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静行致远(李国华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国华,1932年9月生于广东南海。1936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受教于黎雄才、叶永青、苏卧农、黄少强等岭南诸家,同时在李凤公主办的丽泽国画院学习传统技法。1982年2月调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1988年6月被评为二级美术师,1992年退休。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周善怡编著的《静行致远(李国华小传)》生动再现画家的艺术经历,以文字为主,穿插画家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照片以及作品,全方位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一封发自北京颐和园藻鉴堂的中国画创作组邀请函,揭开了李国华近百年不为人知的从艺历程。一系列大型公共空间创作——棒捶岛、白云山山庄旅舍、广州碑林墨迹碑刻……在其艺术生涯写下一笔笔厚重的印记。愿这位岭南画派重要的传承者艺术流芳后世。《静行致远(李国华小传)》是“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系列之一,由周善怡编著。

目录

一 墨海留迹——公共空间大型创作

二 敏于行·读景炼真——写生创作

三 寄书碑林·耄耋书优始于童——书法

四 国华论艺

五 因缘-画缘

附 艺术年表

试读章节

墨海留迹——公共空问大型创作

一种记忆,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经历,发生过一段故事。这是一件件沉寂在岁月深处静谧无声的往事。年逾九十高龄的李国华,行事低调,不善宣扬。岁月蹒跚,我们穿越时空,追寻这位跨越将近一个世纪的老画家所经历的艺术人生,披露李国华不为人知的从艺历程。

从一封保留至今发黄的邀请函,牵出了一段老人引以为豪的经历与尘封已久的记忆。1979年12月21日,国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发公函邀请李国华赴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作画。

“文革”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画家感恩于百废待兴的环境下重新获得的创作机遇。据李国华忆述,当时中国画创作组的邀请函,是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转交给他的。其时,他早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在肇庆工艺厂国画组工作。李国华至今保留着当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的发函复印件,函日:“肇庆工艺厂:为了交流国画创作经验及完成明年国家需要的中国画作品,我们约请您厂李国华同志来京作画。如您们同意,来时请电告到京日期、车次及车厢号,以便安排接待。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廿一日。”邀请函的右下方还印有中国画创作组的印鉴,地址为颐和园藻鉴堂,上面附有电话和电报挂号。正是这页珍贵的文献资料,开启了李国华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一幕。

在作者的采访中,遥想当年,李国华回忆起1979年年底赴京的情景:,“当时我是坐飞机去北京的,抵京已经是深夜,北京下着雪。我还很记得出闸时,前来接机的北京藻鉴堂负责接待的同志不断热情地招手:‘是广东来的吗?’因为我是这批受邀画家中唯一一个广东画家,所以他很快就和我对上了。报到后,为我安排好住宿。”

藻鉴堂地处颐和园昆明湖西南角的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水,只有一条路出入,当时几乎没有游人走到。那里原是北京市的一个内部招待所,就一座两层小楼,依山傍水,绿树掩映,当时正空着,创作组全包租下来,除了招待所的几位工作人员,就再也没有外人,幽雅、安静、安全。藻鉴堂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建筑,与治镜阁、南湖岛鼎足而立,这三座岛是颐和园前湖水风景的点睛之笔。古时选拔人才称为“藻鉴”,“藻”即文采,“鉴”是品评、鉴别,“藻鉴”意即文采鉴人。这里曾是殿试后的阅卷处,乾隆皇帝以“藻鉴堂”命名,寓意人才难得。李国华回忆道:“藻鉴堂守卫得很严密,我记得里面有很多层窗帘与外界相隔,似乎有一道屏障。我就住在藻鉴堂里,创作组给每位画家安排一间独立的房间,室内布置相当宽敞舒适,有画案、床、卫生间等,设施完备,每个人都能在安静独立的空间里自由创作,这种环境在当时是很优越的。”当年藻鉴堂虽然地处郊外,但是条件不比友谊宾馆差,画家们的生活待遇非常好,住的是宾馆式的标准间,伙食在那个年代更是显得很特殊。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吴一娜说:“跟他们吃饭,我就觉得这太高级了,四菜一汤,我记得当时还吃那个东坡肉,小馒头那么小,花卷也那么小,:雪白雪白的。”李国华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在餐厅里吃饭,一桌桌的,接待的伙食很好,还有小点心。那时的生活比较困难,有些菜式在外面还很少能吃到。”冬天的藻鉴堂全是冰和枯萎的荷叶,别有一番景象。李国华说:“我有一张照片是站在昆明湖旁边拍的,当时昆明湖的湖面已经结了冰。”

