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别狠心特别爱(父爱是一种智慧)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沙拉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首次向广大读者揭秘犹太父亲的教养智慧,从童年时父亲的陪伴教育,到父亲离世后父亲的教诲如何影响了她的一生。
犹太父亲老来得女,明知自己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便对其采取“犹太式”智慧+狠心的教育方式,让出生在上海的沙拉度过了难忘的童年。他带女儿去菜场买菜,教她受用一生的人生选择哲学;他通过院子里的毛毛虫,教女儿学会敬畏生命;他借一次停电的机会,给予孩子严肃的安全教育;他带女儿一起喝下午茶,告诉她工作的目的是生活得更幸福……
父亲离世后,沙拉遭遇了诸多坎坷,但在每个重要时刻,她总会想起父亲的教诲,让她在人生转折点化险为夷。代父寻根12年后,她毅然选择回归中国,坚定自己前行的脚步。
父母始终无法陪伴孩子一生,父爱是一种智慧,不在于陪伴时间长短,在于是否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沙拉用自己传奇的经历验证了这一点,希望广大父母都能掌握教育的要义,赋予孩子受用一生的内在力量。
作者简介
沙拉,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她出生在中国上海,也是目前所知唯一还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育有两子一女。中以建交后,在“回归故土”的召唤下,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会人生,沙拉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开始了一段跨国教育的特殊经历。
她通过借鉴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精华,自创“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通过延迟满足、家风育人等理念,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儿子不到三十岁就实现了世界富豪梦。
沙拉曾受到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拉宾对她说:犹太人爱子女,跟中国人一样,也是全世界有名的。如今,沙拉的传奇教子故事已经吸引了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鲁豫有约》等三百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目录
推荐序一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推荐序二 一个有爱有恨、有血有肉的奇女子
第一章 生命中最重要的支点——我的父亲
成谜的父女身世
战乱期中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往事不堪回首的缄默民族
第二章 生活中的教养课——父亲教我的选择哲学
快乐买菜日的“选择哲学”
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再漂亮也别去碰
停电夜晚的严肃安全教育
总统的礼貌不能不如一个农夫
可以不学钢琴,但是不能不学做人
和父亲一起喝下午茶,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要能做“豌豆公主”,也要能睡柴房
第三章 失去庇护的日子:父亲给予的坚韧让我直面风雨
留在中国硕果仅存的犹太人
离奇复杂的家庭关系:不求真相,只求自保
身为铜厂女工,20年自食其力
人生中最大的噩梦:我的养母
浪漫少女的精神世界:在四大名著中感悟人生
为逃离养母家而结婚,泉涌的母爱让我乐为母亲
困境之中,才知谁是真朋友
第四章 代父寻根:带着三个孩子踏上以色列
天哪,历史竟然如此惊人的重复
拉宾接见“中国第一个移民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朝思暮想的国度,并非想象中的“伊甸园”
不希望三个孩子坐同一架飞机
由十里洋场来到偏远小城谢莫纳:落差太大的打击
睡在纸板上的第一夜:由天黑期待天明
直面战火,战争训练让我的孩子学会坚强
三次死里逃生的震撼经历
孩子们好像学不懂希伯来语?
搞活家中GDP:春卷生意,带动开中餐厅的想法
音响失窃,单枪匹马智闯阿拉伯区
在以色列警察局做志愿者,协助以色列警方破案
等待孩子当兵的空转岁月
第五章 铭记父亲的教导,坚定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留在以色列,还是回中国?
重新爱上大上海:十里洋场、八方国际
我对这世界,能做何贡献?
