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官还看落花生(许地山作品精选)/现代名家经典文库
内容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商人妇》《春桃》《危巢坠简》等;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目录
许地山简介
春桃
命命乌
商人妇
换巢鸾凤
黄昏后
缀网劳蛛
铁鱼的鳃
女儿心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三博士
东野先生
玉官
精彩页
春桃
这年的夏天分外地热。街上的灯虽然亮了,胡同口那卖酸梅汤的还像唱梨花鼓的姑娘耍着他的铜碗。一个背着一大篓字纸的妇人从他面前走过,在破草帽底下虽看不清她的脸,当她与卖酸梅汤的打招呼时,却可以理会她有满口雪白的牙齿。她背上担负得很重,甚至不能把腰挺直,只如骆驼一样,庄严地一步一步踱到自己门口。
进门是个小院,妇人住的是塌剩下的两间厢房。院子一大部分是瓦砾。在她的门前种着一棚黄瓜,几行玉米。窗下还有十几棵晚香玉。几根朽坏的梁木横在瓜棚底下,大概是她家最高贵的坐处。她一到门前,屋里出来一个男子,忙帮着她卸下背上的重负。
“媳妇,今儿回来晚了。”
妇人望着他,像很诧异他的话。“什么意思?你想媳妇想疯啦?别叫我媳妇,我说。”她一面走进屋里,把破草帽脱下,顺手挂在门后,从水缸边取了一个小竹筒向缸里一连舀了好几次,喝得换不过气来,张了一会嘴,到瓜棚底下把篓子拖到一边,便自坐在朽梁上。
那男子名叫刘向高。妇人的年纪也和他差不多,在三十左右,娘家也姓刘。除掉向高以外,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叫做春桃。街坊叫她做捡烂纸的刘大姑,因为她的职业是整天在街头巷尾垃圾堆里讨生活,有时沿途嚷着“烂字纸换取灯儿”。一天到晚在烈日冷风里吃尘土,可是生来爱干净,无论冬夏,每天回家,她总得净身洗脸。替她预备水的照例是向高。
向高是个乡间高小毕业生,四年前,乡里闹兵灾,全家逃散了,在道上遇见同是逃难的春桃,一同走了几百里,彼此又分开了。
她随着人到北京来,因为总布胡同里一个西洋妇人要雇一个没混过事的乡下姑娘当“阿妈”,她便被荐去上工。主妇见她长得清秀,很喜爱她。她见主人老是吃牛肉,在馒头上涂牛油,喝茶还要加牛奶,来去鼓着一阵臊味,闻不惯。有一天,主人叫她带孩子到三贝子花园去,她理会主人家的气味有点像从虎狼栏里发出来的,心里越发难过,不到两个月,便辞了工。到平常人家去,乡下人不惯当差,又挨不得骂,上工不久,又不干了。在穷途上,她自己选了这捡烂纸换取灯儿的职业,一天的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下去。
向高与春桃分别后的历史倒很简单,他到涿州去,找不着亲人,有一两个世交,听他说是逃难来的,都不很愿意留他住下,不得已又流到北京来。由别人的介绍,他认识胡同口那卖酸梅汤的老吴,老吴借他现在住的破院子住,说明有人来赁,他得另找地方。
他没事做,只帮着老吴算算账,卖卖货。他白住房子白做活,只赚两顿吃。春桃的捡纸生活渐次发达了,原住的地方,人家不许她堆货,她便沿着德胜门墙根来找住处。一敲门,正是认识的刘向高。她不用经过许多手续,便向老吴赁下这房子,也留向高住下,帮她的忙。这都是三年前的事了。他认得几个字,在春桃捡来和换来的字纸里,也会抽出些少比较能卖钱的东西,如画片或某将军、某总长写的对联、信札之类。二人合作,事业更有进步。向高有时也教她认几个字,但没有什么功效,因为他自己认得的也不算多,解字就更难了。
他们同居这些年,生活状态,若不配说像鸳鸯,便说像一对小家雀罢。
言归正传。春桃进屋里,向高已提着一桶水在她后面跟着走。他用快活的声调说:
“媳妇,快洗罢,我等饿了。今晚咱们吃点好的,烙葱花饼,赞成不赞成?若赞成,我就买葱酱去。”
“媳妇,媳妇,别这样叫,成不成?”春桃不耐烦地说。
“你答应我一声,明儿到天桥给你买一顶好帽子去。你不说帽子该换了么?”向高再要求。
“我不爱听。”
他知道妇人有点不高兴了,便转口问:“到底吃什么?说呀!”