藻鉴堂是当时公认的最核心的中国画创作基地,汇聚了顶级的阵容,为日后中国画研究院的成立积淀了深厚的文脉与根基。“中国画创作组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拟定了暂行条例,主要是完成三大任务:第一,提供国家收藏保存的作品。第二,完成国家重点创作任务。第三,为外贸机构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增加外汇收入,团结全国的知名画家。”按照计划,一般受邀来京的老画家,创作时间为一个月。每批约20人,期满后回原单位,再邀请第二批。在京创作期间的生活费、往返路费和稿费,均由创作组包干。这项临时性举措体现了政府对老画家的尊重和关怀,也是给画家的一种荣誉。曾经,无数的大家在此相遇,有幸受邀在藻鉴堂创作的这段时光,成为李国华生命中难忘的经历。

在藻鉴堂的日子,李围华在创作组内潜心作画:“我创作的主题是肇庆星湖风光。”他选择以自己擅长的山水画题材入画,全神贯注,倾力创作,完成了一批大尺幅的星湖山水画作品。他的表现手法随着景物而变化,星湖烟雨、溪流飞瀑、泉溪淙淙、林壑幽深,七星岩特有的陡峭的石灰岩结构,李国华以多种笔墨技法表现得浑然一体,既有传统的笔墨,也具有丰富的色彩。画面烘托出湖光山影交相辉映、娇娆多姿,使作品显得新颖而更富于生命力。其中,《溪云初起》被选入1979年“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国画展”展出。“为国家画画,这个做贡献是应该的。”李国华淡淡地谈道。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如今仍在老先生们的身上释放,受到国家的召唤,不讲任何条件,以最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其中,这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代表了曾经历经磨难的老一代艺术家的无私境界。

这次难得的聚合,名家汇集。在笔者的采访交流中,李国华首次详谈当年他在藻鉴堂与著名画家叶浅予、启功、张仃、黄永玉、刘文西等人的交往逸事。回忆起与叶浅予的交往,翻开珍贵的历史资料,李国华至今还保留着一封叶老先生给他的亲笔信:“国华同志:端溪墨海收到,惜未见面为歉,眼下我正在做肠胃治疗,不能去藻鉴堂看你,几时进城请打电话通知我,一定在家恭候,墨海需价几何,亦请示知。专肃并问近好。”原来,叶浅予得知李国华将赴京,于是托他帮忙带一端溪墨砚,准备有空便到藻鉴堂相聚。然而李国华在京期间,叶浅予刚好做肠胃治疗,因此复信未能到藻鉴堂来看他,请他何时进城先电话通知,叶浅予在家恭候。李国华谈道:“正因为这个原因,我离京前,专门找了个休息时间,亲自进城到叶浅予家探望他,并带去墨砚。”据李国华忆述,那时他们在藻鉴堂很少独自外出,创作组不时会派车送画家们进城活动和购买用品。P1-4

序言

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新国画”运动密不可分。发端于广东的岭南画派在这场“新国画”运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革命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折衷中外、融汇古今,注重现实关怀、题材开拓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开启中围现代绘画的新风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继“二高一陈”后,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是把岭南画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卓有成效地拓展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使岭南地区迅速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基地之一,培养了许多影响21世纪中国美术进程的画家。他们继承和延续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践行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使广东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重镇。

在对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岭南画派一直是被关注的,但系统完整的广东现当代画家传记著述却较少见到。梳理这些画家的人生经历,再现他们的探索过程,总结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于推动广东美术创新发展,增强广东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编辑出版《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丛书。

丛书根据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甄选了20多位现当代画家作为传主,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活动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丛书遵循从史到论,论从史出,通过文学家的艺术剪裁,注重罔绕史料开展研究,力求科学严谨地再现各位传主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学术贡献和历史影响。丛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大量由家属提供和从档案中查阅到的第一手资料更为珍贵。

对岭南近现代画家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广东地域美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画家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广东画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广东美术繁荣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静行致远(李国华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善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254992
开本 16开
页数 1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4162476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60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