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是这么一本“心中有诗,生活有诗”的书,把古典诗歌融入了心灵品味,织进了许多生活回忆。琹涵女士的文字亲切有味、诚恳自然,透过娓娓道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诗与词水乳一般地,交融成趣,映照着昔日的霞光,闪耀着阅历的清辉,带着我们走进了诗词的美丽与她的心境。
图书 | 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精)/慢读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是这么一本“心中有诗,生活有诗”的书,把古典诗歌融入了心灵品味,织进了许多生活回忆。琹涵女士的文字亲切有味、诚恳自然,透过娓娓道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诗与词水乳一般地,交融成趣,映照着昔日的霞光,闪耀着阅历的清辉,带着我们走进了诗词的美丽与她的心境。 内容推荐 人们总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是不是一到传统节日就会特别感性?甚至诗兴大发呢?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诗人灵魂」就开始蠢蠢欲动?也有人认为,年节的兴味一年比一年淡,如果不是想着休假日的到来,还有谁兴高采烈的热切期待着每个节庆呢? 无论如何,永远用善感温柔的心、真挚亲切的文字陪伴着你的琹涵老师,这次将与大家分享的是永远吟唱不腻的绝品好诗,依着春、夏、秋、冬共49篇文章,温润恬美地描述自己和周遭友人的故事,细细阅读彷如嚐到了一点人生如诗的滋味,带你认识诗词中源自生活的节庆之美,伴你度过一年四季每个传统节日! 吟读一首诗人的千年咏叹,在行文流水的字里行间重拾那股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带着欢快的心情过节。不论你只想「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三人」享受独酌之味;或想藉着共度佳节之名邀集好友、知音欢聚,食佳肴、饮美酒、品味茶香……《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都是诗词爱好者的你不能缺少的最佳良伴,更是席间展现个人文采、与文友切磋的必备心机读本喔!当然,《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也是带给彼此最愉悦圆满的祝福,诚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诗句:「若得这般吟咏的生涯,即使世路崎岖,走来也悠然。」 目录 推荐序——心中有诗,生命无处不是动人的风景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潘丽珠) 写在前面——感受节日诗词之美 (琹涵) 春 年味淡了,怀念却深——宋·王安石《元日》七言绝句 欢乐庆新年——清·孔尚任《甲午元旦》七言律诗 美丽的柑橘——唐·骆宾王《咏鹅》五言古诗 记得当时年少——唐·张泌《寄人》七言绝句 老街的戏院——唐·杜牧《金谷园》七言绝句 心底有流泉——唐·柳宗元《渔翁》七言古诗 单纯的心情——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 心事谁人说——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 闲闲走走——宋·程颢《春日偶成》七言绝句 情谊——唐·无名氏《杂诗》七言绝句 饮啄之间——唐·孟云卿《寒食》七言绝句 快乐过日子——唐·韩翃《寒食》七言绝句 攀向梦想之巅——宋·魏野《清明》七言绝句 昨日当我年轻——唐·杜牧《清明》七言绝句 夏 千叶田田——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七言绝句 吟咏是生涯——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後雨》七言绝句 垂挂梦的音符——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七言绝句 昨夜星辰——唐·温庭筠《瑶瑟怨》七言绝句 诗词的魅力——唐·贾岛《寻隐者不遇》五言绝句 那白衣黑裙的时光——唐·孟浩然《宿建德江》五言绝句 母亲的忧心——唐·孟郊《游子吟》五言古诗 粽子——唐·杜甫《天末怀李白》五言律诗 伤心端午节——宋·张耒《和端午》七言绝句 乡间之美——宋·范成大《村庄即事》七言绝句 艺术家的家——唐·李白《赠孟浩然》五言律诗 秋 绝美风景——宋·苏轼《赠刘景文》七言绝句 菱角飘香——唐·李白《苏台览古》七言绝句 仍然有梦——唐·许浑《早秋》五言律诗 情到深处——宋·秦观《鹊桥仙》词 