“你爱吃什么,做什么给你吃。买去罢。”
向高买了几根葱和一碗麻酱回来,放在明间的桌上。春桃擦过澡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红帖子。
“这又是那一位王爷的龙凤帖!这次可别再给小市那老李了。托人拿到北京饭店去,可以多卖些钱。”
“那是咱们的。要不然,你就成了我的媳妇啦?教了你一两年的字,连自己的姓名都认不得!”
“谁认得这么些字?别媳妇媳妇的,我不爱听。这是谁写的?”
“我填的。早晨巡警来查户口,说这两天加紧戒严,那家有多少人,都得照实报。老吴教我们把咱们写成两口子,省得麻烦。巡警也说写同居人,一男一女,不妥当。我便把上次没卖掉的那分空帖子填上了。我填的是辛未年咱们办喜事。”
“什么?辛未年?辛未年我那儿认得你?你别捣乱啦。咱们没拜过天地,没喝过交杯酒,不算两口子。”
春桃有点不愿意,可还和平地说出来。她换了一条蓝布裤。
上身是白的,脸上虽没脂粉,却呈露着天然的秀丽。若她肯嫁的话,按媒人的行情,说是二十三四的小寡妇,最少还可以值得一百八十的。
她笑着把那礼帖搓成一长条,说:“别捣乱!什么龙凤帖?烙饼吃了罢。”
P1-3
导语
许地山是位不爱露锋芒的文学大家,不仅曾是张爱玲的国文教授,还是老舍的挚友,与茅盾等人创立过文学研究会。
许地山的作品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相融合,使散文发展成一个和谐的境界。
序言
20世纪的中国文坛名家辈出,他们借着“诗界革命”
“文学革命”的推动,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前后发轫,
以白话文学为主导,以思想启蒙为目标,奠定了至今一个
多世纪的中国文学的主体形态。
在那样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文化狂飙突进的年代
,众多的文学名家展现出无与伦比、令人惊叹的才情。说
到“才”,主要指他们创作中的才华。中国白话文学创作
在发端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诗歌、小说、散文、杂文
、戏剧,每一个文学领域都有突破,都有传之后世的经典
作品出现,而每一个领域又都涌现出众多的代表性人物。
说到“情”,文学前辈们对于国家、民族、民众的挚爱,
对于乡土、亲人的眷恋,都通过他们笔下的文字传神地表
达出来。“才”和“情”的历史际遇性的统一,是20世纪
文学历史上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我们得以继承的宝贵的
文学遗产和思想财富。
我们从这众多的文坛名家里首选尤以才情著称的十七
位,精选他们的代表性作品,编辑了“现代名家经典文库
”。这十七位才情名家分别是戴望舒、胡也频、林徽因、
刘半农、庐隐、鲁彦、柔石、石评梅、苏曼殊、闻一多、
萧红、徐志摩、许地山、郁达夫、郑振铎、朱湘、朱自清

选取他们,不仅因为他们的过人才华在文坛上的地位
和影响,也因为他们每个人的经历和作品都充满了耐人寻
味的“情”的因素,使我们久久品读而不能忘怀。但令人
院惜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生命之花刚刚绽放便过早地
凋零了——石评梅逝世于1928年,时年26岁;胡也频逝世
于1931年,时年28岁;柔石逝世于1931年,时年29岁;萧
红逝世于1942年,时年31岁;徐志摩逝世于1931年,时年
34岁……
在阅读他们作品的时候,我们不禁想到,如果他们的
生命不是这样短暂,他们又会有多少经典的作品流传下来
,又会给我们增添多少精神上的财富。
这套丛书只能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小小的侧
面和缩影,因为篇幅的限制,所选取的也只能是每位名家
的少量代表性作品,难免挂一漏万,同时,在保留原作品
风貌的基础上,我们按照通行标准对原作的部分文字和标
点符号进行了修订和统一。
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
但他们才华横溢、激情四射,
如历史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流星;
那一个个令人久久不能忘记的名字,
让我们常常追忆那远去的才情年华……
编者
2019年7月
内容推荐
书稿选取许地山具有代表性的《春桃》《命命鸟》《商人妇》等小说汇编成册。
许地山的小说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他的小说是充满阳光和温暖的,他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读起来温暖而充满希望,是鼓舞人心的佳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官还看落花生(许地山作品精选)/现代名家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地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84534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92
CIP核字 2019136521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