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新课标 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名人传(新课标 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名人传(新课标 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里的三个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故事。他们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或身处悲惨的境遇,或经历着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能让人丧失理智甚至窒息。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去,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他们伟大的心灵,描述了他们的痛苦以及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他凭借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后因其“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与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把不同时期写就的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汇集成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为我们今天所称道的世界衔己文学的典范之作《名人传》。

目录

名师导读方案
一 通过文学名著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 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四 体会其他艺术特色

名著阅读导航
一 基础知识
二 鉴赏与品读
贝多芬传
印象
童年
命运扣门
痛苦和爱情
天空中的王国
不可抑制的孤独
欢乐
悲剧的收场
米开朗琪罗传
引言
伟大的斗争和不幸
上篇搏斗
最强悍的力量
力的冲突
绝望
下篇舍弃

信仰
寂寞的灵魂
尾声:最后的审判
列夫·托尔斯泰传
对伟人的回忆
在喀山
一段奇妙的军旅生活
爱情插曲
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
对艺术和科学的批判以及继承
《复活》——另一个世界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伟人生命的最后
我的读后感
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达标训练
参考答案

精彩书摘

  《名人传(新课标 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这种悲苦的情绪流露在他当时的几部作品里,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尤其是作品第一号(1798年)之三的奏鸣曲中的广板。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带有这种愁苦,还有许多作品,诸如欢快的《七重奏》(1800年)、清澈似水的《第一交响曲》(1800年)等,都反映着一种年轻人的无忧无虑。毫无疑问,心灵需要时间来适应痛苦,它多么需要欢乐,所以没有快乐的时候,只能自己来制造。当“现在”太残酷的时候,它就在“过去”生活。在维也纳羁旅的贝多芬,常遁入对故乡的回忆之中,他当时的思想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七重奏》中带变奏曲的行板,其主题就是一支莱茵地区的歌曲。《第一交响曲》也是一部赞美莱茵河的作品,是青少年笑迎梦幻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人们在其中可以体味出取悦于人的那种欲念和希望。但是,在某些段落中,在引子里,在某几种低音乐器的明暗对比里,在荒诞的谐谑曲里,人们多么激动地发现那青春的面庞上显露的未来天才的目光。那是波提切利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圣婴的眼睛,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未来的悲剧。
  除了肉体的痛苦,又增添了另一种苦痛。韦格勒说他从未见过不带强烈感情的贝多芬。这些激情似乎一直是纯洁无邪的。激情和欢娱之间毫不相干。现在人们将两者混为一谈,那证明大多数人愚昧无知,不懂得激情以及激情之难求。贝多芬内心多少有些清教徒的气息,粗俗的谈论和思想令他厌恶。在爱情的神圣方面,他有着一丝不苟的看法。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后者糟蹋自己的才华去写《唐璜》。他的挚友辛德勒肯定地说:“他一生洁身自爱,从未有过任何过失需要责备自己的。”这样的一个人生来就要受到爱情的欺骗,是爱情的受害者。他就是这样,他不断地痴情地去恋爱,不断地梦想着幸福,但幸福一旦破灭,随即便是痛苦的煎熬。必须在那种爱情和高傲的反抗的交替之中去寻找贝多芬最丰富的灵感的源泉。
  1801年,他钟情的对象好像是朱丽埃塔·居奇亚迪,他把那支著名的《月光奏鸣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1802年)题献给了她。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道:“现在我的生活有意思多了,和别人来往也多了……这种变化是一位可爱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我两年来所拥有的初次幸福时光。”他为此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这段爱情使他更深地感到自己残疾的可悲,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不可能娶这个他所爱的女子。其次,朱丽埃塔风骚、稚气、自私,使贝多芬很苦恼。1803年,朱丽埃塔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贝多芬痛苦极了,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似乎要一蹶不振的时刻。他经历了一场绝望的危机,我们从他的一封信中了解了这一点,那是他当时写给他的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的遗嘱,上面注明“待我死后方可拆阅并执行”。这是反抗的呼声,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呐喊。听见这种呐喊不能不让人悲从中来。他几乎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他那不屈不挠的道德情操阻止了他。他对病愈的最后希望破灭了。“甚至曾一直支撑着我的那崇高的勇气也消失了。啊,主哇,给我一天真正的欢乐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那深邃的欢乐之声了!啊,我的上帝,什么时候我再能听到它呀?……永远也听不到?——不,这太残忍了!”
  这是垂死的哀鸣,但贝多芬又活了二十五年,他那坚强的性格不可能让他屈服于挫折。“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我的青春——是的,我感觉到它了——才刚刚开始。我每天都在接近我能够隐约看到但又无法确定的目标……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病魔,我将拥抱世界!……没有任何休息!除了睡眠,我不知道什么叫休息,可我很不幸,不得不比以前更多地花时间睡觉。只要我能从我的病魔中解脱一半,那就睡吧!……不,我将忍受不了病痛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哇!”
  这爱情、这痛楚、这意志、这颓丧和高傲的情绪、这内心的悲剧,都反映在1802年他所创作的伟大作品之中: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二十六号);著名的《月光奏鸣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第二奏鸣曲》(作品第三十一号),包括仿佛一场雄伟和哀婉独白的戏剧化吟诵;题献给亚历山大大帝的《小提琴C小调奏鸣曲》(作品第三十号);《克莱采奏鸣曲》(作品第四十七号);根据格莱尔的词所谱的六支英勇悲壮的宗教曲(作品第四十八号)。1803年的《第二交响曲》则更多地反映了他年少时的爱情,可以感觉得到,他的意志占了上风,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他那阴郁的思想一扫而空,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无法医治的。他渴望病愈,渴求爱情,心中充满着希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新课标 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曼·罗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81643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