书卷多情——金·元好问《倪庄中秋》五言律诗 中秋月色——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七言绝句 不寐的眼——唐·韦庄《章台夜思》五言律诗 书香——宋·朱熹《观书有感》七言绝句 姊妹——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 且订重阳之约——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五言律诗 轻轻走过——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五言古诗 黄昏里的惆怅——宋·李清照《醉花阴》词 悲欢交集——唐·王维《酬张少府》五言律诗 夕阳山外山─送别乐乐表弟——唐·王维《归嵩山作》五言律诗 冬 辗转红尘——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五言律诗 初冬的橘子园——唐·王维《鹿柴》五言绝句 冬日的清晨——宋·刘克庄《冬景》七言律诗 不一样的感觉——宋·杜耒《寒夜》七言绝句 游泳池畔一朵花——宋·王安石《梅花》五言绝句 喜欢图书馆——明·于谦《观书》七言律诗 温暖与寒凉——唐·李商隐《北青萝》五言律诗 那年冬至——唐·杜甫《冬景》七言律诗 倾听宁静——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一 七言绝句 给梦想一把梯子——唐·崔涂《除夜有怀》五言律诗 试读章节 韩翃 唐·生卒年不详 字君平,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为诗兴致繁富、工整清丽,注重词藻和技巧,多为流连光景和唱酬赠别之作。 攀向梦想之巅 朋友问我:“这一生,你最佩服的是谁?” 我毫不迟疑地回答:“爱迪生!” 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而我相信,电灯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它,不只推进了科学的向前飞跃发展,让整个世界因而大放光明;它,更让人们告别了黑暗和不幸,向光亮的所在行去,从而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观。 台湾的经济起飞,凭靠的是济济人才。人才,都曾经是灯下苦读的学子。就在那一盏昏黄的孤灯之下,孜孜砣砣地勤学而不以为苦,夙夜匪懈,劳神苦思,终于大有所成。一盏绽放光亮的灯,看尽了人才培育的种种历程,原来,就是从“业精于勤”开始。 一如我读过宋朝魏野的《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翁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没有花也没有酒来助兴,居然就这样凄凉地挨过了清明佳节,我私下想,我的意趣和兴致萧索竟与那乡野小庙中的老僧近似。昨天送走了寒食,我向邻居老翁求来了新火,今天天还没亮,就赶快点着了窗前读书用的油灯。 只要爱惜光阴、刻苦读书,总能读出美好的前程。 纵使今日不用油灯,然而电力必须持续地供应,一切才能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行。家中有电,孩子写作业、温习功课,父母做家事、为生计筹谋;工厂有电,机器才能如常运作,有好产品可以提供人们使用,提高了生活的品质,还能外销,赚取外汇,让我们的生活更为富裕。 有时候也会遭逢停电,如果只是电缆烧断,那还算简单,我们在黑暗里静静等待台电人员的修复,不能看书、没有电视,连广播也停摆,我们在焦躁里,竟觉得度日如年。而在强台可能登陆的夜晚、在地震摇晃的时刻,有可能大范围地停电。这时,我们知道台电人员正奋不顾身地冒着危险极力抢修,只是为了带给我们一片光明…… 曾经在山巅海滨、在乡野荒漠之处,工程人员要架设电缆,让电力的输送无虞,哪里需要哪里去。 曾经在风狂雨骤,在地动天摇的时刻,维修人员要赶着抢修,让电力能够恢复,哪里停电哪里去。 在历史上,这些人的名字不曾被记录,也无人知晓;但是,他们都是促进台湾建设繁荣和进步的无名英雄。 也许他们都只是平凡的小人物,却做了大事。因为,孙中山先生说:“一件事,只要从头到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没有他们的敬业乐业、奋不顾身,也必然没有台湾今天的繁荣富庶。 当我们的心,攀向梦想的顶端,我们眺望了更好的未来,也看见了更为美丽的远景:固然我们是努力的,今后更要加倍地认真以赴;但是在这其中,仍有众人的提携和成全。单打独斗,不过只是匹夫之勇,哪里成就得了丰功伟业呢? 攀向梦想之巅,一览众山小,我们更应该怀着谦卑和感恩的心,尽一己之力,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爱迪生当年发明电灯,为整个世界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我们是深受其惠的人,而无数的后代子孙也将永远感念他所带来的福祉。 