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书(附名著备考手册)/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
内容
内容推荐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本书特别邀请高级语文教师进行导读,同时附赠中考模拟题,让学生能活学活用,更好理解书中的智慧。书信里的话题没有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到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这些书信,严肃中透出亲切,深刻却不脱离日常,既充满一个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也细数了青少年成长的迷茫与欢欣。看似平淡的家常话,如山间的一缕清风,令人回味。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作约五百万言,翻译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译作有《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等,著作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目录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序言
本刊编者要我谈谈傅聪的成长,认为他的学习经过可
能对一般青年有所启发。当然,我的教育方法是有缺点的
;今日的傅聪,从整个发展来看也跟完美二字差得很远。
但优点也好,缺点也好,都可供人借镜。现在先谈谈我对
教育的几个基本观念:
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
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道德
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义的做
人之道;一切都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义、爱憎
分明、守公德、守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勤劳耐苦
为原则。
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
学艺术,并不一定要他成为艺术家。尽管傅聪很早学钢琴
,我却始终准备他更弦易辙,按照发展情况而随时改行的

第三,既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
门,正如学画的不能单注意绘画,学雕塑、学戏剧的,不
能只注意雕塑与戏剧一样,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
基础。
以上几项原则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傅聪三岁至四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
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唱
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
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
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
一个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我是存了这种
心,才在他七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
琴的。
过了一年多,由于孩子学习进度快速,不能不减轻他
的负担,我便把他从小学撤回。这并非说我那时已决定他
专学音乐,只是认为小学的课程和钢琴学习可能在家里结
合得更好。傅聪到十四岁为止,花在文史和别的学科上的
时间,比花在琴上的为多。英文、数学的代数、几何等等
,另外请了老师。本国语文的教学主要由我自己掌握;从
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
》《汉书》《世说新语》等等上选材料,以富有伦理观念
与哲学气息、兼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史实为主,以古
典诗歌与纯文艺的散文为辅。用意是要把语文知识、道德
观念和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
我还记得着重向他指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的专制政府的荒谬,也强调“左右皆日不可,勿听;诸
大夫皆日不可,勿听;国人皆日不可,然后察之”一类的
民主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
种有关操守的教训,以及“吾日三省吾身…t人而无信,不
知其可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等等的生活作风。教学
方法是从来不直接讲解,是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
不了解的文义,只用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他,让他自己找
出正确的答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发
许多问题,使他自动发觉他的矛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
考能力与基本逻辑。不过这方法也是有条件的,在悟性较
差、智力发达较迟的孩子身上就行不通。
九岁半,傅聪跟了前上海交响乐队的创办人兼指挥、
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先生,他是十九世纪大钢琴家李斯特
的再传弟子。傅聪在国内所受的唯一严格的钢琴训练,就
是在梅百器先生门下的三年。
一九四六年八月,梅百器故世。傅聪换了几个教师,
没有遇到合适的;教师们也觉得他是个问题儿童。同时也
很不用功,而喜爱音乐的热情并未削减。从他开始学琴起
,每次因为他练琴不努力而我锁上琴,叫他不必再学的时
候,每次他都对着琴哭得很伤心。一九四八年,他正课不
交卷,私下却乱弹高深的作品,以致杨嘉仁先生也觉得无
法教下去弓我便要他改受正规教育,让他以同等学力考入
高中(大同)附中。我一向有个成见,认为一个不上不下的
空头艺术家最要不得,还不如安分守己学一门实科,对社
会多少还能有贡献。不久我们全家去昆明,孩子进了昆明
的粤秀中学。一九五。年秋,他又自作主张,以同等学力
考入云南大学外文系一年级。这期间,他的钢琴学习完全
停顿,只偶尔为当地的合唱队担任伴奏。
……
但是正如我在傅聪十七岁以前不敢肯定他能专攻音乐
一样,现在我也不敢说他将来究竟有多大发展。一个艺术
家的路程能走得多远,除了苦修苦练以外,还得看他的天
赋;这潜在力的多、少、大、小,谁也无法预言,只有在
他不断发掘的过程中慢慢地看出来。傅聪的艺术生涯才不
过开端,他知道自己在无穷无尽的艺术天地中只跨了第一
步,很小的第一步;不但目前他对他的演奏难得有满意的
时候,将来也远远不会对自己完全满意,这是他亲口说的

我在本文开始已经说过,我的教育不是没有缺点的,
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过于偏激;因为我强调工作纪
律与生活纪律,傅聪的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远不如一般
青少年的轻松快乐、无忧无虑。虽然如此,傅聪目前的生
活方式仍不免散漫。他的这点缺陷,当然还有不少别的,
都证明我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成功。可是有一个基本原则,
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
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或许这个
原则对旁的学科的青年也能适用。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导语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话题没有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到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
这些书信,严肃中透出亲切,深刻却不脱离日常,既充满一个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也细数了青少年成长的迷茫与欢欣。看似平淡的家常话,如山间的一缕清风,令人回味。
书评(媒体评论)
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
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金庸
傅雷非常爱这个国家,所以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也
很严格。他爱他自己的文章,爱他所翻译的作家的作
品,所以对它们非常认真。
——黄苗子
精彩页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
聪: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蒙咙阖眼,又是心惊肉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叫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哕里哕唆地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书(附名著备考手册)/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55104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448
CIP核字 2019134873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47:05