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三国发明家(马钧上下) |
内容 | 作者简介 孙群,笔名霜刃无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诗集多部。代表作长篇讽刺小说《剽界》2007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侠小说”联袂出版后,媒体曾广为报道、评论。2009年获“第四届吴承恩文学艺术奖”。诗词、散文、小说屡获全国大赛奖项。 目录 楔子 获诺奖:青蒿素发明惹联想 第01章 结冤家:治结巴偶遇刁蛮女 第02章 初试巧:打笨妞讹传打笨牛 第03章 惹大祸:走马灯闹翻涅阳城 第04章 被栽赃:药碾子险些遭夭折 第05章 吃官司:遭押送难改琢磨癖 第06章 立赌约:河南县初会小夫子 第07章 思改进:滚筒箍权且先热身 第08章 各定计:怀心思都想毁织机 第09章 大逆转:妹代姐下嫁践赌约 第10章 传贤名:新媳妇感动小槐里 第11章 渐脱颖:居京师苦读成博士 第12章 雪旧恨:假夫妻争夺发明权 第13章 揭谜底:藏仁心天子输一奏 第14章 小抗旱:观钓水马市得灵感 第15章 夺天工:死木偶变成活百戏 第16章 怒责夫:醒世言震惊魏君臣 第17章 思报国:说军情找到用武地 第18章 研神弩:尴尬人欲躲尴尬情 第19章 遭讥讽:真功夫不敌三寸舌 第20章 急民需:牛家屯初成翻水车 第21章 毁兵器:撼人心百姓跪亡妇 第22章 还妻愿:龙骨车终于现人间 第23章 下天狱:遭构陷谋反成铁案 第24章 憾天地:断头台血染不了情 尾声 非蛇足:祸与福并行未可知 精彩页 第1回 结冤家:治结巴偶遇刁蛮女 1 尽管蜀国犯境还只是传闻,但魏国上下已经嗅到来自南边的战争气味了,敏感的人能从细微处察觉到形势的变化。 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初秋,荆州南阳郡涅阳县城东,一座斑驳的宅第默默混杂在深街窄巷之中,不经意的话,你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但就是这样一座门脸儿普通得不起眼的老宅,当地官民却无不对它尊崇有加。南阳太守曾来拜会,每任涅阳县令都会对此处关怀备至。即便是梁上君子、山中匪盗,也从不对此处宅院下手。 更奇的是,平时这里静悄悄的,很少看到有人走动。但是每月的初一、十五,这里会立即热闹起来。天还没亮,这条巷子以及相邻的巷子就被人占了。如果不是宵禁的话,估计头一天晚上,就有人背着被窝守在这里了。他们大多是四乡八镇的平民百姓,也有专程从外地辛苦赶来的。手头宽裕的,头一天晚上住在客店里。穷苦人要么先投到城中的亲戚家,要么就算好脚程,在城门打开之前正好赶到,而初一、十五这两天,城门也开得特别早,这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今天正是刚人秋的头一个十五,秋老虎余威虽在,大清早却是清凉的,守在巷子里的人们还是不自觉地裹紧了单薄的衣衫。天刚发白时,巷子里就已经人声鼎沸了。巡逻的军士会来多转几次,却并不干涉,在这里已经成了习惯。 一位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人带着一位十五六岁的瘦弱少年也守候在人群中,对眼前的情景似乎有些难以置信,自言自语道:“太守神医之名,竟然这般神奇。”又对少年道,“钧儿,看来这回是有希望了。” 被唤作“钧儿”的少年发髻半耸,插着一支铜簪,右手却翻转把玩着一支一柞长的蛇形小木簪,他两眼正看向空中,目光迷茫,似乎神游物外,被中年人扯了一下衣袖才醒过神来:“啊?希……希……希……”“希”了半天,右手紧紧握住蛇形小木簪,才说出后面的话来,“希望……每……每次都……都说……有……有希望,结……结果……还……还不是……失……失望……”少年站在人群里,仿佛一根竹竿挑着一件宽松的长袍,挺拔之余,又显得空荡荡的。 身后一个衣袍简朴的扶杖老者问:“先生,你们不像本地人。外地来的?”这老者长得松形鹤骨,古貌清奇,两腮精瘦,颧骨高耸,长眉微挑,目光炯炯,一把斑白的长须飘在胸前,藤杖上还系着一个酒葫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中年人看上去宽和儒雅,回身一抱拳,恭敬道:“老丈,我们是扶风人,从豫州沛国谯县来。