处碰钉子,到处受气,跟全教区最平常的人家也没什么两样……我们家这消息叫人知道已经有多久了,特令安牧师?”
教士解释说,据他所知这事早被人忘光了,就是现在也还没有人知道。他自己的调查也还是从今年春季才开始的。那天他见到了杜伯菲尔德马车上的名字,恰好他刚研究过杜伯维尔家族的兴衰史,便注意到它,引起了兴趣,再一查,才弄明白了他父亲和祖父的来龙去脉,把问题搞明确了。
“当初我原本决定不拿这种毫无用处的消息来干扰你,”他说,“但人的冲动有时是理智所难以控制的。我还一直以为你总风闻到一点了呢。”
“倒是听说过一两回。是的,说是我们家在搬到黑原谷来之前曾经挺风光过一阵子,可我并没有往心里放,我寻思不过是现在只有一匹马原来有过两匹马什么的。我现在还有一把银勺子,一颗刻了字的印章,都挺旧了。不过,天哪,一把勺子一颗印章能算什么!……我哪知道我跟高贵的杜伯维尔家族一直血肉相连呢!倒是听说我曾祖父有些秘密,不肯讲自己的来历。那么,牧师,我斗胆请教一下,我们家族现在又在哪儿生火烧锅呢?我是说,杜伯维尔家族现在又住在哪儿呢?”
“哪儿也不住,已经不存在了——作为本郡的世家已经绝灭。”
“这可太糟糕了。”
“不错,用惯爱弄虚作假的家谱上常用的词语说是:男系绝灭。总之是衰败了,泯灭了。”
“那么,我家祖先的陵墓又在哪儿呢?”
“在青山下的金斯贝尔,那儿的圆拱下面一排排地躺着你家的祖先。佩贝克大理石①雕成的华盖下面还有他们的雕像呢!”
“那么,我家的庄园和土地又在哪儿呢?”
“没有了。”
“啊!连土地也没有了吗?”
“没有了,原来倒是很多的——我刚才说过。你们那家族有好多个支脉,我们郡里原来就有几家。金斯贝尔有一家;舍顿有一家;磨坊沱有一家;拉尔斯特德有一家;井桥还有一家。”
“那么,我们家还能不能发达起来呢?”
“啊,这我就说不清了。”
“那么,我又该怎么办呢,先生?”杜伯菲尔德踌躇了一会儿说道。
“啊,没办法,没办法喽,只好用《圣经》上的话来鞭策自己了:‘大英雄何竟死亡。’②这个问题现在只有本地的史学家和家谱学家感兴趣了。本郡的农户有过差不多同样光荣历史的还有好几家呢!晚安。”
“不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苔丝(精)/经典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托马斯·哈代
译者 译者:孙法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7179
开本 32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40
CIP核字 2019079132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6
152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