在以色列的“沙拉妈妈”,在中国上海的眼科义工
鞋盒里的卡片竟让我成为畅销书作家
难忘的监狱演讲
女承父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爱旅行,竟成为环游世界的老太太
幸福不是一道证明题,而是一种满足感
附录 犹太父亲留给女儿的27条智慧金句
后记 两代人的回归梦
序言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沙拉是在舞台上,当晚,她
是我们五一晚会邀请的嘉宾。她在台上朗诵自创的一首诗
后,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感动。我是一个喜欢挖掘故事的
人,认为能够打动大家的表演一定有真实的人生故事做支
撑。
沙拉是个有创作天分、能说善道,又特别爱表达的人
。后来我们逐步加深认识,我发现她是一个思想很前卫的
女性,她特别愿意认识不同的人,热情到可以说对他人没
有什么防范意识,一见面就会跟你讲很多自己的故事。她
特别善于学习,爱读书,我们那一代人都很熟悉的欧美文
学作品、苏联文学作品,她都读得很熟,如《德伯家的苔
丝》《静静的顿河》《飘》《战争与和平》……我们有共
同的阅读习惯,都曾如饥似渴地去看改革开放后的很多文
学名著,所以我们非常谈得来。
她长着一副外国人相貌,一看就知道她是个混血儿,
很多人因此会用特别的眼光去看她,而她似乎已经习惯了
。事实上,她因自己的背景而自豪,总会立即告诉别人:
“我是犹太人,我有一半犹太人的血统。但我也是中国人
,我的家在中国。”在政治上,她热爱中国,忠于共产党
;在生活上,她是“千面女郎”。不管面前的人来自商会
、工会还是妇联,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商人还是
出租车司机,她都能第一时间与他们搭上话。阅历丰富的
她,懂得在不同的场合怎样说话得体。
至于在非正式场合,她可能会展现她的另一面——一
个“喷发”型的人。记忆中最好玩的一次就是,我们在以
色列海法一家华人餐厅用餐,纪念中以友好城市的那帮朋
友都是第一次见到她,她就非常热情地“喷发”了。她展
示出自己的语言才能,从1数到10,用苏北话说,用宁波话
说,用上海话说,用普通话说……她把英语、希伯来语、
中国各地方言切换得如此自如,当下就迷倒了所有团员,
大家都认为她的表演像脱口秀一样精彩。她也是个跳跃性
的人物,所以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会看到她的许多面
,这就是沙拉的独特之处。
她的最大特点,就是她有跨文化的能力,是少有的“
双文化人”。她会自然地在脑中切换思想与语言,就像用
遥控器轻松切换电视频道一样。比如说,讲到以色列,她
会非常严肃;但讲到中国,她就充满激情。这是特别的经
历和血缘造成的。以她这样的年龄和经历,我非常期待她
把自己的心得与经历跟大家分享,这会使很多人从中获益

她有风光与顺利的一面,肯定也有坎坷的一面,诚如
吟游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
进来的地方。”她对裂痕有最乐观、最积极的解释,认为
那就是上天给予她光及营养的通路。唯有让阳光照进来,
才会有蓬勃的生机。祝贺沙拉新书上市,相信她独特、传
奇的经历和故事能让广大读者从中获益。
导语
犹太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沙拉首度揭秘“狠心爱”教育理念的智慧源泉。
回忆犹太父亲原汁原味的家教故事及教育智慧。
用其一生传奇坎坷的经历验证童年教育,赋予孩子受用一生的内在力量。
“特别狠心特别爱”系列前两册图书畅销800,000册。
央视《读书》栏目、鲁豫有约及300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其实,在创作《特别狠心特
别爱》之前的2003年,我就动念想写这样一本书。但在纠
结中断断续续地写作,直到今年,我才把这本书完成。动
笔写父亲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一生,就等于是把犹太民族与
难民的过往都翻出来。回顾我复杂辗转的一生,只有用千
头万绪才能形容,愿上天继续赐我足够的勇气、耐心、时
间以及严谨的陈述态度,助我把父亲的智慧以及我传奇的
人生经历解读给关心我的读者们。
在一个家庭中,母爱是一种智慧,父爱也是一种智慧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有修养、很有智慧的犹太老人,他可
能觉得陪伴不了我太久,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就给了我许