的确,台湾也因此被点亮了,灿灿烂烂的为世人所目睹。这六十多年来的努力,无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我们脱离了贫困,人人坚守岗位,各个崭露头角,社会也因此欣欣向荣。像浴火的凤凰,翱翔在天际。 攀向梦想之巅,我们感谢所有的人无私的奉献,在群策群力之下,让我们一起迈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P48-52 序言 心中有诗,生命无处不是动人的风景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潘丽珠 如果问我,什么样的作品可以不厌百回读?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多年以后依然令我付出款款深情?我的答案肯定与年轻的时候一样:那回眸总是令人陶醉的芳姿,有韵的,见出古代文学家性情的,古典诗词曲! 在繁忙的生活里,品读古典诗歌是一方足以安顿心灵的秘境,在吟咏讽诵之际,天光轻轻拨开云影,透出煦煦柔和;仿佛有一股清泉伴随的晓风,徐徐吹拂……于是,所有的疲累都放下了,所有的郁闷都释然了,就像在阒黑的暗空看见了亮起的熠熠星星。 许多人吃东西会追求“古早味”,却不知道,心灵补给的古早味,就是历经千百年依旧不退流行的诗词曲。荷兰汉学院的德国朋友史耐德教授曾对我说,他最欣赏李白的《静夜思》,看起来简单,却慰藉了千百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子,读着读着,眼角一酸,净涤心绪的作用就产生了。多么简洁又有韵味的感触啊!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井然有序得像机械一般,有时又失序得像充满了千万只无头苍蝇;有时候快意春风马蹄轻,有时候却风雨夜来寸心知;而无论有序、失序,得意、失意,总是因为缺乏诗情画意的关系,日子,才变得与我们不相识。诚然,诗情画意,画意诗情,在历经岁月风霜、汗湿雨淋之后,我们终于清楚地知道:那是多么可贵而又不需花大钱、放长假,如此即可信手拈来的!只要——心中有诗,手中有载诗的书。 《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就是这么一本“心中有诗,生活有诗”的书,把古典诗歌融入了心灵品味,织进了许多生活回忆。栗涵女士的文字亲切有味、诚恳自然,透过娓娓道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诗与词水乳一般地,交融成趣,映照着昔日的霞光,闪耀着阅历的清辉,带着我们走进了诗词的美丽与她的心境。 这一种书写方式与坊间常见的古典诗歌著作极为不同,是一种新的尝试,不以诗歌的诠解为标的,而以自我的人生观照和体会借古典诗歌作注脚,而实际上,也阐发了诗歌的精神、古典的情韵。 比如这一段:“窈窕的,是青春年华时的自己。如今,丰腴的体态早已定型,加以新陈代谢的改变,是很难再回到从前的苗条了。但是,只要我们仍保有健康的身体,能快乐充实地过每一天,就值得感恩了。”这是她写唐朝诗人许浑的《早秋》:“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回忆之前进到蒸气室里,与泳友聊天后所引出的中年情怀,与《早秋》的诗境情意颇相呼应。 笔者自己特别喜爱这一段:“书写,其实是生命伤痛的出口,阅读也是。很多人对书都有着各种比喻,我尤其喜欢明朝于谦在《观书》诗里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实在深得我心。” 看来简单的文字,岂只是道尽了书写与阅读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人生睿智的显影,而这样的睿智,实是因为心中有诗!栗涵女士在博客里这么自我介绍:“我在静默中,幽幽吐露着芳香,即使在寂天寞地里,也努力把自己站成最动人的风景。”寂天寞地而能有力量站成动人的风景,那不就是心中有诗的缘故吗? 有幸能够拜读栗涵女士的《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更加相信:读诗,让心中有诗,生命无处不是动人的风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精)/慢读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琹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880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4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