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时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契诃夫的作品中虽然没有主观态度,却有情感态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带有偏见的,有时候会歪曲事实。后者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这本《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是收录了其创作的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是收录了契诃夫创作的小说作品。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渴睡》、《罗西尔的提琴》、《带小狗的女人》、《套中人》、《变色龙》、《姓马什么》、《个人修养》、《未婚夫与好父亲》、《小公务员之死》、《在故乡》、《姚内奇》、《公差》、《主教》等文章。

目录

渴睡

罗西尔的提琴

带小狗的女人

套中人

变色龙

姓马什么

个人修养

未婚夫与好父亲

小公务员之死

在故乡

姚内奇

公差

主教

契诃夫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夜晚,十三岁的小保姆娃尔卡一边摇动着有婴儿睡觉的摇床,一边用非常小的声音唱道:巴吁,巴吁,巴吁思克!小保姆要唱歌给你听!……

一盏绿灯点在基督像前。房间里有一根晒着一条大黑裤子和一些婴儿衣服的绳子。在灯上方的天花板上,有很大一块地方闪着绿色的光。摇床上、炉子上和娃尔卡的身上,全都被裤子和婴儿衣服投下来的阴影覆盖起来。绿色的阴影,随着灯光闪动不停地跳跃,仿佛是空气流动引起的那样。靴子和汤的味道弥漫在房间里。人待在这里,会产生出一种窒息的感觉。

孩子一直在哭。他的声音由于哭得太久而变得微弱、沙哑。他这个样子已经很久了,但是他仍然继续哭着。没有人知道他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被哄好。可是娃尔卡却困极了。她的脖子疼,她的脑袋耷拉下来,她的眼皮垂了下来……她想睡觉。她觉得她的脸变得麻木了,她的脑袋已经变得非常小,只有一个大头针的针头那样大。

“巴吁,巴吁,巴吁思克,”她小声说,“保姆正在为你做稀饭……”

有一只蟋蟀一直在炉子里叫唤。呼噜声从门后边另一间屋子里传过来。娃尔卡的主人和帮工阿塔纳休斯正在那里睡觉。娃尔卡小声说着话,摇床吱吱地哀叹着,这两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能够安慰人的催眠曲,使得躺在床上的人觉得非常好听。可是现在她想睡觉,但又无法睡觉,所以这催眠曲只能让人厌烦。假如娃尔卡真的睡觉——上帝不允许她这样做,她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就会打她。

绿色的阴影和光圈随着灯光的闪动而移动,它们从娃尔卡呆滞的半睁半闭的双眼上掠过,将一些模糊的形象装进她半睡半醒的头脑里。她看到天空中有一些黑色的云朵,它们在天空中互相追逐,并像孩子那样哭泣。后来风起云散,娃尔卡病危的消息告诉给庄园主。她已经离开很久了……她是否还会回来?娃尔卡在炉台上躺了下来,听着她父亲发出的咚咚声。后来,庄园派来的人到了。一位临时来庄园做客的大夫驾着车来到小房子门口。医生走到小屋里,娃尔卡看不见他,但是能够听到门的响声和他的咳嗽声。

“把灯端过来。”他说。

“咚,咚,咚。”叶斐姆答道。

佩拉格亚向炉边跑去。她去那里找火柴。沉默持续了一分钟。突然,医生把手伸到自己的口袋里,自己将一根火柴点着。

“先生,立刻就好。”佩拉格亚叫着从小房子跑了出去。很快她就拿着一根蜡烛头回来了。

叶斐姆的两只眼睛放着亮光,面颊变成了红色。他的目光非常锋利,仿佛连小木屋的墙壁和医生都能够看穿。

“你感觉怎么样?”医生俯身问道,“你这种状态持续多长了?”

“阁下,怎么了?我要死了,我活不了了。”

“不会的,放心,我们很快就会将你治好。”

“阁下,我知道你会的。非常感谢你。只是我们都明白,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要去死。”

医生和叶斐姆待了半个小时。后来,他站了起来,说:“我已经无能为力,必须立即去医院。到那儿之后,他们会给你做手术。时间宝贵,必须马上去。现在是晚上,医院里的人正在睡觉,不过没关系,有我呢!我给你写一个便条……你听见没有?”

“先生,他不能去医院。”佩拉格亚说,“我们连马都没有。”

“不用担心,我去和乡绅说。你可以从他那里借到一匹马。”

医生离开了。灯灭了。“咚,咚,咚”的声音再次响起。有人赶着车在半个小时之后来到小房子前。这辆马车是拉叶斐姆去医院的。叶斐姆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离开了……

现在,人们迎来了一个晴朗明媚的早晨。佩拉格亚去了医院。她去探望叶斐姆。一个孩子在哭泣。娃尔卡听到有人在唱歌,那声音与她的声音完全相同:“保姆要给你唱一首歌听,巴吁,巴吁,巴吁思克!”