多生命教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支点。我父亲的话不多
,不像有的父母会喋喋不休说着重复的话;他从来都没有
骂过人,从来没有对我厉声过,但是只要他一开口,都是
让我终生难忘并且受用无穷的守则。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他曾
经在送给我的一个笔记本上写着这几个词:博爱、感恩、
诚信、忍耐、乐观,而在几个词最后才写着“知识”,其
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作为家长,最应该给孩子的东西是什么?其实不
是物质,是家庭团体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家庭团体坚强自
信的品格,是一家之长对孩子无怨无悔、富有成效的爱。
感谢父亲的智慧及书本的世界,是这些让我能承受人
生路上的大起大落。虽然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但
直到今天,当我回顾我的前半生时,我还是感慨万千,我
的人生竟会如此千回百转!我经历过“文革”,也曾经历
过死里逃生,有过梦想,也经历过现实,小小的我承载了
大时代洪流的波涛,我就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我就像一
个非自愿的乘客,上了自己不想上的车子。但人生就是这
样,不管你手上拿到什么样的扑克牌,都要打出一手好牌

曾经,我认为上天不公。为什么让我生在这么复杂的
家庭、这么变幻莫测的时代里?但我现在明白,若不是经
历那些事情,我也不可能完成后面的历练。对我进行过深
入了解的领导也曾对我说:“同样的人生,如果换成别人
,可能不是疯掉,就是已经活不过来了。”我只能说:“
为女则弱,为母则强!”我要学习低头的麦穗,以及向农
夫脱帽致敬的林肯。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对这片土
地有着无限热忱与感激的上海犹太母亲,我希望能够用我
微薄的力量对现状做出一点点改变。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一趟回顾之旅,尤其想起儿
时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以及当年带着孩子寻根的血泪,有
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心中非常痛苦,这并不是一件很轻
松的事情。我的人生是一段起伏的历史,它无法跳跃。由
上海到以色列,再回到上海,让我看到了中国精彩可期的
未来。
父亲从小教导我与人为善,用智慧生存,给予我很多
生活的智慧,使我逐渐成为一个对未知生活有准备的人。
在父亲离去后的日子里,我渐渐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接受
。父亲的教养力量影响我至深,自始至终陪伴着我,所以
我强烈地想要寻根,探寻犹太民族的智慧精华。
年至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今天
,我清楚地看到,历史在每一个跨度都可能重演,古人说
的“风水轮流转”果真是真理。我的一生,就是两代人的
回归梦。父亲40岁时来到中国,我40岁时踏上去以色列的
寻根之路,原来我的起点就是终点!就算是时局阻隔,移
民境外的人最后心中不都是会升起“叶落归根”这个心愿
吗?现在想去国外读书、想要移民的孩子很多,我们也要
这样教育我们的子女,认祖归宗,他们才会是幸福的人,
我们才是幸福的父母。
通过这本书,我也想让大家知道,一个在中国长大的
犹太后裔,为了代父寻根,回到了父亲的故土,但她过得
并不尽如人意——在以色列的日子非常辛酸。德国有一条
法律:凡是犹太人想去德国,就可以立即移民。我的选择
是会去德国旅游,但不会选择移民去那里。家是心之所在
,你可以决定你所在的地方,但你的心会决定哪儿才是你
的家。我经历人生规划的板块大挪移——回归了我幼时“
魂牵梦萦”的以色列,但最后才明白,我的家在中国,生
活在上海,我的心与灵终于合一!我和上海共同经历了历
史进程中的风雨与洪流,我就是中国上海的女儿。我陶醉
在中国的文化里,要在母亲的怀抱里平静生活。我要拥抱
我的祖国。
我也想告诉那些已经移民或正想要移民的中国人,不
要以为外国是天堂,我们不缺衣服不缺食物时,更要懂得
珍惜与感恩。不然,换个环境感受一下鲜为人知的移民生
活,就会明白:外国的月亮再圆,也没有自己祖国的月亮
美。不管你向往的是哪个国家,请记住:你的家在中国,
无论你在哪里,你要到中国寻找你的根!
