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线(1941年的冬天)
内容
内容推荐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本书承接上部《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主要讲述了:1941年12月5日,苏联军队在莫斯科前线突然展开大举反攻,德军猝不及防,大幅度后撤。几天后,美日战争爆发。希特勒一面下令东线德军必须死守战线,一面决定向美国宣战。苏军在持续几个月的大反攻作战中耗尽了实力,苏德两军暂停厮杀。与此同时,在克里木半岛,德国第11集团军也与苏军展开激烈攻防战。
目录
第一章 大转折——红军的莫斯科反击战
一、战前态势
二、大反攻——突破德军防线
三、德军从莫斯科撤退
特别插入资料:绞刑架的故事
第二章 斯大林的冬季总反攻
序篇:斯大林的计划和德国人的恐慌
一、1942年初的东线中部反攻
二、苏军在东线北部的反攻
特别篇 征服塞瓦斯托波尔和克里木
一、第一次要塞攻防
特别附录: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防御体系
二、第二次要塞攻防
三、刻赤第三次易手与克里木方面军的崩溃
四、第三次要塞攻防
尾声:腥风血雨的要塞
导语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的军事文学作家朱世巍先生创作,它是一套目前我国出版的表现苏德战场最详细、最贴近军事爱好者的纪实军事文学作品。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简练的文笔,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既突出了德军进攻的凶猛,又表现了苏军的英勇无畏。即便是熟悉东线战场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领悟,是二战军事读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品充分肯定了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顽强,用事实展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东线(1941年的冬天)》是其中一本。
精彩页
一、战前态势
1941—1942年冬季的东线德军
到了1941年12月初,经过6个月的残酷东线战争,曾以不可一世的气焰横扫数百万红军、沿着数千公里的正面纵横千里的德国陆军,现在却如同一个连续不断参加重量级拳击比赛的拳手一样精疲力竭,不得不在苏德战场主要地段停顿了下来。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这倒也不是太大的坏事。毕竟在真正的严寒到来之际,躲进冬季工事或农舍,要比在漫天大雪中冻死好得多。此时,德国第6装甲师距离莫斯科已经很近,指挥官劳斯少将记录1941年12月l一3日的温度是零下6~9摄氏度。这显然并非致命的低温(虽然夜间温度还要低得多)。而到这个时候,德国人手头的实力,虽然已经不足以展开大规模进攻,却还有相当力量可用于防御。其具体情况如下:
在苏德战争爆发时,东线德军(不含芬兰战区)共有148个陆军和党卫军师,其中120个师配置在一线。其余28个师充当预备队。这些预备队到年底,除了第713步兵师在1941年9月调往希腊外,其余全部投入战斗。另外,从其他战区还向东线增派了5个步兵师,其中包括12月份新开到的第215步兵师。该师被配属给北方集团军群第16集团军充当预备队。
上述152个师当中,有5个步兵师、1个轻步兵师、1个骑兵师由于损失严重而撤离了东线。因此,到1941年12月31日,东线战区德军师团总数为145个师。而根据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的估计,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仅仅相当于110个满员师。当然,虽然情况整体恶劣,但德军中仍然有一些满员兵团。比如德国第12步兵师,在1941年12月10日共有15106人。
在芬兰战区,德国“挪威”集团军在开战时将4个师投入对苏作战。另外,这个集团军的第33军级司令部和第70军的5个师、“挪威”山地军的部分兵力,则被留在了挪威等地,没有参加进攻(笔者曾在“东线”系列第3卷中的序列中将第33军级司令部列入。该部虽然属于“挪威”集团军,不过没有参加对苏作战,特此说明)。这些留守部队中的第163步兵师在1941年7月配属给芬兰军队,使德军在北极方向对苏作战师团增加到5个师。在1942年1月25日,“挪威”集团军改称“拉普兰”集团军,而第163步兵师则在1942年2月列入了该集团军战斗序列。
由上述资料可知,在苏德战场上,德军截至1941年年底,一共有150个师(不包括空军的伞兵单位和高射炮师)。其中包括19个装甲师,10个摩托化师,3个轻步兵师,4个山地师,9个警卫师,5个党卫军师(包括3个摩托化师,但不包括“希特勒”师)。
笔者过去编写关于莫斯科反攻战役的书,没有找到东线德军在1941年底兵力的具体数据。当时笔者根据各种资料推测这一时期德国陆军和党卫军对苏作战兵力总数为280万到290万人。其中东线陆军有270万人,党卫军有10万人,芬兰战区有德军10万人。推算依据如下:
德军在战争开始时拥有的343万陆军和党卫军部队中,大约已经损失了100多万人(参见本书第1、3卷),补充率则在50%左右(参见下表)。另外,根据哈尔德的日记,其陆军部队截至11月底步兵缺额34万人。由各种相关材料分析,东线陆军总缺额估计为50万人左右。
现在,笔者找到了德国官方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941年12月1日,东线德国陆军有300万人。到1942年1月1日减少到290万人①。这证明笔者当年的推算大致正确。
德军所倚重的主要突击兵力——装甲部队,在此前战斗中损失更为惨重。东线的德国装甲部队在1941年12月1日尚有2177辆坦克和强击火炮①。但由于战损和机械磨损,大量坦克都需要修理,可用坦克要少很多。东线的19个装甲师,多数情况下每个师只有4000到6000人的战斗兵力,30到70辆坦克。其中,境况较惨的德军第3装甲师在1941年12月18日,只剩下2个坦克连总计24辆坦克;2个摩托步兵营,每个营只有100到200人,还有12门火炮。第6装甲师在11月一度也只剩下10辆坦克还可以使用。到12月1日,第6装甲师只有4辆可用坦克。12月初,第6装甲师全部只有803个步兵,平均一个连有31人。而第1装甲师还有37辆坦克、第7装甲师有36辆。德军第18装甲师的情况则比较好,在1941年11月1日仅仅作战人员就有9308人(不含后勤)。
……
P3-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线(1941年的冬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世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40786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4
CIP核字 2019082831
中图分类号 I253.1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9
169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