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扎尔绅士
内容
内容推荐
公元950年,神秘的哈扎尔王国。
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两位盗亦有道的游侠剑客。
泽立克曼,一袭黑衣、苍白瘦弱、多愁善感;阿姆兰,一头灰发、体格魁梧、身手不凡。他们一文一武,一白一黑,既是杀手、骗子,也是江湖郎中。
在威逼利诱兼好奇心驱使下,他们受雇护送一位脾气暴躁、身份成谜的古怪少年返乡。然而这对哈扎尔绅士却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一场超出他们想象的大冒险……
作者简介
迈克尔·夏邦,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他1963年生于华盛顿特区,先后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在加州大学厄湾校区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1988年,年仅25岁的迈克尔·夏邦出版其硕士学位作业、长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的秘密》,创下当时新人小说最高预付版税的纪录。他于1995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天才少年》也大获成功,被改编成电影。
2000年,迈克尔·夏邦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更助他以38岁之龄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成为过去三十年来较年轻的普利策奖长篇小说得主。一些评论家认为:夏邦写出了无数作家穷其一生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美国小说”。
迈克尔·夏邦对类型小说、流行文化的兴趣,也使得他的作品丰富多样,难以界定。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犹太警察工会》先后荣获雨果、星云、轨迹、斜向四大科幻/奇幻小说奖。
此外,迈克尔·夏邦还著有长篇小说《月光狂想曲》(2016)、《电报大道》(2012)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童书、青少年小说,曾担任电影《蜘蛛人2》编剧。
目前,迈克尔·夏邦和家人住在加州伯克利。
目录
CHAPTER I 叙述对一顶帽子的过度热爱是如何引起争端的
CHAPTER II 叙述酬金和接踵而来的麻烦
CHAPTER III 叙述拖油瓶和冒险之路的无情之处
CHAPTER IV 叙述一个天使和一项事业如何替换另一个天使和另一项事业
CHAPTER V 叙述马贼如何谨守第四诫
CHAPTER VI 叙述北地人怪异的商业习性
CHAPTER VII 叙述如何把握不利的时机
CHAPTER VIII 叙述哈扎尔绅士中鲜有的洞察力
CHAPTER IX 叙述因为一头象的出现,消除了祈祷所需人数不足而引发的焦虑
CHAPTER X 叙述赠象以梨而获得的迟到报答
CHAPTER XI 叙述一位伯克的命运与一盘烂棋之间出乎意料的相似性
CHAPTER XII 叙述肉体被卖到妓院
CHAPTER XIII 叙述如何游泳前往位于世界中心的图书馆
CHAPTER XIV 叙述士兵履行可悲的职责,处理王权争斗留下的烂摊子
CHAPTER XV 叙述伴随着暴力和神恩,再次上路走向宿命
AFTERWORD 后记
A NOTE ON THE KHAZARS 哈扎尔人小记
导语
作为一部向《堂吉诃德》致敬之作,《哈扎尔绅士》有着西方古典武侠小说中的冒险、爱情、复仇等传统元素,又加入了神秘的异域风情和一些“狗血”但十分吸引人的情节。
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当代作家、包揽了各大知名奖项的迈克尔·夏邦,用他一贯黑色幽默的笔调,把一部老派传奇小说写得既错综复杂又无比精彩,时而爆笑,时而伤感,时而哭笑不得,让人仿佛回到那个古老、神秘的时代。
后记
您手里这本短篇小说最初的暂用名(在我心中也是真
正的书名)是《佩剑的犹太人》。
写书的过程中,我告诉过几个人这部作品的名字,惹
得他们很想笑。我猜他们大概认为我起这个书名显然是想
开玩笑。毕竟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已经有很久不佩戴和挥舞
刀剑了,久得甚至把“剑”和“犹太人”(而不是,怎么
说呢,“英国人”或“阿拉伯人”)这两个词凑在一起会
产生时代错乱的效果,滑稽的不相称感类似于“武士裁缝
”或《圣诞老人征服火星人》。没错,犹太战士曾在冷兵
器时代的奥斯特利茨和葛底斯堡上过战场;十九世纪的俄