记住昨天,是为了过好明天。作为一个难民后裔,我
深怀感恩之心。感谢虹口,感谢上海这片土地,感谢她曾
收留过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感谢一切给过犹太人帮助、
曾为他们的苦难而付出过怜悯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我的作品,不只是我的个人故事,它
书评(媒体评论)
父亲的教诲,陪伴着我走过一生。我父亲的话不
多,他从来都没有骂过人,从来没有对我厉声过,但
是只要他一开口,都是让我终生难忘并且受用无穷的
守则。
感谢父亲的智慧,以及书本的世界,是它们让我
能承受人生路上的大起大落,让我成为一个完全有准
备的人。
——沙拉
作者沙拉的最大特点,就是她有跨文化的能力,
是少有的“双文化人”。吟游诗人莱昂纳德·科恩说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她对裂缝
有最乐观、最积极的解释,认为那就是上天给予她光
及营养的通路。唯有让阳光照进来,才会有蓬勃的生
机。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陈东
在大众眼中,她是一位成功养育了三个成功孩子
的母亲,但在我的眼中,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经历
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强大?
这背后有一个智慧密码——父亲!在本书中,沙拉老
师首次全面呈现自己更完整的生活经历,重点是父亲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传递给她的智慧。有幸听过沙拉分
享父亲的故事,极富画面感,我们都会随她落泪。
——爱因斯坦学院院长 犹太教育专家 周颖
精彩页
我,是一个出生在中国的白种人,有一个犹太血统的父亲。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我出生在上海市虹口区大名路的家中,那时我的父亲已经60岁了。年幼时第一个缤纷的记忆场景,就是我家的两层花园别墅——在大名路与南浔路的交会处,附近就是美丽的外白渡桥。别墅的花园里,绿色的草坪上点缀着鲜花,童年时代的我最喜欢在院子里采花追蝶,也喜欢在头上戴着花环,像希腊古典少女一样美丽动人。
不知忧愁与人间风云的小小的我,不懂得国籍、人种、文化的差异问题,当时只知道自己就是备受父亲宠爱并由他悉心调教的单纯快乐的小女孩。那时,我穿的都是真丝面料的衣服,袖子长长的,我还记得我最爱的衣服是一件深紫色的裙子,我冬天穿的大衣也是父亲托人从苏联买来的。小时候,父亲并没有让我参与他的生意,不过他经常在领导人或外事机构举办活动时,带我出席一些晚宴。参加这些高规格的晚宴,让我渐渐知道该怎么穿衣服,该怎么走路。我永远不会走在我父亲的前面,哪怕他拉着我的手,我都会比他慢半步,走在他的后面。
回想我的童年,我和邻家小孩一起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看《儿童时代》,读毛主席的著作,听解放军英雄故事,学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我的小小躯体里,种下的是新中国好少年的红色种子。童年时代的生活平静,优渥,充满新中国的气象,父亲让我在安稳的生活空间里,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
虽然我出生在上海的弄堂里,但由于我的长相及家庭环境,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我的身世,对我而言,一直是个谜!因为我父亲——立维·伊马斯先生的身世本身就是个谜!
父亲从不曾正面告诉我他完整的人生经历与详细过程,但我拼拼凑凑地知道,20世纪30年代,父亲是因为受德国纳粹的迫害,在“水晶之夜”事件后,经由德国和波兰的边界、通过西伯利亚逃出来,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中国上海落脚的。上海继接纳了上万名犹太人后,再一次接纳了大批没有家园的犹太难民。客居上海这个诺亚方舟的人群中,就包括了我的父亲。由40岁一直到72岁,父亲在中国度过了整整32年。
非常幸运,他凭借犹太人的韧性与智慧闯出了一片天地,我们过上了富足平安的日子。那时候家里很富裕,虽然我完全没有享受到母爱,但有了父亲,我就拥有了一片天,同时拥有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父亲的专长是做生意,我记得父亲开过一家酒吧和一家名叫“沙利文”的面包店,都卖摇手柄制成的手工面包。父亲也曾在海关工作,他有许多在海关工作的中国朋友,所以我从小就对领港员很熟悉,常常拿着领港员的望远镜玩。他自己开店时,在旧上海最热闹的虹口码头,有许多外国船员来来往往,他们都会给父亲送来世界各国的高档货物,我看到的就有茶叶、酒、瑞士钟表、地毯、军毯、雪茄等。
P13-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别狠心特别爱(父爱是一种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沙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860307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4
CIP核字 2019055090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4
16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