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师道师说(吴良镛卷)/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吴良镛,男,1922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圈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录 人居 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上) 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下)——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主旨报告 城市 论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与人居建设研究 城市特色美的探求 从绍兴城的发展看历史上环境的创造与传统的环境观念 借名画之余晖 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历史文化公园”刍议 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设计传统——一幅古地图所展示的中国城市设计艺术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为2007年6月9日全国文化遗产日写 建筑 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主旨报告 [附]《北京宪章》 我的建筑创作观 关于建筑的艺术问题的几点意见 论江南建筑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丰碑设计建造中的故事——写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5周年之际 艺术 人居艺境——《吴良镛书法·绘画·速写集》自序 学画断想 学书小识 速写琐记 从“诗情画意”到“建筑意” 哲思 人居理想 科学探索 未来展望 总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师道师说”系列丛书之一。选编了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近三十年来重要文章18篇,分为人居、城市、建筑、艺术及哲思五个部分。内容主要探讨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城市特色的塑造路径、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文化环境的创造、建筑学的未来展望等等,其中有些长篇宏文是为一些重要的专业会议而写,也有一些随笔性质的小文,系作者对自己几十年来在绘画、书法方面心得与工作方法的总结。吴先生于耄耋之年,仍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探寻哲理、问道古今,仍然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的人居环境,其拳拳之心,感人至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师道师说(吴良镛卷)/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良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7103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19093707 |
中图分类号 | Z4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