罗斯曾抢夺犹太家庭的男童,强行送进沙皇军队。这些战
士,以及二战前曾经在其祖国的武装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
中服役的犹太人,我认为有资格被称为佩剑的犹太人。
然而听见这个书名,人们的眼前似乎不会闪过因克尔
曼、安提坦和索姆河那些命运多舛的犹太骑兵,或者穆斯
林治下格拉纳达那些阿拉伯化的廷臣决斗,甚至不会想到
古代的犹太勇士——例如巴尔·科赫巴或以超凡臂力而闻
名的犹大·马加比。浮现在他们眼前的会是个不讨人喜欢
的矮子,戴眼镜,留胡须,挥舞着一把马刀:莫特尔·坎
佐伊的翻版。浮现在他们眼前的会是伍迪·艾伦倒退着走
向最近的出口,俏皮话像连珠炮似的发射,手里的长剑微
微颤抖。浮现在他们眼前的会是曼尼大叔,嘴里咬着匕首
,宽松长裤的皮带系到胳肢窝的高度,从吊灯上掉下来,
把两个穷凶极恶的审计员的脑袋撞在一起。
好吧,也许是因为我说出书名时表情不够严肃。然而
我是认真的,至少是半认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不可
能使用比时代错乱和不相称更真诚的手法来给这本书命名
了。
我知道,对于我或一个受过我这种文学训练、属于我
这个文学时代、有我那些名头的作家来说,写的小说里有
人拿剑就已经很不相称了。近至十年前,我已经发表了两
部小说和二十来个短篇,没有一部里出现的武器比格洛克
9mm手枪更古老。没有一部的时代背景设置在1972年之前,
地点也不会比法国巴黎的播音室更遥远或富有异域色彩。
大部分短篇登载在稳重、可敬和大体而言没有刀剑的刊物
上,例如《纽约客》和《哈泼斯杂志》,主角都是不带武
器的美国人,故事都是他们体验当代短篇小说的永恒命运
——失望、不幸、失落、痛苦的醒悟、霉运临头的时刻。
离婚;死亡;病痛;暴力,无因的,家庭的;离婚;盲信
;欺骗与自我欺骗;父子之间、男女之间、朋友和情人之
间的爱与恨;美与欲望的稍纵即逝;离婚——好像差不多
就是这些了。多多少少就是我的人生故事。至于两个长篇
,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没有比短篇走得更远,也没有更
加深入犹太本质的领域:背景都放在匹兹堡,庞蒂亚克和
福特轿车戏份很重,散发大麻、一千零一夜香水和波兰熏
肠的香味,有斯莫基·罗宾逊的时代金曲和《星际迷航》
的引用;主要角色是非犹太教徒或世俗化的犹太人,其中
大多数受到摇滚乐和好莱坞的有意识启迪、教育和降服,
影响他们的不是雷根斯堡圣人的失落著作,后者的评述对
《哈扎尔绅士》的主角之一有着非同凡响的重要意义。
我不是在说——允许我澄清一下——我不是在说,我
轻视或厌弃本人的早期作品或者它们所代表的文学类型(
世纪末自然主义)。我对《房屋狩猎》《S天使》《人狼正
青春》和《人狼之子》这些小说感到自豪。在我所有的作
品中,我向来最喜欢的是《奇迹小子》,它拯救了我的生
命,甚至算是真的拯救了我,因为它取代了我那第二部注
定败亡的小说,免除了我永远生活在为它遭受苛责的那个
世界上的痛苦。我并不想抛弃我在二十世纪末写的那些东
西,希望我的读者也不会。《哈扎尔绅士》这本书呢,就
像它近期的一些先行者,你们见到的是我这个作者正在尝
试做我早期故事里许多角色(亚特·贝克斯坦、格拉迪·
特里普、艾拉·怀斯曼)尝试、渴望、准备去做的事情:
我出发去寻求一点小小的冒险了。
对于长久以来我希望被视为的那种作家(“严肃的…
‘文学的”)来说,这种冲动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稍微
提一提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就能解释清楚了——我认
为同时也能解释冒险小说为何能够长盛不衰的事实。我从
未挥舞过战斧或刀剑。我从未——感谢上帝——杀过人。
我从未当过某个帝国的士兵或雇佣兵,从未在深夜潜入一
座宫殿或骑象奔跑,虽说我骑过马,技术马马虎虎,谈不
上有一丝一毫的信心或风度。我不会大笑面对死亡或危险
,事实上差得远了。我从未仅靠几口臭水和一把烤黍粒就
在沙漠中求生,从未逃出过监狱、绞刑架或快速小帆船的
锁链桨手凳。我从未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一次掷骰子上,我
在拉斯维加斯的赌桌上输个一百块就已经想跪地哭泣了。
这并不是说我从未冒险过:我品尝过冒险的滋味,而
且不止一次。因为无论你厌恶冒险还是胆大包天,冒险的
机会都会落在你头上,说不定同样频繁。自从奥德修斯的
时代开始,一个人离开家或者企图回家,冒险都是符合逻
辑和必然性的结果
书评(媒体评论)
(书中的)情节是错综复杂的、热情洋溢的……
读者很难抵挡住它强劲的势头,更别提夏邦语言所带
来的纯粹的愉悦感。
——《纽约时报书评》
仅仅几页,我就沦陷在了夏邦所编织的精致语言
网里,被一种伴随着精彩和幽默的老派传奇冒险经历
所诱惑。
——《旧金山纪事报》
在他这一代的作家当中,夏邦具有厄普代克式散
文文风。
——《时代周刊》
精彩页