在下名叫马文,这是犬子马钧——”回身对少年道,“钧儿,见过老丈!” 马钧把蛇形小木簪交到左手握住,右手在左拳上一抱,长揖一礼:“晚……晚……”“晚”了半天没“晚”出来,一急,右手又把小木簪拿过,紧紧一握,才吐出来,“晚辈……见……见……见过老丈!” “免礼,免礼!公子眉宇不凡,亦是读书人啊!”老丈连忙伸手将他扶起,眼睛里露出惋惜,问马文,“这是口齿有碍啊?到谯县华家去了?” 马文叹口气:“谁说不是呢。这两年我带他出来游学,长长见识,同时也遍访名医,看有无可治之法,但是两年了,跑遍豫州,寻访华家后人,花费不少,全无效果啊。这回到荆州来碰碰运气,听说这张家也是神医之后。”说到华家后人,他还是下意识地四下张望了一下。他说的华家自然是华佗了。因太祖武皇帝曹操之故,担心直接提华佗之名会惹麻烦。 老丈却不在意,道:“听说华佗死后,华家的医术没有留下来。华佗临死时想把医书托付给狱卒,狱卒怕获罪于武帝,不敢承受,华佗只好一把火将它烧了。唉——可惜啊,可惜!”他把黎杖在地上顿了一下,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说,传言竟是真的?”马文也深有同感,“唉,若是华家医书还在,小儿之疾定可无忧!” 老丈安慰道:“马先生不必忧愁,这回可是找对地方了。如果这里还不能治的话,当今天下大约就没有人能治了——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董君异即便后继有人,可他属于东吴,而且远在南方侯官,可望不可及啊。” “董家……”马文摇摇头,显然知道去他国根本不可能,便把话咽了回去,犹豫着问,“这张家真的这么厉害?”马文明显对自己信心不足,尽管有关这处宅院的传说已经听了不知多少回,他还是忍不住再问老丈,“老丈能否详细说说?” 前面门“吱呀”一声开了,巷子里欢呼起来:“开了,开了……” 门里传出一个悠长的声音:“都别急,五人一轮进来坐候,先生已经开诊了——” 一阵涌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人们七嘴八舌地谈起宅院主人的种种神奇之事。反正是等,老丈就接着刚才话题说下去:“说起这张家,可是神奇。张公仲景,少年时就拜宗族医手张伯祖学得一手精妙医术,后来又自己研习《黄帝内经》,参悟圣医大道,其医术青出于蓝胜于蓝,没几年工夫,就远远盖过了他的师父张伯祖——张伯祖亲口说:伯祖之前,尚有扁鹊;仲景之后,无有伯祖。” 马钧忍不住道:“他……他……他当了……官,哪……哪里还……还会……再精……精研 导语 三国题材一直是热门话题,不会过时。历史小说多是讲述帝王将相的故事,很少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三国发明家(马钧上下)》则讲述的是老百姓的故事,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马钧的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一个没有被挖掘的题材,也契合当今前创新、创造形势的需求,是一部很好的创新励志书。 内容推荐 风传蜀国欲北伐犯境,吴国正坐等良机,魏国新主积极备战,朝廷开始向各处征集兵丁、布匹、粮草、马匹……全然不知后院也是暗流涌动,一个北方世族早已在中原发奋图强,一段旷世传奇在这一背景下跌宕上演…… 那些流传至今的古代发明是怎样问世的?伴随它的诞生演绎着怎样曲折离奇、震撼人心的故事?本书为您揭开这个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国发明家(马钧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665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0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00 |
CIP核字 | 2018280062 |
中图分类号 | K826.16 |
丛书名 | |
印张 | 3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3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