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人类学家同行(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人类学主题书评集,分为“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类学家”、“走进人类学方法”、“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性别与社会”和“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五大板块。
书评作为一种独特的载体,游走在学术体系的边缘,有人认为它无足轻重。然而,书评和一篇学术论文相比,其读者却百倍于后者。人类学作为一门闻者甚少的学科,书评更是肩负了向公众普及学科知识的重任。确切地说,是搭建象牙塔与公共领域之间重要的桥梁。
阅读、评价前人的作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反诸己身,形成自己的学术价值观和评判标准,更好地将人类学与当下的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相信这本文集会给每一位潜在的人类学家,提供可以参考的阅读与写作指南。
作者简介
张经纬,上海人,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学者,专栏作家,译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民族史与当代民族文化研究,力图突破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局限,尝试全新的人类史写作。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等多部学术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等平面及网络媒体设有专栏,定期向公众传播人类学知识。
目录
第一编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类学家
1.人类学的祖师爷
2.马林诺夫斯基在南太平洋的书单
3.马塞尔·莫斯的关键词
4.不缺传记的人类学家
5.我们都是有良知的野蛮人
6.一种很不错的度过人生的方式
7.他是一只见证20世纪民族主义浪潮的“青蛙
第二编 走进人类学方法
1.我曾做过田野,我看到了
2.时代各有问题,田野无处不在
3.我们该如何研究中国
4.如何成为研究网络社区的“老司机
5.爱民族,爱艺术
6.民族植物学的妙用
7.透过“小历史”,审视今日事
8.从历史深处走出的“二人转
9.当我们告别漫漫长夏
10.灾害面前,人类该如何应对
第三编 人类学与当代中国
1.个体化在中国:迟到三百年
2.中国大工地(外一篇:费孝通与沈雁冰的1930)
3.“中产”之后怎样?
4.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
5.五位人类学家眼中的麦当劳
6.打开古人垃圾袋的正确方式
7.万顷碧波下的记忆
8.我们的凉山兄弟
第四编 性别与社会
1.一个非洲女孩的生命史
2.闺女·媳妇·婆婆
3.你若有情,便是女神;你若无情,便是剩女
4.BJ的胜利,妻子的胜利
5.谁动了他们的乳房
6.家政女工也有春天
7.“灰姑娘”那穿越国界的赌博
第五编 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
1.就算在潘多拉星球,也要遵守过渡礼仪
2.厨房里也有人类学
3.从咖喱想象印度
4.一位不写印度的印度作家
5.重庆森林:人们忍不住好奇,又不敢走近
6.日本人的切腹和吃稻谷
7.她为樱花辩护
8.书后没有的译后记
9.东南亚与她迷人的民族主义
10.走向后殖民的现代性
11.与世界分享收益,也分享风险
12.天堂并未远离
导语
青年人类学家张经纬多年来人类学书评作品合集。许多文章都被人类学、社会学院系当作书评写作的范文学习。从人类学家的有趣故事开始,围绕人类学方法与当下学术领域的诸多方面循序渐进。可以令读者体验一种走出书斋,面向大社会的阅读快感。在学习人类学知识的同时,领略到当代人类学家们,关注现实,思考当下的难能可贵的一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人类学家同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经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52471
开本 20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52
CIP核字 2019164042
中图分类号 Q98-53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2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