CHAPTER I 叙述对一顶帽子的过度热爱是如何引起争端的
多年以来,一只能用十种语言喷吐脏话的八哥震惊了许多来到这家客栈歇脚的旅行者。斗殴爆发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是栖息在壁炉旁架子上的这只蓝舌老魔鬼,在如此鄙俗而激烈地辱骂那位非洲巨人。非洲人占据了离炉火最近的位置,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象牙小棋盘上的乌木和牛角棋子,吃着客栈的招牌菜——鹰嘴豆、胡萝卜、干柠檬和羊肉炖菜,他宽阔的肩膀背对着鸟儿,面向客栈的门口,以及朝着蓝色暮霭打开遮光板的窗户。这个温和的秋日夜晚,在高加索山脉东侧丘陵上的阿兰王国,只有非洲人和八哥这两个来自热带丛林的土著需要温暖。非洲人的来头始终
是个谜。他身穿夹棉的灰色填充甲,帽兜已经磨出了线头,里面是一件破破烂烂的白色长套衫,让人觉得他曾经在拜占庭的军队里服过役,但半高筒靴系带的黄铜孔眼又说明他或许去过西方。没有人敢去求证他是否听得懂这些来自帝国、汗国、酋长国、游牧部落和其他王国的脏话。他的皮肤色泽仿佛是铜壶上的锈斑,眼睛像骆驼般妩媚,光亮的头顶周围长着一圈绒毛,银白的发色象征着他历经风霜岁月。更重要的是他浑身散发出的沉稳感觉,彰显出他的残暴本性。在丝绸之路的这条小支脉上,连最缺乏经验的旅行者也能看懂,这位非洲人既不欢迎也不保证能够容忍你的提问。因此,客栈里的旅行者有一瞬间对鸟儿的蛮勇敬佩不已,它似乎在用完美的希腊语咒骂非洲人吞吃食物的劲头像极了秃鹫和巴巴里猿猴的杂交后代见到腐肉的贪婪模样。
遭受辱骂后的那一小段时间里,非洲人继续吃着他的炖菜,没有从棋盘上抬起头,就好像压根没有听见。然后,还没等任何人意识到这句骂人的话过于精妙,早已超出了八哥的语言能力—因此鸟儿这次是无辜的,非洲人就将左手伸进了右靴筒,动作流畅而毫无间断,仿佛鹰隼带着死亡从天而降,一截明晃晃的阿拉伯钢刃陡然出现,几节牛皮裹着它粗糙的刀柄,越过长凳,扑向猎物。
无论是坐在猎物右手边的无须年轻人,还是陪伴年轻人的独眼象夫,他们都到死不会忘记匕首刺穿空气的啸声。接下来的声音犹如一只不耐烦的手划破信封,匕首划开了猎物头上那顶黑色宽檐帽的帽顶,猎物是个骨瘦如柴的金发男人,来自某个终年雾锁的国度,那天下午刚骑马从第比利斯大路而来。他是个纤瘦的长脚佬,脸色阴沉,皮肤白如牛油,头发在长脸两侧耷拉成两道金色帘幕。众人听见飞箭击中树身的砰然闷响,帽子从瘦麻杆头上飞出去,像是在表达着惊讶,随即被钉在他背后泥抹墙的一根柱子上,他用他祖国的阴冷方言喊出一个古怪的单音节词语。
壁炉里,堆成堡垒的炽热火炭坍塌成一团灰烬。象夫听见厨房里火炉上水壶盖的咔嗒响声。长凳嘎吱作响,期待斗殴的旅行者们朝脚下吐痰。
这位来自法兰克的瘦麻杆从他被钉住的帽子底下钻出来,一点一点地展开身体,手指顺着金发的分缝捋上去。他看了一眼非洲人,再扭头看一眼帽子,回头继续看着非洲人。他的斗篷、长裤、长袜和皮靴全是黑色的,与他柔软双手的惨白色、下巴与面颊上胡茬的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假如他不是神职人员,象夫心想(对象夫来说,识人是了解大象的必然结果),那就肯定是医师或是以玩弄辞藻为生的人。法兰克人站直身体,双臂环抱在瘦骨嶙峋的胸前,用他瘦削的鼻子打量非洲人。他露出顽皮的笑容,歪着脑袋的模样传达着厌烦和觉得可笑的情绪,像极了饱经世故的长者在观赏无谓的人间戏剧。老象夫尽管只有一只眼睛,却也看出瘦麻杆因为帽子受损而狂怒不已。一身送葬人的打扮都是值钱货,没有因为长途奔波而沾染污垢,这证明他很爱护它们,也很重视他本人的外表,以及他的决心有多么坚定。
法兰克人把大拇指和两根细长的手指伸进帽子上的破口,做了个鬼脸,费劲地从柱子上拔出匕首。他用双手拿着帽子翻来覆去地端详,按捺住抚摸帽子的冲动。象夫心想,假如我钟爱的母象去世,我大概也会用同样的方式爱抚它的粗壮后臀。法兰克人把帽子递给身旁的年轻人,用一种十分庄重的神态,仿佛在托付家神的塑像,他拿着匕首穿过房间,来到埋头继续吃炖菜的非洲人面前。
“我相信,”法兰克人对非洲人说,用的依然是无懈可击的拜占庭希腊语,“先生您弄丢了您清理蹄子必不可少的工具。”法兰克人把匕首插在棋盘旁的桌面上,碰翻了几枚棋子。“假如我搞错了贵下肢的确切叫法,那就请您到外面的院子里找我,时间随便您,但最好可以快一点,然后随便选择一种教学工具给我上上课。”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扎尔绅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迈克尔·夏邦
译者 译者:姚向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8776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42
CIP核字 2019159850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