佩拉格亚回来了。她在身上画了一个十字,小声说道:“他昨天晚上好了一些。快到黎明时,上帝带走了他的灵魂。他死了!他们说,我们应该早些把他送过去,我们送得太晚了。”

娃尔卡跑到树林里痛哭起来。突然,她的后背被人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她的额头与一棵桦木撞到了一起。她抬头看到了鞋匠——他的主人站在她的面前。

“你这个贱人,在这里干什么?”他问,“你在睡觉,可是孩子却在哭泣。”

又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她把头摇了几下,开始摇晃起摇床,小声地唱起摇篮曲。她的头脑很快又被颤抖的裤子、婴儿的衣服和绿色的光圈占据了。布满泥浆的大路又出现在她面前。背着小背包的男人,以及他们的影子,再次倒了下去,他们睡得很香。当这一切再次出现的时候,娃尔卡特别希望睡觉。要不是妈妈佩拉格亚向她走过来,催促她,她非常愿意倒下去。她们要到城里去,到那里去寻找机会。

“看在基督的份上,给我一个戈比吧!”只要遇到人,她母亲就会说,“好心的先生们,把上帝的怜悯赐予我吧!”

“把孩子交给我,把孩子交给我。”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重复道。这个声音非常严厉,很显然说话的人生气了。“畜生,你竟然睡着了!”

娃尔卡跳了起来。她向四周看去,既没有看到大路,也没有看到佩拉格亚,她想起来自己在哪里了。只有来喂孩子的女主人站在房屋中问。这个长着一副宽肩膀的胖女人开始喂孩子,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娃尔卡一直站在那里,注视着女主人,等着她喂完孩子。

白色天花板上的绿色光圈逐渐变成白色,窗外的空气越来越蓝,影子越来越淡。黎明即将到来。

“接着,”女主人一边将她睡衣的纽扣系起来,一边说,“他在哭,你那凶恶的眼神令他感到害怕。”P4-9

序言

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中,契诃夫堪称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在契诃夫身上,你感觉不到一点儿盛气凌人的架势,他永远是那么的谦虚、诚恳而又冷静。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出生于平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了中学,后进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契诃夫大学毕业,开始从医。由于广泛接触平民,他深入了解了现实生活,也认识了人性中庸俗和丑陋的一面。

契诃夫的创作素材基本上都来自他身边,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身上虽然具有浓厚的世俗色彩,但也似乎更贴近大地,更令人觉得熟悉和亲切。比如《罗西尔的提琴》中的棺材匠,他与妻子共同生活了52年,却从未好好疼爱过她。直到妻子去世,他才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非常内疚,没过多久就病死了。棺材匠夫妻这类“小人物”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一点儿也不陌生,所以读起来感人至深。

契诃夫的作品语言简洁、犀利、幽默,努力让人物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笔下的景物描写,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像是从他心里自然地流出来而不是用笔写出来的一样。他就像一位观察者,努力地把现实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受到了质疑。有一位诗人曾经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上说:“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您都有微词。他们说,从您的作品中看不出您同情谁或厌恶谁……有些人说也许这是您有意为之的,还有些人说您根本就是一个冷漠的人。”对此,契诃夫诚恳而又谦虚地解释说:“我写作的时候,时刻都在按照作品中人物的方式说话和思考。如果我在其中加入某种主观态度,那么人物的真实性和作品的紧凑感就会被破坏……而且,我认定并相信读者会把小说里缺少的主观成分加进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契诃夫积极追求的是冷静、真实地刻画出鲜活的人物。

契诃夫的作品中虽然没有主观态度,却有情感态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带有偏见的。有时候会歪曲事实。后者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他对《瞌睡》中13岁的小保姆充满了疼爱和同情,对《个人修养》中那个生意兴隆的牙医充满了鄙视。在《小公务员之死》、《主教》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契诃夫深刻地批判了腐败的权力,因为它导致人们精神扭曲,使人们对当权者充满了恐惧。透过《套中人》和《变色龙》,我们可以看到契诃夫尖锐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走狗。透过《在故乡》,我们可以看出契诃夫对想要改变社会却缺乏行动的勇气和能力的贵族青年是充满理解与同情的……他的作品启示人们不要自私,不要贪婪,不要崇拜权力,要有尊严地活着,这样才能像他一样“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点一点地挤出去”。

契诃夫就是这样一位冷静、谦虚、诚恳而又热眼看世界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具有一种净化人心的巨大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更为高明!

——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

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吊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

人们对我说,卡特琳·曼斯菲尔德写了一些好的短篇小说,甚至是一些很好的小说;但是,在读了契诃夫后再看她的作品,就好像是在听了一个聪明博学的医生讲故事后,再听一个尚年轻的老处女竭力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样。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时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契诃夫
译者 江小沫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34697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7
11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