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合集之九/中国杂文
内容
编辑推荐

“革命圣地延安“抢救”运动高峰时期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钱家骥是“延安十老”之一的民主革命元老、诗人钱来苏的儿子,当时只有二十八岁,193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于1940年3月辗转来到延安,进入自然科学院。1943年整风运动开始后,他以把个人的一切都交给党的感情……”这是来自十年砍柴主编的《当代合集之九》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当代合集之九》的主编是十年砍柴。

《当代合集之九》收录孙玉祥、朱辉等著名杂文作家的杂文代表作《从“扑克牌”到〈点将录〉》、《叫他兑现》、《一个人死了》、《拿出治民一半的严苛与智慧去治官》、《不明真相的群众与眼睛雪亮的群众》、《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马屁的类型》、《我们离“疯人院”有多远?》等。

目录

十年砍柴

 佘祥林们的“贵人”是谁?

 从高考作文看“代圣人立言”

 的传统

 铁牛哥哥眼中的法律

 “给领导让座”的一种解读

 那些历史大势中的小人物

孙玉祥

 恐惧下的“作品”

 “王道”三昧

 从“扑克牌”到《点将录》

 叫他兑现

 向日葵的修辞史

 不感谢

冯景元

 一句话

毕淑敏

 我很重要

 太平门与非常口

 婴孩有不出生的权利

 谁毁灭谁?

 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

齐世明

 说文化:别唱“空城计”

 中国咋有恁多春晚

 拟克里空致今日娱记一封信

梁晓声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们看的?

 站直了,不容易

 民主与爱国

 倘我为马

 国有怎样的中年,便有怎样的青年

林 达

 如今,我们何处祭将士

 美国《公民读本》的第一课:“你”

 一段“佳话”

曹 林

 拿出治民一半的严苛与智慧

 去治官

 我们失去寻租耻感了吗?

 富豪榜为何向袁隆平致敬

 不明真相的群众与眼睛雪亮

的群众

 周星驰与娱乐新闻

迟子建

 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

 论谦卑

试读章节

孙玉祥

向日葵原本是一种平常之至的植物,可是因为其花盘下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植物生长素可以促使花盘随着太阳移动。向日葵在我们政治生活中,其意义也就非同寻常起来。

因为葵花无条件地向着太阳转,大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的坚贞不一,而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太阳又常常成为君王的象征——《后汉书‘丁鸿传》就有“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之说。因此,向日葵就有了忠君爱上坚贞不二的伟大意义。譬如,那个穷得叮当乱响,却每餐不忘君王的杜大诗人就在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这么雄赳赳地宣布“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他说他热爱君王,就像葵花热爱太阳一样,天性如此,亘古如斯。

不过,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葵花这一全心全意向阳的优秀品质又遭到致命性颠覆——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大仇敌就姓“日”,你要像葵花那样“亲日”,岂不成了不折不扣的汉奸?在《猫》中,钱钟书讽刺一个具有“通日”嫌疑的“日本通”陆伯麟(据说是影射周作人)时,有这样的妙语:“除掉向日葵以外,天下怕没有象陆伯麟那样亲日的人或东西。”你也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说说而已。现实中,这种想法和做法也不乏其例。

革命圣地延安“抢救”运动高峰时期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钱家骥是“延安十老”之一的民主革命元老、诗人钱来苏的儿子,当时只有二十八岁,193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于1940年3月辗转来到延安,进入自然科学院。1943年整风运动开始后,他以把个人的一切都交给党的感情,在学院墙报上画了一朵彩色的向日葵,用以比喻革命青年、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孰料,这一寓意美好的比喻,却让他成了“特务”。因为,据当时整人大王康生同志看来,这“向日葵”的“日”就是“日本”,向日葵当然就意味着作者表示自己要全心全意向着日本——非汉奸而何?而他又是从沦陷区和国统区来的,所以,不仅是“日特”,而且是“国特”。于是.钱氏父子都遭车轮战术审查——“审讯的人分为三批,轮流休息、吃饭,而被审的人不能喝水、吃饭、睡觉,甚至喘口气的时间也不给。”虽然后来毛泽东觉察到整个事态的严重性,立即纠正并当众脱帽鞠躬致歉,钱家骥仍然不能得到平反;虽然被放了出来,也安排了工作,让他生活有出路以示宽大,但仍然顶着“特务分子”的帽子。直到“文革”结束,康生被开除党籍后,他才得以平反。向日葵之神奇敏感,一至于此。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到“文革”,这小小的植物又咸鱼翻生,红得发紫起来。这原因当然在于“日”的所指又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成了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郭沫若就曾在他的名诗《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中这么款款深情:“在一万尺的高空,在安如平地的飞机之上,难怪阳光是加倍的明亮!机内和机外有两个太阳。”既然毛泽东成了太阳,那这向日葵自然也就从“汉奸”摇身一变,成为伟大领袖的忠诚卫士坚定信徒,所以,那时诸如“社员都是向阳花”、“赤脚医生向阳花”之类歌曲铺天盖地;而层出不穷的领袖像章很多也都是这样的造型:要么毛主席戴着军帽,镶嵌在中间,像的周围闪着金光,下面是围绕着的向日葵。要么毛主席着中山装居中,下面三朵葵花,三个“忠”字,齿轮麦穗环绕。在毛泽东逝世三十二周年的2008年,毛泽东主席的贴身卫士周福明在接受新闻网……

P34-36

序言

《中国杂文》(百部)

总序

刘成信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面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蚌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的,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十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十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的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那样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着思想方法的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至于把杂文称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确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四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万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合集之九/中国杂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十年砍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16458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3203745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